穿越:2014_第164章 全國高考滿分狀元(8)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164章 全國高考滿分狀元(8) (第2/3页)

必须是企业,而且必须是有五百名员工以上的企业。

    但林灰现在可没地方弄几百人的企业去。

    而所谓的五百名以上员工的企业只是理论上的条件之一。

    实际上别说五百人以上的企业了。

    很多千余名员工以上的企业想搞个蘋/果应用商店的企业开发账号都未必搞得定。

    正因为企业开发账号的申办往往需要一堆乱七八糟的条件。

    导致现存的企业开发账号一般都十分珍贵。

    如果非要用价值衡量的话,很多企业开发账号价值基本都在几万元甚至十几万元这样。

    十几万元对于现在的林灰来说问题不大。

    但问题是这玩意很大程度上有价无市。

    很少有企业选择往外卖,除非是开不下去那种的了。

    不过话说回来真要是那种快开不下去企业的企业开发账号。

    蘋/果方面随时都可能将相应的企业开发账号注销。

    这样的账号买来也是风险太大。

    租个企业开发账号用用?

    这个听起来理论上可行。

    但是实际上更不靠谱。

    确实有不少企业会将企业开发账号往外租。

    但你要知道一般进行企业开发账号租赁的肯定不会只租给你一个人用。

    而租账号的其余人可未必都是想老老实实进行软件测试的。

    很可能是为了绕过AppStore的审核,想通过这一套机制进行不法应用的发布。

    如果和你共同租用同一企业开发账号的别的开发者通过该企业签名进行了违反相关法律法规软件的分发。

    事发之后,官方或者是平台方在打击这类软件的时候往往直接将该企业开发账号的企业签名废掉。

    这种情况下,你的软件使用了相同的企业签名。

    即便是你没进行任何违规活动,也会出现城门失火殃及池鱼这种。

    总之,到时候哭的地方都没有。

    而且即便一切进行都很顺利,涉及到这样一款具有很高价值的软件你却采用了别的企业签名。

    这行为跟引狼入室有什么区别?

    总之,低级失误能不犯就不犯。

    如此来看,相比于应用企业签名分发软件。

    似乎还是用个人开发者账号进行测试应用的分发适合林灰现在这种情况。

    不过老实说这两种方法林灰都不是太喜欢。

    除了这些方法之外,还有什么方法么?

    或许有人会奇怪,涉及到蘋/果开发账号里不是除了个人开发账号和企业开发账号之外还有公司开发账号么?

    为什么不考虑使用公司开发账号呢?

    涉及到应用分发的情况下蘋/果应用商店的公司/组织开发账号和个人开发账号一样鸡肋。

    都是只能进行一百次分发。

    说起来林灰过段时间倒是可以试着申请下公司开发账号。

    虽然公司账号在应用分发上很鸡肋。

    但公司开发账号涉及到具体开发的时候允许多人同时开发一款软件。

    这对以后一些需要协作搞定的项目无疑是很有帮助的。

    除了先前想到的几种思路之外,林灰暂时也没想到更好的思路。

    巧妇难为无米之炊,在TF跑偏的情况下,现在林灰也没什么太好的办法。

    比起考虑workflow这款,林灰觉得现在他更应该考虑的是应用上架之后的定价问题。

    前世workflow这款软件上架之后的定价是國内18元,海外定价是2.99美元。

    不过这个时空林灰并不打算延续之前的定价策略。

    涉及到workflow这款软件林灰明摆着就是捞一笔就走。

    因此定价一定要高一些。

    等等。

    想到更高的定价,林灰突然灵机一动。

    涉及到应用测试的话除了除了应用企业签名分发、TF签名、个人开发者账号分发之外。

    还有一种很奇葩的测试分发方式:

    ——利用兑换码分发测试软件来进行测试。

    当然这个时空的兑换码有别于TF上的兑换码。

    涉及到应用兑换码进行分发的话。

    一般cao作流程是:

    应用正常流程上架、然后给应用安排一段语焉不详的介绍。

    然后再设置一个足以让人退却的价格。

    有这样的价格存在多数普通软件消费者根本不会考虑到这种应用。

    这个时候完全可以进行测试。

    当然进行测试的时候也不需要开发者再额外花钱让内测人员花大价钱下载应用。

    只需要对内测人员进行兑换码的分发就可以了。

    之前林灰没想到这种方式并不怪林灰。

    因为一般来说很少有效率软件是用这种方式进行内测的。

    反倒是一些付费游戏经常利用兑换码来进行内测。

    现在突然想到这点,林灰越想越觉得有很大的可行性。

    不过这种方法在具体实现的时候还是需要一点点策略的。

    要考虑到有不明真相的用户不小心付费下载这种情况。

    因为哪怕价格定的再离谱简介再奇葩也会有可能有人不小心下载这个软件。

    为了避免一些不必要的泄密,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