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魏读书人_第八十九章:大型社死现场,许清宵入京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八十九章:大型社死现场,许清宵入京 (第3/5页)

是非非,也免得有朝一日,你踏入朝堂,懵懂无知,你可明白?”

    周凌一番话说的头头是道。

    在他眼中,许清宵如今可谓是名动天下,如今去了京城,也肯定是如鱼得水,但再怎么如鱼得水,也改变不了许清宵会遇到各类麻烦,而若是没有自己的亲信,怎么去做事?

    而陈星河早晚也要入朝堂,不说在朝中任官,最起码当个地方官没问题吧?早点去京城,早点熟络人脉,帮一帮许清宵也好,读书也罢,至少比云游四方要好万倍。

    否则的话,真去当官了,后面没点势力没点人脉,稍有不慎就是万丈深渊。

    别看周凌只是个夫子,可这几十年的经历,远足陈星河。

    的确,此话一说,陈星河有些沉默了,他细细想来,您还别说,还真可以啊。

    去京城备战科举,了解京城之事,若许清宵需要自己帮忙,自己就帮帮忙,若不需要自己认真读书,偶尔也结识一番京城的朋友,这样一来对自己的仕途,起到极好的作用。

    “多谢老师指点,学生明白了。”

    陈星河露出喜色,恍然大悟道。

    “恩,明白就好,那你接下来打算如何?”

    周凌捻了捻胡须问道。

    “这几日打算先入品吧,学生感觉快要突破了。”

    陈星河回答道。

    也就在此时,大门打开,是师娘回来了。

    “现在整个县里都在卖扇子书画,卖菜的人越来越少了,星河,师娘买的菜不多,你今天委屈一下。”

    师娘从大门走了进来,菜篓子里面没装什么东西。

    “师娘客气了,随意就好,随意就好。”

    陈星河倒无所谓,吃什么都还好。

    “行,你这孩子来之前也不说一声。”

    师娘点了点头,随后在堂内取些东西,便走了出去,将未洗好的衣服,继续揉搓。

    “方才说到哪里了?”

    周凌开口,怕陈星河提到自己洗衣的事情。

    “学生马上要入品了。”

    陈星河开口回答。

    “哦,其实星河啊,别看你师弟短短一个月左右,就已经晋升七品,但儒道这一脉,讲究的是厚积薄发。”

    “古往今来,也不是没有过一朝悟道之事,虽说万古不见其一,但无论如何还是有。”

    “你大器晚成,为师也是大器晚成,所以莫要因你师弟而心急,入品的事情,最好是等到最合适之时。”

    “你看为师,这么久都不入品,你不会以为,为师是入不了品吧?”

    周凌一本正经道。

    而陈星河点了点头,虽然感觉有点怪怪的,但听起来好像很有道理。

    “学生明白了,多谢老师赐教。”

    陈星河露出笑容,是啊,许清宵有许清宵自己的造化,而自己也有自己的造化,大器晚成嘛,大不了等一等,又不急于一时。

    “恩,总而言之,你我师徒二人,虽不说一定超越你师弟,但也绝对不弱于你师弟,对吧,哈哈哈哈哈!”

    “恩,师父所言极是。”

    陈星河点头附和,同时也发出笑声。

    然而就在此时,门外的师娘,冷不丁的开口。

    “两个没入品的人,在这里得意洋洋,不嫌丢人。”

    声音响起,堂内,莫名安静下来了。

    非静止画面。

    过了好一会,周凌起身,将房门关上,随后从堂后抱出一大叠书籍,看向陈星河道。

    “星河,这是为师写的育人经,请你做件事情。”

    周凌开口,又拿出笔墨来。

    “请老师吩咐。”

    陈星河点头。

    “是这样的,前些日子清宵来了一趟,我让他落名,毕竟过些日子为师要去各地讲课。”

    “这书要拿出去卖,一部分是落名版,清宵落了一百本,为师想了想觉得还是不够,所以让你来。”

    周凌说道。

    “哦,明白,我这几日也无事,正好帮老师落点名,回头一同随老师过去,到时候再去京城也不晚。”

    陈星河点了点头,同时心中有些感慨,还是自己老师好,让自己落名,也算是弘扬一下自己的名气,比起那个扇贩子,云泥之别啊。

    “好,不愧是为师的爱徒。”

    周凌满脸笑容,拿出一本小册,放在陈星河面前道。

    “你对着许清宵的名字仿一下,为师这两天一直仿,却仿不出这种稚嫩感,可能是为师落笔老道。”

    “你来仿仿看,别愣着啊,快点,快点。”

    周凌指着许清宵的落名,催促道。

    而陈星河却愣在原地。

    嘶!你让我仿师弟的名字?师父,你欺人太甚了吧?我陈星河哪点不如许清宵?

    “师父,你让我仿师弟的名,我不干。”

    “他许清宵是人,我陈星河也是人,他许清宵是你的学生,我陈星河也是你的学生.......但我陈星河尊师重道!”

    “师父,把戒尺收回,我写!”

    陈星河本来满腔愤怒,可看到周凌取出戒尺后,当下话锋一转,老老实实坐在桌前开始落名。

    此时此刻,陈星河心中无比憋屈。

    有朝一日龙得水,定要长江水倒流。

    念头过后,陈星河拿起书籍,递给周凌道。

    “师父,写好了,您看看可以吗?”

    ....

    对比周凌家中的热闹。

    此时此刻,京道上,却显得异常平静。

    千里马疾驰。

    躺在马车当中,望着一张张请帖,许清宵静静地思索一些事情。

    再有不到一天的时间,自己就要到京城了。

    去了京城,第一件事情不是面圣,毕竟面圣是需要等皇帝召见自己,自己主动过去肯定是不行的。

    所以第一件事情,就是去见各位国公。

    安国公、齐国公、信国公、李国公、还有徐国公,一共有五位国公邀请自己过去坐一坐。

    第一个肯定是要去安国公家中,毕竟安国公在朝堂帮了自己不少,无论出于任何目的,自己必须要过去感谢。

    齐国公和信国公,早些日子已经邀请过,这次又发来请帖,也不可能不去。

    至于李国公和徐国公,许清宵未曾接触任何,只是这次送来了帖子罢了。

    大魏王朝一共有九位国公,抛开最开始的六公,后面的三位国公,都是跟随武帝北伐赢得的地位。

    这三位国公分别是,卢国功,恒国公,越国公。

    也是这三位没有给自己发来请帖,没有发来请帖许清宵倒不觉得不受尊重,反而这是常态。

    再者若是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