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一百二十四章 怎么哪哪都有我 (第3/4页)
对一巴克利了,防守的重心全都放在了正面。 这导致了凯文·约翰逊的进攻也不管用了,几次失败的尝试过后,就只能把球交给巴克利。 结果巴克利顶着林星的单防,也是各种失手。 场边,保罗·韦斯特法尔摊着手,就差直接问:“查尔斯,你踏马是在消极比赛吗?” 巴克利其实也很无奈,他真的在努力了。 如果韦斯特法尔真要问,他一定会回一句: “我真的没有消极比赛,不信回去看录像!” 不管怎么说,西部季后赛首轮的G2,勇士靠着末节的一波爆发,直接拿下了。 “末节决胜,最终还是勇士更胜一筹!” “2比0的总比分,菲尼克斯人已经站在了悬崖边了。” 要知道,93-94赛季的季后赛首轮,还是五场三胜制。 这就意味着,勇士距离晋级,就差最后一场胜利了。 说太阳站到了悬崖边,一点都不过分。 比赛结束后,场边,站在了悬崖边的保罗·韦斯特法尔,有点破防了。 他对着从球场上走下来的巴克利摊了摊手,一副,你踏马到底怎么回事的样子。 要说这场比赛,还真就是巴克利一个人坑没了的。 上半场结束的时候,太阳明明还是优势。 巴克利也13投6中,半场得到14分,打得很正常。 可从下半场开始,巴克利的进攻就出了问题,连投不中。 第三节一波5中0,第四节又是一波6中2,下半场直接一个11中2,把上半场的优势,全送回去了。 不,全送回去还不够,还得再搭一点。 这可是巴克利啊,太阳的当家啊! 还是那句话,太阳的当家球星打成这哔样,太阳要能赢球,就有鬼了。 保罗·韦斯特法尔摊着手,巴克利也摊着手。 他真的没有消极比赛,他真的在努力了,不信,看录像啊! 另一边,比赛一结束,林星就要来了一份数据统计。 “西红柿的,得分果然没过20分啊!” 第四节,林星也就爆了一波连得6分,然后就被保罗·韦斯特法尔一个暂停按住了。 之后的比赛,他只得到了2分。 整场比赛,他合计得到了19分,正好就比20分差了一分。 再看看投篮命中,18投8中,44.4%的命中率,对一个控卫来说,勉强合格了。 得分以外,林星还要14个篮板9个助攻2个抢断2个盖帽,差一点又是一个三双到手了。 数据看着还行,但林星知道,这样的表现要是延续到季后赛出局。 那恐怕,NBA的那些和自己不对付的媒体记者,就要开炮了。 “还是得想办法调整啊!” 虽然林星的效率差了不少,但至少,勇士还是两场连胜,2比0领先对手了。 距离晋级,也就只差一场胜利了。 因此赛后的舆论,还是吹捧居多。 比如旧金山纪事报,就指出—— “下半场斯大防守给力,勇士一波致胜!” 翻译一下就是,勇士为什么能赢?因为林星的防守给力啊! 还有波士顿先驱报的比尔·西蒙斯,他快离职了,目前的主职工作就是写专栏。 这场比赛一过,他就写了一篇专栏,分析了为什么巴克利会被林星防的这么惨。 “从新秀的体测数据看,斯大的身体天赋堪称NBA历史顶级,他的身高是前锋的身高,他的速度是后卫的速度,他的力量却也是前锋的力量。 据那些和斯大有过对抗的对手说,现在的斯大,身高已经接近中锋的身高了,力量已经是中锋的力量了,速度却还是后卫的速度……” “再反过来看,查尔斯·巴克利在NBA赖以生存的是什么?是他远超常人的力量,还有他作为大前锋出众的速度和灵活。 可问题就是,巴克利的力量和斯大的力量齐平,他的速度和灵活,对比斯大,还稍有不如,身高更是被斯大碾压了。” “简单来说,巴克利的问题,还是身体对抗的问题……” …… 比赛结束的第二天,太阳刚刚升起,太阳就离开了奥克兰。 比尔·西蒙斯的这番分析,保罗·韦斯特法尔并不知晓。 此时,他还是认为,巴克利是在消极比赛。 于是飞机上,他找到了巴克利,决定和巴克利聊聊。 “查尔斯,你我都知道,季后赛有多重要。” “去年我们还一起打到了总决赛,今年难道我们就要一轮游吗?” 韦斯特法尔摊着手,可话还没说完,巴克利就紧跟着摊手,打断了他: “等等,保罗,我知道你的意思,但真的,保罗,我真的已经尽力了。” “斯大他就是一个变态,一个十足的变态,论对抗,他比我还要强,你说他变态不变态?” “他的防守你也看到了,协防不知道,单防可太出色了,我打不了他,我真的打不了他……” 说白了就是,巴克利和林星很像。 他也是那种往篮下打得风格,什么中远距离的跳投,他能投,但真的没那么准。 尤其是林星这防守强度一上,巴克利就不行了。 “我早就说了,保罗,给我挡拆,我要避开他,最好是连着防守端一起避开他!” 原本保罗·韦斯特法尔都准备把锅甩给巴克利了,可巴克利这番话,直接又把锅甩回来了。 韦斯特法尔一边无奈,一边也得承认,巴克利说的,貌似是对的。 要不,就按他的说法,试一试? …… 勇士这边,也在准备开拔凤凰城。 不过不同的是,有机会一场结束战斗的他们,改变了原本的行程计划。 他们决定,比赛当天出发,最好一场结束战斗后,第二天一早就能回到湾区。 比赛中间的这几天时间,他们就可以待在湾区,好好想想G3该怎么打了。 虽然还是那句话,赢球的一方,真的不需要做出改变。 老尼尔森却从G2末节的战斗,得到了一些启发。 “斯大被严防死守,虽然他很好的撕开了防线,但他的传球没那么出色,或许,我们应该增加一些蒂姆和拉特利尔持球的时间……” 虽然要减少自己的球权,林星却拍双手赞成。 G2末节的比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