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709章 钦天监黄道吉日 (第1/2页)
翌日。 一行人在别庄已经好些日子,便准备回城。 谢三爷有自己的事情要处理,自然也不能总在别庄。 且温六书院建造那边也得去看看。 一早起来之后,还未用过早膳,谢三爷便将要回去的消息了。 几个大人自是早就料到了,只两个孩子却是满脸的不舍。 早饭也不吃了,便手拉着手去与这几日交到的朋友道别。 因要回城,早膳用的比往日要早一些,得赶在气温还未升到最高时回到城内。 刚进城,便见李姑娘不知何时来了温府。 下了马车的温六见状,忙将人迎了进去。 “外头热,李姑娘喝点这凉茶如何?”凉茶内带着淡淡的中药味,不难闻,放了不少糖在里面,喝起来冰冰凉凉的,这个气正适合。 李姑娘端起茶杯轻啜一口,因这气有些浮躁的心,似乎也慢慢沉静下来。 “很好喝。” 温六笑了笑,“好喝女子却不能多喝,毕竟是凉性的东西。” “嗯,”李姑娘点头,放下手中的茶盏。 “今日来,是关于书院有些事想跟谢太太商讨一番。” “既如此,那我们去书房吧。”着温六将人往书房引。 前些时日,因温六要处理书院之事,谢金科便吩咐管家将重新开了一间书房出来。 这样温六若是有事要处理,且来客是女子,有自己的书房自然也方便不少。 二人进了书房之后,温六便问她关于书院的何事。 “也不是什么大事,”李姑娘笑了笑,“那日参加完你的生辰宴,回去之后便有不少太太姐们向我打听起书院的事情来,今日来,我便是想问问你,这书院的女学生,还有先生要怎么招收。招收条件又是什么。” 温六没成想她来是问这事,愣了一下之后笑道,“如今虽距离书院建成还有些时日,不过你的也对,这招收先生和学生的章程也是该定下来了。” 着便干脆让人将先前开设北辰书院时的那些留下来的章程设想都拿了过来。 京城到底与北地不同,许多方面都需要注意。 “按照谢太太的意思,这书院您打算不分班级?” “嗯,只按照年龄及入学成绩来定年级即可。”温六点头。 “如此一来,怕是会有许多世家贵女要打退堂鼓了。”李姑娘沉吟一下缓缓道。 “不打紧,若世家贵女不愿意,自有愿意入学之人。况且,许多世家贵女,怕是家中有了先生,也不需再入书院读书。”温六笑道。 如今她书院的名声已经有了,倒并不担心入学的学生,所以若真有那因此而不愿意入学的贵女们,她反倒觉得轻松许多。 俗话三个女人一台戏,到时大家身份各自不一,性子自然也不会都一样,同处一个班级,若不会出半点乱子,那是不可能的。 所以在书院开学前将这些规矩讲明白了,那些人若是愿意,那便参加入学考试,若是不愿意,自然也无人强求。 “谢太太如此行事的用意我明白,可有些时候,这些阶层若是分得不轻,怕是到时会生出不少乱子来。”李姑娘有些担心的道。 “我办书院的初心,便是想让这下女子皆能与男子一般,入书院,读书习字,习得一技之长,在这下能有自我容身的法子,不必事事依靠男子。所以这书院一开始的主要目标,其实并不是那些世家贵女。”温六没有将此事的太深。 到底李姑娘虽在京城贵女中行事有些特立独行,但与舒七姑姑还是不一样的。 她从接受的那些关于对女子的德行教导,便是有些不认同,潜移默化的阶级思想却是难以改变的。 “若是谢太太决意如此,那我也不好再多。今日回去之后,我会将此事传达给那些贵女太太们,到时她们到底作何决定,那便是她们自己的事情了。”李姑娘道。 “嗯,此事劳烦李姑娘费心了。” “谢太太客气,我与谢太太同在一条船上,自然该一条心才是,这些应酬不过事罢了。” 温六闻言,笑着将人送了出去。 等人走后,谢大太太便过来了。 手中端着芒种熬制的药膳汤。 见温六手上还在写写画画,将汤放下便道,“好了,刚回来便开始忙的不可开交,总要歇一歇。来,把这汤喝了吧,芒种刚熬好的。” “母亲,怎的还劳烦您给端过来了。”温六放下羽毛笔,伸手接了过来道。 “她们不好过来打扰你,便由我这个做婆婆的来了。”谢大太太道,“对了,那书院如今修建的如何了?” “地基应当是做的差不多了,怕是该上梁了。” “哎呀,既要上梁,那可得选个良辰吉日才是。既然这样,咱们明日不如去那青龙寺一趟,让寺里的方丈给算个好日子,再让工人们上梁。” 温六对这个不太懂,那日韩师傅虽了一句上梁要选个好日子,可她不过以为随便挑一个便好,哪里知道还要特地去请人算日子的。 “母亲,不用这般麻烦吧?” “怎么不用,你个傻孩子。这上梁之日,若是选的不好,日后房子修建出了问题怎么办?这个日子可不能马虎。除了选个黄道吉日,还得让人准备些糖果,鞭炮。那日府里还得设宴,请那些工人们在家中吃顿饭才校”谢大太太坐在温六旁边,开始计划上了书院上梁的事情。 温六见谢大太太这般重视的样子,自己也收了先前有些敷衍的态度。 “那明日我便与母亲一道去青龙寺吧,正好也去看一看东陵先生。” 从别庄带回来的那些新鲜的莲蓬、菱角,也要给东陵先生带些去才是。 “对对对,把金儿也叫上,好歹是他师父,总该多多去拜访才是。” 二人又了会话,管家过来找谢大太太有事,便离开了,书房内只剩温六一人,重又开始伏案书写。 到了下午。 日头正高,温度灼热,屋外蝉鸣声不绝。 暑气肆意,院子里的树,也被晒得蔫嗒嗒的没了精神。 院子里更是静悄悄一片,瞧不见下人走动的身影和话的喧闹声。 温六此时正歇午觉。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