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山水中国人 (第1/2页)
直到第二天中午,田康林才从渝城赶回来。 “你在渝城干什么去了?”我在楼下等田康林,他正好朝我迎面走来。 “我大学毕业后去渝城遇到了几个一起玩儿音乐的朋友,其中有一个架子鼓手,今年出了车祸,迫不得已双臂截肢,在二十五号自杀了。”田康林抽出烟递给我,眼神有点疲惫,有点空洞,有点不甘。 “他去天堂打鼓了,天堂里的他双臂还在,跟着节奏,震动天上的云。”我接过田康林的烟淡淡说到。 实然,我心中也是大为震动的,我与田康林所谓的朋友素不相识,但我同时也在为他感到心痛与悲哀,于我而言一个把音乐当作生命在追求的人值得我的尊重。 这世界从来不差为理想而死的人,梵高死在蓝色的星空,海明威死在红色的大海,海子死在诗句的轨道,我不知道死后成名对他们来说是幸运还是不幸,大抵来说,是幸运的,必然的苦难造就了他们偶然的创作,而不是偶然的生活造就了他们必然的成果,这世间经历的一切总归来说是必然与偶然的相互作用。 “陈杨,走吧!” 正当我和田康林相对无言抽烟的时候身后传来芷宇儿的声音,老妈正挽着芷宇儿的手,老陈头走在最后拎着两大包的年货,行动缓慢,像一头任劳任怨的老牛。 “老爸,我来帮你。” “陈叔,我来帮你!” 我和田康林扔掉烟头急忙走到老陈头身边提起老陈头的行李,将老陈头夹在中间,老陈头欣慰的笑起来。 三人同行,像山的象形。 “陈杨,等会儿你来开车吧!”老陈头把他的车钥匙交给我说到。 “好!” 我把行李放进后备箱随后田康林坐上副驾驶,老陈头在后座看书,芷宇儿挨着老妈两人又开始讨论我儿时的荒唐事。 贵州的路是在高山隧道,河流峰林之间穿梭,我们的路过就是一幅风景。 直到下午,我们才回到乡下奶奶家。 奶奶一个人在山脚的屋里走过好几个春夏秋冬,爷爷的坟墓在木屋的后面。 几年前爷爷去世后老陈头曾无数次要将奶奶接到城里生活,奶奶却说:“我们都走了,这房屋背后的山就空了,你爷爷睡在这里太孤单!我就留在这里哪也不去。” “奶奶!”还没有进家门口,我就冲木屋大喊到。 “孙子!”奶奶很精神,从木屋里出来站在门口精神抖擞。 “奶奶,今年有没有为我熏腊rou啊!” “知道你喜欢吃,我提前两个月就给你们熏了几十斤的腊rou!” 奶奶很高兴,过年的时候是她为数不多不孤单的时候,也是她期盼的时光。 老人越老就越像小孩儿,喜欢热闹,害怕孤单,也许这就叫生命的返璞归真。 “妈,过年好!” “妈,过年好!” 老陈头和老妈来到奶奶面前。 “好,好,好!你们好我就好!”奶奶笑的喜悦。 “奶奶过年好!”芷宇儿红着脸。 “这位是?” “这是你孙媳妇!”mama笑的合不拢嘴急忙向奶奶介绍芷宇儿。 “哎呦,多水灵的姑娘啊!让奶奶好好看看!”奶奶走过来拉住芷宇儿的手随后仔细端详喃喃自语到:“来,闺女外面冷,我们进屋里!” 奶奶和老妈挽着芷宇儿进了屋里,留下我和老陈头田康林站在门口面对大山。 奶奶的屋后是大山,屋前也是大山,一条小河蜿蜒在屋前左右。 “我们这一脉陈家,是从你爷爷那一代搬到贵州山里来的,咱们中国人,是山水的儿女,遇山水就能活命,就能开枝散叶!” 老陈头自顾拿出烟来点燃坐在院子门前的长板凳上。 “所以咱们从古至今都有父爱如山,母爱如水的说法,中国人啊,情感里最真诚的地方就是山水相融!”我听到老陈头的话颇有感慨点头说到。 老陈头对我的父爱如山,老妈对我的母爱如水,在这样的山水交融中,老陈头让我有了一座山的魁拔与刚武正直,而老妈也让我有了一条河的柔情与温良。 “你看到这条河流没有?以前我小时候你爷爷总是带着我在河里捕鱼捕虾,还有我们面前的山上蘑菇最多了!以前山顶上有一块平整的土地是我们老陈家的,只可惜现在应该是荒废了,退耕还林了。”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