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第三十二章 纷争了结 (第2/2页)
据。 得分第一次没过30,但这也是情理之中的。 对手上了最严密的包夹,虽然这些包夹,林星用点力还是能突破。 但队友的状态都不错,把球分给队友就能轻松的得分。 他为什么不选择更轻松的得分方式呢? 毕竟这场比赛,林星要得只是一场胜利。 毕竟,NCAA的赛季也是很漫长的,林星不可能每场比赛都拼尽全力。 甚至林星已经预测到,随着他名声大噪,接下来的比赛,对手应该会开局就祭出包夹防守。 而不会等到他先打开局面之后,再针对性防守了。 之后的比赛,他想得分,就更难了。 得分的下滑是必然的,NCAA的一场比赛只有40分钟, 如果林星真的能够做到场均30 得分,那他就不是状元大热,直接就是状元了。 赛后,也如林星所见,他看到了满屏的媒体吹捧。 《长滩纪事报》:“斯大林统治攻防,49人队战胜志愿者队,豪取四连胜!” 《波士顿先驱报》:“长滩分校胜田纳西,斯大林vs便士之争或已结束。” 《洛杉矶时报》:“同意对手,便士迷失,斯大林暴走,孰胜孰负已一眼可见!” 但纷争或者说舆论的风暴并没有完全结束,还是有些顽固的便士球迷,寻找着各种各样的理由。 比如,亨利·阿伯特此前立于不败之地的那句话—— “有些球员,是专为虐菜而生的;而有些球员,是专为大场面而生的。” 这话放到现在,依然能够立于不败之地。 孟菲斯大学输田纳西可以用这句话来解释,便士不虐菜,所以他输给了田纳西。 长滩分校赢田纳西也可以用这句话来解释,林星是虐菜高手,所以田纳西在他面前毫无还手之力。 正当林星摇着头,感慨着:这群NC粉怎么就这么难缠啊?比佩顿的防守还特么的难缠! 这个时候,蒂姆·哈达威站出来了。 …… 就在这场纷争发展到两边互有来往的时候,终于吸引了NBA的关注。 对田纳西大学的这场比赛,场边的那些NBA球探,就是这个时候冒出来的。 林星的那几个好友,比如同样身在NCAA的基德,虽然一直没有公开发声支持林星,私底下却一直和林星有所交流。 佩顿也一样,时不时地打来电话,嘲弄林星几句,说着什么: “全米黑的斯大林,你踏马要完蛋了,伟大的便士会让你知道,什么才是真正的天才!” 蒂姆·哈达威应该还不算林星的好友,毕竟两人只是见过寥寥几次面,打过两场一对一,私底下根本没什么联系。 所以,林星根本没想到,第一个站出来,公开为他说话的,居然是蒂姆·哈达威。 “斯大林?等等,你说的是Star吧?我当然知道他,我不仅知道他,我还很了解他!” 康纳·勒图尔勒只是随口一问,没想到居然会有意外之喜。 “我和他打过两场一对一,一场赢了,一场输了。” 输了?! 勒图尔勒既疑惑又震惊,疑惑的是,蒂姆·哈达威为什么会和林星有过一对一的交手? 震惊的是,有过一对一的交手也就算了,蒂姆·哈达威居然还输了? 作为旧金山当地的记者,勒图尔勒很清楚蒂姆·哈达威的实力,以及他在NBA的地位。 作为89年选秀的14号新秀,NCAA时的蒂姆·哈达威当然也是个天才,当时大四毕业的他捧起了全美最佳大学生奈史密斯奖。 进入NBA以后,新秀赛季的蒂姆·哈达威场均还只有14.7分3.9个篮板8.7个助攻2.1个抢断入账。 可到了二年级,他的各项数据就暴涨到了22.9分4.0个篮板9.7个助攻2.6个抢断。 上个赛季和眼下的这个赛季,蒂姆·哈达威进一步进化,现在已经是场均20 10的顶级控卫了。 这样一个巨星,居然在一场一对一中输给了林星? 勒图尔勒觉得很不可思议,很难以置信,他觉得他有必要追问真相。 “发生了什么?很简单,我和加里·佩顿熟识,上个赛季的季后赛后,我们出局了,当时还在西雅图的我就去了佩顿家,然后见到了Star。” “在西雅图,我和Star打了第一场一对一,结果是我赢了。” “之后,我回到了奥克兰,他们也在一个多月后,跟到了奥克兰。” “在奥克兰,我们俩又打了一场一对一,结果,他进步飞速,反过来赢了我。” 这就是真相了,但勒图尔勒听到这所谓的真相,还是觉得难以置信。 很快,这段采访就上了旧金山纪事报的头条,传遍了全美。 所有人都感到惊讶的同时,也发现,林星与便士的纷争,在蒂姆·哈达威站出来之后,彻底的销声匿迹了。 便士球迷也很苦,虽然都叫哈达威,虽然二三十年后便士哈达威的名气更加响亮。 但仅从眼前来看,还是蒂姆·哈达威的名气更大,咖位更高,影响力更大。 林星都已经击败了蒂姆·哈达威了,现在甚至连NBA菜鸟都算不上的便士哈达威,就更加不值一提了。 林星比肩便士哈达威?不如问问便士有没有一对一击败蒂姆·哈达威的能力吧? 如果没有,那就再问一句,你踏马有资格比肩林星么? (求推荐票,求双倍月票!)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