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48节 互利 (第1/2页)
说完后,梁智诚整理一下西服,再作出起身离开的姿态,直接表明放弃这次商谈。 卡尔不得不紧张起来,就直接拿出最后的策略,急声道: “梁先生,如果不满意,我们采取专利互换如何?” 梁智诚有了兴趣,就停止了起身的动作,再皱眉确认道: “卡尔先生,你就是说我们专利互换?” 卡尔稍微调整了情绪,语气冷静: “是的,梁先生,我们拿出折叠雨伞的专利与贵公司防风雨伞专利互换!” 梁智诚点点头: “那好,卡尔先生,我可以听一听。”说着,就重新坐下来, 不过,想到对方已经提出折叠雨伞专利,自己是时候说出目的,防止对方拿出二折雨伞的专利,耽误不必要的时间: “卡尔先生,我公司研发时最新的防风雨伞的专利,我如果你有诚意,我期望你也是最新的折叠雨伞专利, 否则是浪费大家的时间。” 面对梁智诚强势的态度,卡尔再也不敢报着侥幸的心态,就语气坚定道: “梁先生,我拿出最新三叠雨伞专利!这应该是诚意吧?” 梁智诚点点头,没有说话,然后伸手作出请的手势。 卡尔就从随从人员的手提包拿出接近50页的文档: “梁先生,这是我们最新三叠雨伞专利,上面的资料是非常详细。” 说着,就站起来双手递过去, 梁智诚也是站起来,双手接过对方的资料, 厚厚地一碟,资料都是英语的,确实是最新的三叠雨伞专利,手动开收和折叠结构。 梁智诚看得是很快,是用了半个小时时间,确认这2项专利就是梁记制伞所需要的。 看完之后,梁智诚朝就从身旁工程师手里拿出准备好的两款防风雨伞专利说明书,也是50页,然后以同样的方式递给对方, 卡尔很认真看着,也是在半个小时看完, “恩,梁先生这确实是防风雨伞的专利。” 梁智诚坐直身子: “卡尔先生,那就是说我们同意专利互换?” 卡尔点点头: “是的,梁先生,我很期待尽快达成专利互换协议。” 就这样,双方经过2个小时的互相博弈,对专利在口头上初步达成了一致! 商业谈判就是这样的,一步步地来,双方不可能直接了当,非常痛快地达成协议! 其原因是很多,最简单生意规模,涉及几十万,甚至百万美金,当然需要慎重! 不过,虽然双方同意专利互换,但是并不是就能立即签约,依然是继续商谈, 其需要的时间可能还要多,也许是3个小时, 甚至是有可能在一个细节上,双方互不让步,最后谈崩,都是有可能的, 做生意都是这样的,钱没有到账户,都是充满着变数! 从以上的问题,可以看出这是一个体力活, 也就是说,双方在专利互换上口头达成一致的同时,中间是休息了10分钟的时间,并补充了一些能量,例如咖啡和点心, 然后再继续商谈,关于专利的价值,是不是对等的? 关于这一方面问题,一般是从技术含金量,以及市场规模…等去确定。 不过,雨伞不是高科技产品,都是简单的结构专利,技术含量时很少的,所以只能从市场规模确定。 卡尔是有所准备,直接提出问题: “梁先生,虽然我们同意专利互换,但是我们必须确定专利的价值!” 梁智诚: “是的,卡尔先生,我们必须确定…。” 卡尔摆出自信的架势: “梁先生,不管是我公司,还是贵公司研发专利,都是实用专利,都不是高科技, 所以,只能从市场确定专利的价值?” 梁智诚点点头,表示赞同。 卡尔直接说出数据: “梁先生,根据我们目前市场的调查,雨伞销量在直杆和折叠基本上各为一半,例如在我们西德市场,也是如此,折叠雨伞销量约为300万把, 那么关于防风雨伞的市场,目前只能从法国市场参考, 按照我们的初步预估,防风雨伞是市场需求比较小,特别是容易受到气候和收入的影响…。” 梁智诚依然如此,没有说话,让对方把话说完。 卡尔说道: “梁先生,根据以上的数据,我预估西德防风雨伞每年市场规模是不超过50万把, 也就是说通过市场销售规模对比,我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