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邦周巫王_第77章 十三巨子(二)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第77章 十三巨子(二) (第1/1页)

    “拜见王女!”

    待太子妃被迎上主座,厅堂内共十三人,纷纷跪倒地上,额头紧贴地面,朝她行稽首大礼。

    王女?又是甚玩意……宋子微微皱眉。

    “太子妃殿下,吾等皆为殷人……”

    殷赐解释道:“今夜得以亲睹您的风范……若有失言冒犯,还请见谅!”

    忍耐!为了夫君……太子妃吸了一口气。

    她开口道:“本宫今夜过来,是为调查青铜短矛一事。”

    还为了借钱……宋子心想。但她在这么多人面前,不便直说来意。

    在太子妃示意下,谢旭打开所携带木匣,匣内躺着一柄青铜短矛。

    “铸氏!”在殷赐呼叫下,一个留着山羊须,身材矮胖的商贾走上前。

    他躬着身子对太子妃行礼后,才双手取过匣内短矛。

    “千万当心!勿触碰到矛尖,”凡巫提醒,“上面沾有尸毒……”

    最初,宋子让凡巫调查夏尸所留下短矛。

    于是,凡巫向天道宗司巫讨教,得知文献记载中,夏尸不使用短矛。

    很显然,短矛是cao控夏尸的巫觋,为让它远程刺杀天子,在近期打造出来。

    凡巫曾请荣伯廖端详一番,对方认为短矛的铸造技术与工艺,仅有幾内工匠才能打造出来。

    于是,在他暗中穿针引线下,凡巫与一位神秘人会面。

    神秘人宣称,他晓得这一柄短矛来历,但须亲自与太子妃见面。

    宋子本想拒绝,但凡巫告诉她,这个人愿意协助东宫,筹措举行殷见礼所需三分之二费用。

    光是这一个提议,已是非常吸引人。

    而这一个神秘人,就是殷商行巨子殷赐。

    良久,铸氏面色凝重道:“王女容禀,此一短矛,源自小人的冶铜工坊,出自一位工匠之手。”

    又是王女……宋子微微地皱眉,本欲发作,最终还是忍下。

    “请告诉吾等详情!”凡巫替太子妃催促他。

    铸氏点头道:“大约在年初,工作坊接到订单,打造四十支青铜短矛。无论尺寸或形状,完全按照对方要求。”

    “来者何人?”凡巫又问。

    “是一个年约三旬,甚有气度的君子。”

    铸氏回答:“他没报上姓名,但付了平常双倍价钱。一半是铸造费用,另一半让小人保密。”

    你还不是泄露出来……宋子瞥了他一眼,果然是商人……

    “他长甚样子。”凡巫再问。

    “他的身板高大宽阔,身穿厚厚黯色长袍,”铸氏指出,“但他的脸藏在巨大兜帽里,我一时看不清对方样貌。”

    此人应该是太士恶叔之子,夏尸控制者……太子妃想着,又轻声问:“这一个男人,是谁介绍他过来?”

    铸氏迟疑了一下,“王女,他自己过来,没人介绍。”

    “据本宫了解……”

    宋子缓缓道:“宗周与成周有规定,禁运或售卖铜铁与皮革等军备物资。缘何你敢违反规定,随意接一个外人订单?”

    “此人愿付极高酬金……”铸氏坦承。

    “与本宫说实话罢!”

    宋子浅浅一笑,“你的工作坊乃官营背景,铜铁进口数量极少,受官署严格监督。若非有人批示,量你也不敢随意答应。”

    铸氏看了殷赐一眼,才不情愿地说:“对方携带一枚玉符节,小人才敢答应。”

    “玉符节?”宋子脸色微变。

    符节用金、铜、玉、角、竹、木、铅等不同原料制成,作竹节状。

    《周礼》规定:“掌守邦节,而辨其用,以辅王命,守邦国者用玉节。”

    使用玉节者,无疑是王廷卿士以上级别。

    “谁的玉符节?”

    铸氏闻言,停顿了很长时间,才讷讷开口:“来自太保!”

    来自召父……宋子身子微微一抖,望了凡巫一眼。涉及太保召公虎与太士恶叔之子,不宜在此公开讨论。

    “吾等晓得!多谢你帮衬……”

    凡巫一边说,一边接过铸氏手中短矛,递给谢旭收回木匣中。

    其余十二子有默契的眼观鼻,鼻观心,佯作不知。

    “关于殷见礼之事……”

    宋子迟疑了一下,事关王室颜面,她不想当着这么多人面前讨论。

    “启禀太子妃殿下,吾等十三人,皆殷商行之骨干。”

    殷赐告诉她:“同时也是王幾最大商贾,每一位都家财千金……”

    罢了……太子妃直接道:“有关殷见礼筹备经费,本宫想寻求汝等支持。”

    殷赐恭敬地问:“可否与吾等说一说细目?”

    宋子轻轻点头,凡巫从怀中取出一份帛书,将殷见礼开销逐一念出。

    “约三十余位诸侯、畿内采邑主出席,加上他们的随从,约有三万余人聚集在洛邑,需耗费十四万石粟米。”

    当凡巫说话时,殷赐静静地听,十二位商贾则围绕在一个老者旁。

    老者唤作计叟,乃殷赐首席计吏,负责核计殷氏各类账目。

    只见他端坐在案前,案上密密麻麻摆满一根根,金属所制筹棍。

    十四万石……宋子喃喃道,会否要求太多?

    计叟摆弄了好一会,抬起头向殷巨子颔首。

    “殿下,小人在洛邑有两大粮仓……”

    殷赐摸着下颚胡须,沉吟一会,“赐愿开放其中一个。”

    “一个……”宋子有些错愕。

    “一个不够?”殷商行巨子疑惑地问。

    “不!不!足矣!”太子妃连忙应道。我在发梦否……她的心扑扑直跳。

    凡巫见状,继续念道:“赏赐觐见诸侯之车服,需制金路、象路、革路与木路五种大车,共三十余辆。”

    三十辆路车,耗费甚巨!宋子心中叹气,足以抵消一百五十辆戎车……

    “叔父!”殷赐望向一个头发灰白,皱纹满面的老者。

    老者唤作舆氏,从事车舆制作。

    只见他拱手道:“启禀王女,小人的车舆坊有三百工匠,若日夜赶工,估计来得及在翌年完成三十辆。材料方面……”

    “叔父,你所缺材料,”殷赐直爽地说,“尽管到我府库中索取!”

    凡巫咽了口水,续道:“每一辆路车,配以四匹纯色上等乘马,加上王师戎车配备,以及载送诸侯、随从卿士,要引进千匹马。”

    “小人的商队,与太原戎素有贸易往来。”

    一位唇上留八字须,唤作虞氏的中年人拱手道:“千匹马可找到供应……”

    十三子交头接耳,悄声讨论了好一会。

    千匹马需耗几十万石粟米……太子妃紧抿嘴唇,他们应该不会答应……

    计叟不断计算,由于筹算数字很大,桌上已铺满金属筹棍,甚至还在地上铺展开来。

    过了良久,计叟抬头望向他的主人,微微点头。

    “如此甚好!”

    殷巨子大手一挥,“购马费用,三成由我一人承担。其余七成……有劳汝等十二人分摊,可乎?”

    “唯!”十二位商贾纷纷拱手。

    全包……太子妃惊呆了。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