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285章 定标准 (第2/3页)
给小吕、小覃他们。” “说来也可笑,我李骏好歹混迹商场二十多年,自诩办事能力还算可以,官场和商界朋友更是无数;” “毫不客气地说,换成任何一家企业,都恨不得把我供起来;” “偏偏在杨总这里,我仿佛一文不值,就差把我丢在垃圾堆里眼不见心不烦了。” “随着杨总下面人的能力开始逐渐成熟起来,我要是再不刷一下自己的存在感……说不得就要被扫地出门了!” 李明这才明白李骏主动请缨的用意,在暗自震惊那个混球不知不觉已经成长到连李骏这种人物都必须俯首示弱之际,却也更加疑惑:“可是希望农业科技公司是一家需要长线运营的公司啊,至少三五年内见不到任何成绩,相比起大项目无数的铸投国贸,你跑这来当总经理,不是更加刷不到存在感么?” 李骏哈哈大笑:“那你就错了,以我对杨总的了解,我在铸投国贸干上十个大型项目,也比不上在这里混上一年!” 李明愕然:“这是为什么?那个混球虽然重视这个公司,但目前还远远没到发力点吧?” 李骏摇了摇头:“你不懂,我之所以这么说,是因为……这里有你!” “只要能跟你打好关系,比我干出任何成绩都强!” 看着李骏如此赤裸裸的言语,李明有些发懵。 一方面是惊讶于李骏如此直接;而另一方面,这是惊讶于自己在杨铸心目中的地位竟然如此之重。 看来,那个混球终归不是个忘恩负义的人,也不枉自己以前那么护着他。 “而且……老李啊,谁告诉你希望农业科技公司要等到三五年之后才能发力的,眼下不就有一堆极为重要的事情需要我们去做么?”察言观色下,察觉李明对自己的排斥感大大降低后,李骏立马改了称呼。 “嗯?你是说这些新产品?”李明有些莫名其妙,无论是铸投国贸还是铸投商贸,每年都会有新一轮的选品计划和自有品牌扩充计划,眼下的新品虽多,但丢在那庞大的计划里,浪花都溅不起来一个,怎么就成了极为重要的事情了? 看他一头雾水的模样,李骏笑眯眯地把几本新品研设计方案一一列在茶几上,然后翻开至某页:“老李,仔细看看,这些执行标准有什么不一样的地方?” 李明顺着他指头的方向看去,过了好一会才皱眉:“除了企业执行标准定的严苛了许多,其余的没有什么奇怪的地方啊!” 的确,那些方案里,冻干果蔬片对于能量、农药残留、菌落群等指标定的极为严苛,而对各类豆制品的蛋白质含量、卵磷脂含量、菌落群等指标也比GB执行标准上升了至少两个级别;除此之外,倒也一下子看不出别的异常来。 看着李明一头雾水的样子,李骏在心里大呼上天何其不公之余,却不敢露出任何鄙夷的眼神,开始耐心解释道:“想必从品牌名称上,老李你也看的出来,【铸华】品牌是专门针对C端消费者的,而【希望】品牌则是专门针对B端企业的,是不是?” 李明点了点头,心说我又不是傻子,这还用得着你说? 李骏继续说道:“华夏马上就要加入WTO了,因此,【铸华】品牌势必不会只专攻海外市场,而是会开始兼顾国内,这一点,我必须说在前头。” 李明又点了点头,这个不只是他,国内许多企业也都有这种猜测。 李骏沉吟一下:“以你跟杨总的私交,想必有些事他不会瞒你;自然知道在杨总的战略版图里,铸投商贸的工友之家这个平台才是他的立身之本,而铸投国贸的诸多贸易线、乃至【铸华】这个品牌只是他的【口器】和棋子而已。” “因此,为了迎接入世后国外资本扶持下的诸多模仿者的冲击,杨总必然是需要构筑更强大的护城河,用以保证工友之家平台的话语权和统治力。” “而这就是为什么杨总要趁着还未入世前的这段时间,给这些新产品制定这么严苛的企业标准的原因!” 李明忽然觉得自己像个傻子,李骏的每一句话他都听的懂,但是串在一起他却又什么都没听懂。 李骏看了看李明一副便秘的表情,脸部有些僵硬,微微吸了一口气,详细解释道:“想想看,一个平台,需要靠什么来黏住客户,从而防止流量被其它新平台吸走?” 李明想了想:“性价比?便利性?消费惯性?后端服务?” 李骏眉角跳了跳,努力维持住脸上的微笑:“都对,但没有说到当前的重点。” 接着吸烟的当口,李骏平复了下心情,然后耐心解释道:“如果说要单纯的比性价比,有着资本支持,新平台大可以大把大把地烧钱,通过巨额补贴来以远低成本的价格来引流;因此这不是一条牢靠的护城河。” “如果要说便利性,同样的,资本如果肯在物流和网点上烧补贴的话,一样可以达到工友之家现有的水平,甚至更好;因此这一点也不靠谱。” “后端服务这块也是如此,只要肯砸钱,就算服务一时之间达不到工友之家的水平,但如果搭配着足够的让利幅度,消费者绝对不会二话。” “至于说到消费惯性……的确,工友之家的商誉非常好,很能黏住客户,但是消费者在平台最关心的还是商品问题,如果不能解决最本质的问题,商誉再好,也会被利益差冲抵掉。” 李明眉头皱的老高:“这也不行,那也不行,那怎么办?” 李骏笑了笑:“刚才我说了,消费者在平台上最关心的是商品的问题,因此杨总的打算,就是在商品上做文章!” 说完,不待李明继续提问,便自顾自地说下去:“咱们国内市场的商品质量是个啥样想必你也清楚;” “事实上,咱们国内消费者当下购物最大的痛点就是……没有安全感!” “没有安全感?”李明摸着下巴,若有所思。 李骏轻轻抖了下烟灰:“对!没有安全感,从产品溢价到质量、安全性、售后等等,全都没有安全感——无论是线上还是线下!” “杨总花了将近两年的时间,通过供应链管理、服务管理、品牌公关等种种手段,积累了足够的平台美誉度,很好地解决了消费者的部分安全焦虑;但……这还不够!” “随着国内私人电脑的进一步普及,工友之家业务也迎来了新一轮的快速扩张期;可以想象,未来人们会越来越多的在私人电脑上选购商品,而不是挤在服务网点里;这就意味着几年后,工友之家电商平台上需要涌入数倍、乃至数十倍的入驻商品!” “我刚才说了,消费者对一个电商平台最核心的要求是产品,产品的品质好坏直接决定了他是否能产生安全感。” “而一旦入驻工友之家平台的商品暴增到一个级别,铸投商贸原有的人工评级和选品方式就绝对无法满足需要——除非他们在这一块扩充数十倍以上的人员,但这明显不现实;” “相关人员短缺带来后果,想必老李你是懂的,他们现在都是按月评级和质检,一旦出现了人力缺口,这个口子只会越拉越大,商品质量出问题的频率也会越来越多……等到再过一两年,等工友之家的商品质量事件累计到一定数量,你觉得他们商誉还会存留多少?” “没有了足够商誉做粘合剂,资本只需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