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三百三十七章 葬花,寄可卿 (第1/4页)
贡院的荆棘墙将内外隔绝成了两个世界。院内,除了笔落宣纸的沙沙之音,针落可闻。院外,朝堂喧嚣的风声从未停止。京城。连着几日的丧事总算过去,该哭的哭过,该累的累过,有人为求而不得叹惜扼腕,有人觉得这是一种彼此的解脱。贾母最是见不得白发人送黑发人,人老了总爱回忆往事,这府里少一个人就减一分热闹,虽说有东西之隔,但平日里两个媳妇儿没少来她跟前孝顺,真心也好,假意也罢,何必论那么清楚,她没到老湖涂的地步,但总喜欢湖涂,大概是事情经历的多了,便成了如此。可卿之故,老人怕是有些日子缓不过心气儿来了。“影孤怜夜永,永夜怜孤影。楼上不宜秋,秋宜不上楼。”每个人的感情触发点是不一样的,但大抵都是一种离愁。府里的几个姑娘,算是人生头一遭经历生死分别,经这一次方才恍然,原来世事无常总在身边耳畔。黛玉是知晓内情的,但最难的便是演一场人生大戏,明知是假死一场,但看着落泪颓悲的众人依旧难免被感染,毕竟可卿这个名字再也无法出现在园子里了,即将及笄的姑娘心中有了秘密,这也算是一种成长。“花谢花飞花满天,红消香断有谁怜。寿客残霞飘香榭,紫薇倾败泽芳庭。闺中女儿惜秋至,愁绪满怀无释处。手把花锄出绣帘,忍踏落花来复去。西风骤来冰雨急,垂柳枫杨难再续;杨柳明春依旧笑,闺中故人无痕觅。八月秋明露压巢,南飞群雁最无情;明年花发虽可啄,却不道物是人非巢也倾。今人已随秋花去,来春花开与谁共;明媚鲜妍能几时,一朝漂泊难寻觅。花开易见落难寻,阶前愁杀葬花人,独倚花锄泪暗洒,愁落空枝结玉珠。杜娟无语正黄昏,荷锄归去掩重门;青灯照壁人初睡,冷雨敲窗被未温。怪奴底事倍伤神?半为怜夏半恼秋。夏去秋来添愁绪,盛延总有去散时。昨宵庭外悲歌发,知是花魂与鸟魂。花魂鸟魂总难留,鸟自无言花自羞;愿农此日生双翼,随花飞到天尽头。天尽头,他处有香丘!未若锦囊收艳骨,一抔净土掩风流。质本洁来还洁去,强于污淖陷渠沟。尔今以死遁空去,农葬花冢吟相送。寄语红颜重开盛,向风再做艳阳人。待春枝头焕新芽,他年花前树下逢。”若贾瑛听来,葬花吟似乎变了意味,从哀己变为哀人。但人,依旧是那个极易感怀,秋悲春愁的林姑娘。或在黛玉看来,分别虽看不到期限,但于可卿而言未尝不是一种解脱,一种新生。“呜呜!”“啊!”一阵凄婉的哭声忽然从假山的背后传来,黛玉被惊的回神,绕过去一看,原来是宝玉独自一人在园子里,不知何时走到了此处,闻得黛玉吟花,他本就是女子一般爱哭鼻子的,没的又是可卿这等女子,内腑只觉如针扎锥刺一般,一时大哭了起来。“好端端的,你哭什么?”黛玉问道。宝玉带着哭腔反问道:“好端端的,你又为何吟这么悲凉的诗来?可卿走了,这世上又少了一个干净的人儿,岂不悲哉。”“都似你这般,还能把人哭回来不成?当心再叫人看到了笑话。”黛玉心知必是听到了自己方才的独吟,又激起了他的痴怔,想着岔开话题,却又一时不知说什么好,到底不比刚来府里那会儿,随说什么都可。正此时,却听有人朝着这边走来,一遍唤道:“宝二爷,宝二爷。”宝玉忙抹了泪水,匆匆站了起来,两人回望,只见袭人和晴雯正四下打望找人,黛玉开口道:“在这边。”“林姑娘也在。”袭人先同黛玉打了招呼,才看向宝玉道:“可让我们好找。”袭人一心都扑在宝玉身上,又熟知他的性子,只怕可卿的死,又让他不开心,做出什么吓人的事来,这才同晴雯出来寻人。“我又不会丢,找我做什么。”似是不想自己的尴尬被两人看破,又或许心境低沉,宝玉回了一句,扭头就走。袭人不露尴尬的看了黛玉一眼,才忙追了上去道:“有正事。”“东府刚传过话来,说城外玄真观里修行的大老爷昨晚羽化了,老爷让二爷赶紧过去呢。”“谁?”宝玉怔怔一愣。“东府的敬老爷,说是三更天的时候没得,这会儿才传回府里来,东府的珍大爷和小蓉大爷已经出城去了,老爷让二爷过去帮忙理丧呢。”“这是怎么了。”宝玉低声呢喃一句,转身往东府而去。黛玉闻言也是一愣,可卿的事情是贾瑛提前告诉过他的,可贾敬......贾敬是真的死了......不,依贴身道童转述贾敬生前的话来说,是外丹得道,羽化飞天。宁国府接连没了两个主子的事情,也传遍了京中的高门显贵,这一下就经不住让人议论些什么。礼王府。杨佋将这个消息告诉了正与南怀恩论棋的穆鸿。“舅舅,贾敬死了。”穆鸿伸出的手臂微微一颤,“咳咳......咳咳......”一阵剧烈的喘咳。“舅舅。”杨佋赶忙上前,帮穆鸿轻推着后背。南怀恩端来了茶杯:“恩侯......”“去把刘大夫请来。”杨仪道。“不,不必了。”穆鸿颤歪着摆手说道:“老毛病了,不用大惊小怪。”用手帕接住了嘴里咳出的血痰,穆鸿缓缓开口道:“老夫小看贾瑛了,也小看了贾敬。这叔侄俩一个比一个心狠,一个不惜逼死了自己的长辈,一个甘愿用自己的命为后辈铺路。”“论及生死......老夫比不上贾敬看的透彻,蝼蚁尚且贪生......”“舅舅的意思......是贾瑛逼死了贾敬?”穆鸿冷笑一声道:“他比老夫还要年轻十多岁,当年他能看透世俗,抛开富贵不要,去修那劳什子的道,这点就比大多数人要看的透彻,无灾无病,心结不饶,是个能活高寿的。”“唯一让他放心不下的,也就是宁国府的门楣了,生生把儿子孙子养成了不成器的,当年贾敇南下时,我就猜出了他们的打算,只是没想到贾敇死的早,却留下这么个厉害的儿子回来。”“如今更是重开一府,不沾前因,累立功勋,哪怕有一天宁荣二府败落了,怕也难牵扯到原本的靖宁伯府。可惜他贪心不足,非要往高了爬,一个不第袭的伯爵,皇帝或可用来宣扬仁德善恩。可一个科第出身的靖宁侯就不同了,尤其是皇家的事乱糟糟,贾瑛又如此年轻。”“想要得到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