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203章 学术工具人get (第1/2页)
尽管这两个标签并不是林灰的全部,但仅仅是这样就足够了。当人们能接受了一个原本按部就班能在国内取得相当大成就的高考状元却能另辟蹊径走出另一条路的时候。潜移默化中就已经让人们施加了一种心理暗示:——即林灰能创造出无限种可能。而不循规蹈矩的成长路线就是其中一个明证。尽管成为话题的中心可能会涉及到一些争议。但像官\/方报刊终究不是那种喜欢搞个大新闻的东西。这类正儿八经的专业媒体自带宣传正朔性,对于引导舆论是很有帮助的。林灰将来的成长路线之类的话题在官媒的保驾护航下林灰也完全不用担心什么非议之类的。而且所谓的外界非议,该语境中所谓的“外界”尤指那些喜欢管闲事的。事实上如果不是因为普罗大众里面有部分格外喜欢管闲事的人在,林灰也不需要如此费脑筋。没有这些人的话,像林灰将来何去何从之类的问题其实还真未必会引发人们注意。不光林灰将来何去何从不会引人注意,甚至连林灰本身也不会引人注意。这个地球离了谁都一样转,大多数人们不可能对于某一个体过于在意,即便该个体十分优秀。世界终究不是童话的世界,无论是前世还是今生,都有喜欢管闲事的人。爱管闲事的人又以喜欢恶意解读的人居多。正因为人群中有着这类人,以林灰本人的视角来思考问题的时候就不得不格外留意人群中的这类人。毕竟这些喜欢管闲事的人如果存心搞风搞雨对林灰未来的发展恶意解读麻烦还真不小。在这些人兴风作浪之下,一些不明真相的吃瓜群众很容易被这些人所扇动出来的群体情绪裹挟从而引发一些本可以避免的“灾难”。这不是林灰杞人忧天,一颗老鼠屎坏了整锅汤的例子屡见不鲜。群体行为很多时候都是下意识的,有着典型的盲目性。对于群体行为过于乐观的判断是要吃大亏的。无论是前世还是今生,太多的悲剧都是因此酿成的。总之,纵然人群中喜欢管闲事的人只是小比例,林灰也不可能完全无视这一小撮乌合之众。非但不能无视这个小群体,以林灰万事求稳的性格反而要格外注重这一群体。如果要林灰仅仅是依托于自己的力量对付这一群体的话。虽然林灰有办法,但执行起来效率还真未必能有多好。甚至在部分极端情况下还可能会束手束脚。但在官媒的保驾护航下事情则不一样了。总不至于会有人公然唱反调吧。至于私底下的一些不成规模的声音,林灰并不是太在意。如果完全听不到一点非议的声音,反而是不正常的。林灰想要做的只是避免大范围的恶意解读以及胡乱带节奏的非议。在这种情况下,这样一次的专访如果能顺利进行对于林灰来说简直是一个莫大的机缘。面对这样的机缘林灰没有将其拒之门外的理由。除非是牵扯到一些涉及到诸如政\/治之类的更为复杂因素。不过官媒的采访也不完全是福利。这件事的后续影响可能会给林灰带来新的挑战。官媒这次采访也将意味着林灰将从幕后走到台前。从幕后走到台前,这似乎跟以往林灰的理念相悖。毕竟以往林灰都一直向往闷声发大财的。既然向往闷声发大财,为什么还要走到台前?是什么导致了会发生这样的变化?此一时彼一时,什么时候说什么样的话。就像历史中所描述的那样:“沛公居山东时,贪于财货,好美姬。今入关,财物无所取,妇女无所幸……”看得出,一个人不同历史时期完全可以可能会有截然相同的表现。人不可能是一成不变的。这跟“性格反复”之类的刻板描述没关系。人们对待事情的态度取决于人们对事物的认知。因为人们对事物的认知不是一成不变的。事物的发展本就是否定之否定的过程。事物发展的是前进性和曲折性的统一。因为事物内部矛盾运动,事物本身也是存在着自我否定的。否定事物发展的环节,使旧事物向新事物的转变。只有经过否定,旧事物才能向新事物转变。因为事物的发展,人们认知事物不是一成不变的。故而人不应该至少不能一成不变。林灰也不能一成不变的。说到更具体的原因。尽管内心深处此时林灰是渴望一直能够闷声发大财的。但这可能吗?想要“闷声”很容易,太多默默无闻的群体了。但“闷声”的同时想要“发大财”就很难了。资金勉强过亿的时候的时候,林灰或许还可以当一只鸵鸟,圈地自萌。不过当财富突破十亿元想要继续维持这种情况就比较难了。尤其是流动资金突破十亿元想不被人注意到更是难上加难。甚至现在可能就已经有很多金融机构和相关从业人员注意到林灰了。毕竟林灰现在手里流动资金可是过亿的。在各行各业渴望热钱的情况下,林灰在很多人眼中就是金灿灿的猪头。之所以还没什么人凑上来,大概率是因为林灰的崛起过于迅速以至于一些有所图谋的人还没搞懂林灰的虚实罢了。另外跟林灰此前一段时间做人做事都比较低调也有很大关系。当然这种低调只是相对而言。而且无论林灰再怎么低调,随着财富的增长想不被注意到也不大可能。财富的积聚就像怀孕一样,日子久了总要被发现的。就算资金突破十位数的时候林灰还可以保持现状。可如果财富累积到更多的时候呢?当财富达到十一位数的时候林灰还能如此吗?且不说当财富突破百亿,就是财富达到五十亿的时候想不被人注意到都不怎么现实。要知道按照去年胡\/润研究院的报告出具的财富排行榜。财富在20亿元以上的时候基本就成了全国前一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