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第2节 了解 (第1/1页)
工厂是在深水埗,工人有700人,在这一个工业区算是大型的。 不过,梁记制伞工厂规模曾经有3000人,在50年代,是港岛最大的制造企业,年产雨伞2000万把,在港岛很有影响力。 后来,由于制伞业是提供制造业岗位最多,德国,曰本就大力发展,梁记制伞受到一定的影响,家族开始变得没落了。 梁记制伞的总部开始是在广粤省粤州市, 在本世纪初,家族先祖们看好港岛地理位置,决定建立分厂,专业生产洋伞,出口到欧洲各国, 生意是非常不错,从当时50人,慢慢地扩展到200人…。 可以说,在当时是一个很大胆的决定。 当初从内地来到港岛,都是先到梁记制伞落脚,父亲,祖父,曾祖父都是非常乐于助人。 后来帮助这些人,有的是发迹了,在港岛有头有脸,就不再来往,但是见面了,就主动礼让三分。 所以,即使60,70年代,社团横行的港岛,家族的人外出,是不需要配有保镖和随从,基本上是一个人办公和出差。 从这一点可以看出,家族虽然是没影响力,但是在港岛很有人脉, 不管是社团,还是白道,都是如此。 一进入工厂,员工们是穿着带有梁记字样的蓝色工作服,都是按照旧时代的称呼:“梁老爷,梁少爷,早上好。” 梁本正已经是惯了,因为有些员工在祖父的时候,已经是在梁记制伞工作了,有30年,甚至有40年, 他们也是用惯了这样的称呼。 梁本正微微一笑,非常有礼地回应: “各位,早上好,今天就辛苦大家了!” 然而,对于少爷的称呼,梁智诚有点不惯,表情很僵硬。 第一天来公司梁本正就带着梁智诚,一层一层的了解工厂大概的分布。 梁记制伞的工厂有5层,每一层超过20000方尺,所以规模依然是很大。 一层是仓库,放置原材料,以及原材料加工。 二楼是伞布生产车间,三楼是伞骨架加工车间,四楼是成品装配区,五楼是综合,包括办公室,成品仓库,生产车间。 走到四楼的成品装配区,梁本正说道: “目前,梁记制伞每天生产量是2~3万把,有伸缩折叠,有长杆…等款式,但目前主要生产长杆雨伞,主要市场是英国,欧洲,还有米国…。” 梁智诚是站在梁本正的身后,是很认真听着。 梁本正从产线上拿起一把装配好长杆雨伞: “这一类型的长杆雨伞,在英国,欧洲销量是非常好。”说着,边撑开,边用力地摇晃测试: “梁记制伞在英国,欧洲能有如此好的销量,就是靠着过硬的质量,伞骨架,伞布都是实打实的材料。” 梁智诚也拿起一把伞,拿在手里是非常沉甸甸的, 再撑开雨伞,注意到从伞杆再到伞骨架都是用钢,质量没有半点参假。 并且,伞骨架用的是24根,可以说是非常牢固,不会出现被风吹断的现象。 而一般的雨伞骨架最多是6~8根,且在质量是多采用铁,吕,树脂…等材料,特别是在沿海大风大雨的状况之下,很容易折断。 所以,梁记制伞不光是用来作雨伞,还可以用来作为拐杖,十分坚韧。 梁本正说道: “这也是我们梁记制伞从上个世纪一直生存到现在的原因,在质量上,绝对不含糊。 阿诚,你要记住,梁记生产的雨伞,一定是全世界质量最好的雨伞。”梁本正说这话是很自豪: “所以,做产品如同做人一样,要脚踏实地做好每一件产品,一定要诚心诚意!” 梁本正所说的话,被梁智诚感染了: “爸,我会把梁记制伞的成功,发扬下去,让梁记制伞畅销全世界。” 梁本正收好雨伞:“好,阿诚,有理想是非常不错! 但是,要想实现,可不是一件简单的事情!” 梁智诚肃然道:“爸,我知道要脚踏实地,所以,我来这里先熟悉制伞每一个加工步骤!” 梁本正点点头: “对,阿诚,先从最简单的开始,去了解制伞的生产步骤,以及工艺成本…, 只要这样,你才能领悟梁记制伞的成功,你才能管理好梁记制伞! 因为爸爸我,祖父,曾祖父都是这样一步步地走来的! 我也期望你也是如此!” 梁智诚就按照父亲所说的那样,决定先从最简单的开始。 与工人们一起干活,包括卸载原料,例如钢骨架,伞布都是很重的,梁智诚也是一样,没有区别。 可是和员工一起时,梁智诚就私下让他们改变称呼,阿诚最好。公开的话,就老板也可以, 但千万别在称呼少爷。 那些老一辈的员工们,表示惯了,一直是这样称呼的,从父亲,甚至是祖父,也是如此。 梁智诚没有办法,只好从年轻的员工开始,纠正他们的称呼。 接着了解制伞生产工艺。 先从二楼的伞布加工,其工序包括伞布裁剪,缝补…等等,梁智诚是亲自参入的,看一看每一小时,可以生产出多少个产品。 当然,也需要了解伞布的质量,有什么要求, 最直接简单一点,伞布不能有半点破损,裂纹,还有颜色失真,这都是残次品, 在原材料加工时,就要挑选出来。 在裁剪,缝合…伞布时,也是有质量要求,规格尺寸必须按照制定的标准,还要有美观。 在伞布生产车间,梁智诚是呆了三天的时间,了解了伞布的整个加工流程,还有生产效率,并且是非常认认真真地记录在本子上。 紧接着,按照伞布生产车间的步骤,再分别前往伞骨架加工车间,成品装配车间, 也是如此,了解整个生产工艺,生产效率,还有记录下来。 通过在这10天的时间在生产线的了解, 梁智诚注意到一个问题, 就是从开始原材料的伞布加工,再到伞骨架,支架加工,最后到成品生产…, 基本上人工完成cao作的,在生产过程里,使用机器是非常少。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