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364、先秦再汉,文明脱轨 (第2/2页)
培养得好,二三十年后,是足以挑大旗的。 可是,张居正之后呢? 张执象无法保证,不确定性很多,但,钜子那条路,可以保证,秦始皇还在一日,天下就必然按照他的意志前进一日。 完全不用考虑其他。 跟着始皇的步伐,一口气冲过这段路程便可。 此后,才是张执象出来收拾乱局的时候。钜子看着张执象,对张执象的皱眉苦思很是满意,他抚着胡须,等待着张执象无法破解这个难题而认输。 但。 张执象回答了。 “关于时空和穿越的理论,我认可钜子所说,既然时间是用来表示运动轨迹的,那么我哪怕是来自五百年前,也是知晓未来五百年本身的运动轨迹的。” “有些东西会改变,但轮回不会改变。” “特别是应劫之人,那些只会转世一次的紫微圣人。” “第一代接班人是谁,我已有人选,而且非常有信心,未来第二代、第三代,甚至于1644年以后的整整两百多年,我都无法算定。” “可是,我知道,在那个时候,他还是会出现。” “那个时候,便待金猴奋起千钧棒,玉宇澄清万里埃吧。” 张执象无比坚定且自信,那眼中的光,简直比相信他自己还相信未来那个人。但钜子却无比气愤,他激动的咳着,指着张执象恨铁不成钢的说道:“你宁愿用四百年来慢慢做成这件事,也不愿让大秦为你铺路?” 张执象缓缓摇头,说道:“不是不愿,是我觉得,不对。” 钜子:“有何不对!” 张执象:“过犹不及,大秦走的太快了,始皇帝倘若复活,倘若改朝换代,这次必然要维持一两百年的大秦。” “一张弓绷得太紧,会断的。” “到时候的人心,我不认为我驾驭的住,也不认为那个时候,我还有这么多助力。” “钜子。” “我能等,他们等不了,时局等不了。” “而且。” “长生不老的始皇帝,将导致文明的发展脱离正常轨道。” “先前我们辩论过秦以后的两千年是否有意义,我跟钜子说了内算上的发展,说了阶级的演化,说了秦始皇到明太祖之间的转变。” “但有关于墨教信奉的科技,我却没有说。” “钜子可能不知道正常的发展后世会如何,我现在告诉你,墨教坚持的复活秦始皇会失败,不得已继续谋求培育外算文明的道路。” “但却不及士绅对大势的改变。” “大明这艘船开的太久,已经让人生厌,所以哪怕是士绅这些既得利益群体,也开始求新求变。” “在漫长的养寇自重,还有大明朝内部矛盾的积累下,伴随着天时的考验,所有的一切爆发了,建州女真被他们迎进了关内,北方的军头和建州一起南下,抢了江南的花花世界,建州女真不愿意重复蒙元的老路,他们拒绝同化,而是矮化和摧毁华夏文明。” “他们联耶抗汉。” “不惜出卖一切文明成果给西罗人,而西罗人开始血腥的洗劫商洲,占据资源,来反哺他们获得的技术,寻求技术发展的资金。” “通过殖民扩张的道路,掠夺全世界的资源供养己身。” “以至于超出工业的旧有发展规律,开始反噬华夏,而那个时候,已经被满清摧残了两百多年的文明是自古以来的最弱时期。” “我们自八千年前参商永离开始,商人出走四海,寻找乐彼之园并建立的‘朝中之寺’被全部摧毁。” “我们在商洲的同胞被屠戮殆尽。” “我们明明是主宰这个星球的文明,最后却沦为了文明的孤岛,与所谓的‘世界’格格不入。” “我们不知道我们的文明曾经有多么辉煌。” “我们只知道在那坚船利炮之下,在被敲断了嵴梁骨的人心之下,哀嚎无力。从而被迫数典忘祖,开始学习所谓的先进。” “钜子。” “这,便是这个世界,本来的未来。” 钜子童孔勐然紧缩,他不敢相信会是这样一个结果,在没有成功复活始皇帝的情况下,一切竟然朝着这样的方向驶去。 张执象叹了口气,继续说道:“当然,你们有补救。” “所以,在四百年后,依旧是你们的思想与你们一手培育出来的怪物战斗的历史,但,你们在短暂的对峙后,还是失败了。” “那个怪物彻底的统治了世界。” “我仔细思考过了。” “那个怪物并非是单纯的因为培育外算文明而诞生的,而是打破了文明发展的正常规律而诞生的。” “在后世,我们的文明辉煌被抹去后,西罗人的一个科学家曾经提出了一个问题。” “他问。” “为什么科学和工业没有在华夏近代诞生。” “这个问题很好,因为近代的华夏,是毁灭了科学和工业,所以没有诞生,但,显然西罗人不是这个意思。” “这个问题问出来,就是其心可诛。” “一旦去思考这个问题,特别是去反思的时候,就中了他们的圈套,就等于是默认了科学和工业是西罗人自己诞生的。” “但只要遵循客观规律,就会明白,西罗洲那个贫瘠的地方,根本不可能诞生科学和工业。” “我的妻子曾经纠结过工业的问题。” “我也回答过她,现在我也将之告知钜子。” “首先。” “我们必须认可,工业的前提是农业,因为人只有吃饱了饭,才有力气做其他的事情,否则一切都要为了生存而服务。” “发达的农业是诞生工业的必要条件。” “工业的本质,就是剥削农业剩余。” “在生存之外,才需要生活。” “而从最初的手工技术也好,甚至是读书学习也好,一切的进步,都需要提取农业剩余,而这样的提取到一定限度的时候,必然引起农民的反抗。” “因而,自秦以来的农民起义,不但完成了王朝更替,更阻断了工业发展,让其破碎后重新发展,进入新的代谢周期。” “我们不是没有发展科学和工业。” “而是以技术不断积累的形式,进行了两千年的周期波动式的发展。” ------题外话------ 感谢“小猫远房侄”的xs.币打赏。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