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674章 微小的改变 (第2/4页)
…你去年让黑毛种的那一亩水芋头,卖到了2块钱一斤?” “黑毛”原名叫宋友龙,是高飞的发小,也是他回村成立了合作社后,唯一肯入社的非家庭成员; 当初在高飞的怂恿下,硬是扛着家里面的无数板子要了一亩地做“去害化”处理,经历了一年毫无产出外加花钱种了一大堆超富集植物之后,终于在去年开始引水种水芋,并且成功卖出了2块钱一斤的超高价! 要知道,水芋可不比谷子,那玩意压秤的很,即便是由于中间没有施磷钾肥壮根,宋友龙那一亩地的产出也超过了1.5吨——这可是3千块钱的收入啊,而且还是半年的收入,绝对比种水稻划算的太多了。 最关键的是……人家那一亩水田里同时还养着鲫鱼和十几只鸭子啊,综合一算,那收入简直没谁了! 高飞点了点头,然后应了一声,然后看着眼前的嬢嬢,大家都是知根知底的人,他自然清楚这位长辈真正关注的自然不太可能是宋友龙的生态混养水田,甚至也可能不是自己的这两亩油菜——他太清楚自己这些同村长辈了,由于过去十几年这些人没少被骗过,因此在自己的模式没有彻底被证明价值之前,除非是有人强迫,否则他们是不太可能冒着“巨大的风险”去学习自己这种头一年几乎没有产出,未来三年内的产出量也并不达标的生态农业模式的。 眼前这位嬢嬢似乎并没有看出高飞此时的心中所想,只是按照她的模式自顾自地把话题引下去:“飞毛,念过书的人果然不一样,你这两亩油菜长得真好……对了,我听说你们这样种出来的油菜,会收的更贵一些?” 高飞笑了笑:“如果直接卖油菜籽的话,虽然会贵一点,但不过也就是比寻常贵的油菜籽每斤贵个一两毛之类的——但是如果用村口的那个榨油厂的机器进行手工压榨,并且经过质检后给【铸华食用油】进行贴牌生产的话,那倒是真的能卖个好价钱。” 高飞这话倒是没说谎,与后世不同,其实在08年以前,国内食用油市场一直都是三分天下的局面——虽然猪油已经逐渐声弱,但菜籽油却以微弱的优势占据老大的位置,后世大行其道的大豆油,此时任被华夏人的血脉压制着。 但是此时菜籽油的压榨同样存在着诸多的不便; 首先油菜的种植区域过于分散,除了少数几个区域外,其余的油菜种植基本上以村级为单位夹杂种植,1v1收购的话,光运输和人工费用就是一笔天文数字; 其次,而且菜籽的去皮和晾晒在此时并没有更合理的工业化手段,依然以人工手段为主,偏偏油菜籽过于细小,单纯收油菜籽的话质量不好把控,要是严格起来,光水份和霉变率这两个指标就能把收购人员整崩溃; 因此,铸投商贸给出来的政策就是“就地生产” “贴牌收购”,只要你能提供生产过程中的有效视频,并且每一批的菜籽油经过监测后质量达标,他们分布在各个城市的工友之家就会按照合同,以一个绝对令人满意的价格把这些菜籽油收走——这种以成品油为最终验收标准的二级收购方式,既能有效规避了原料收购环节中存在的一些纰漏,还能在压缩企业生产成本之余,让出更多利益给种植户和乡镇级的榨油企业。 当然,由于营销需要,不同压榨方式所生产出来的菜籽油收购价格会有所区别,那种通过敲击或者拧压制作出来的手工初榨菜籽油除了风味要强一点外,价格也肯定要贵上一些; 只不过,似乎是为了某些目的,铸华食用油在菜籽油收购这一块并不是采取一视同仁的态度——如果你不是双层ppp结构,且拥有种植户股份的榨油厂,即便你能提供完整的视频资料,但收购价格也依然会低上半筹。 ……………… 看着高飞似乎被提起了谈性,那位嬢嬢心里长长舒了一口气,脸上露出一个大大的笑容之后,旋即叹了口气:“飞毛,说实话,从你回来之后,一开始我们还没注意到,直到你又是搞生态农业,又是收山货,又在河坝里搞那个半自然放养的小鱼场的……我们才发现,原来我们稿坪村的好东西有囊个多!” 事实上,后世被戏称为西南f4的那几个省份,每一家都有许多并不为人熟知的好东西。 就拿身处贵州的稿坪村来说,山上那些被当地人视为烂贱物的野葱和折耳根,在南方许多一二线城市里,却凭借着与人工培植截然不同的风味成了一等一的抢手货,因此另行在山上包了四五亩荒山进行半野生种植的高飞,在去年竟然很是发了一笔。 除此之外,由于贵州河流众多,乌江及乌江支流的各个水系中,同样也蕴含着无穷的商机——稿坪村就有那么一条并不算宽,但水流量还算可以的小河,河里面有一种被本地人叫做“车车公子”的类似鲫鱼,但身上有三种色彩的鱼类,个头虽然不大,但味道绝对堪称无上美味。 事实上,这种本地人成为车车公子,正式学名未知的鱼类,在过去的几十年中一直被本地人所喜爱,只不过后来由于电鱼、炸鱼行为的泛滥,产量迅速下降,甚至到了寻常很难见到的程度。 原本没了就没了呗,反正对于本地人来说,这个头顶多只有一掌长的玩意不经饱,就算是没了,无非是少了一种可以免费获取的打牙祭美味而已。 但是等到高飞回来后,发了疯地在上下游寻摸了好几天,然后如获至宝般地打电话摇来了几名不知道从哪里来的专家,时隔一年后又在村尾某个叫做“达木港”的较深河段搞了个面积不算很大的小鱼场,用半天然放养的形式养殖起上千尾由那些专家繁育出来的车车公子,并且在去年年末以一个足以吓死他们的价格把这些车车公子卖给铸投国贸的时候,他们才发现……那条完全没有被本地人放在心里的小鱼,才尼玛才是真正的金疙瘩啊! 我滴个乖乖……刚刚长过手掌的车车公子,竟然是按条卖的,而且能卖到6块钱一条,那些城里人和岛国人真tmd有钱! 这位嬢嬢狠狠甩了甩脑袋,把车车公子的事情甩在脑后,毕竟养鱼是需要技术的,而高飞的这种生态化养殖的方法更加繁琐,而且村子里适合养鱼的河段又少的可怜,她可没这个心情去折腾。 “飞毛,我听说……乡里面在扩建街道,并且想要搞一个规模不算小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