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八十七章:文宫昭文,为许清宵立像,暗度陈仓,歹毒至极【为最单纯加更】 (第4/5页)
“而这件事情,他们的确有错在先,可错有如何?只要不是大错,就没有任何问题。” “用这种办法,将敌人逼进绝境,这才是真正的聪明人,总不至于说,让自己深陷绝境?” 安国公开口,一字一句,斥的这帮三代儿孙更加沉默了。 但他说的话,也没有一点错。 的确,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立场,许清宵有许清宵的立场,他安国公有他自己的立场。 帮你,或者是不帮你,看的是什么?看的是利益,朝堂之上,帮助许清宵,不是因为许清宵对自己有多重要。 而是借许清宵来打压这帮儒臣,至于许清宵如此大才,这算是无心插柳柳成荫,他展现出自己的实力,展现出自己的利益。 那自己可以结交许清宵,可以指点指点许清宵,因为许清宵未来可以给他这一脉带来好处。 仅此而已。 这天底下哪里有一眼的朋友?哪怕是男女之间,所谓的一见钟情,不过是觉得对方长相俊俏,或者长相俊美罢了。 朝堂当中,去谈朋友?去谈是非?去谈对错?这可笑吗?极度的可笑!甚至说极度的愚蠢。 为官者,不一定说非要不择手段,但一定要看清楚每一件事情,不要拿一些莫名其妙的东西来衡量。 因为很多事情,没有对错,只有立场与利益。 “爷爷教训的是,孙儿们明白了。” 待安国公训斥完众人之后,有人开口,低着头认错,其余人也跟着认错。 “父亲,您说这么多,那您的态度是什么?我等不碰许清宵吗?” 终于第二代有人开口,他们能够理解安国公的心思,可却不明白安国公到底是什么想法。 是帮许清宵呢?还是不帮许清宵呢? 安国公看了一眼对方,而后缓缓开口道。 “这件事情,已经被这帮儒生化解过去了,若是为父没有猜错的话。” “想来已经有人入宫去了,找陛下说情,大魏文宫可舍不得一个孙静安告老还乡。” “所以此事,到此为止,唯一麻烦的就是许清宵,他再一次陷入危机,不过好在他已经明意立言,寻常文人没有资格与他谈论什么。” “过些日子他肯定会来大魏京都,这样,景儿,你派人给我千里加急,备好一份贺礼,记住贺礼不要太多,就说是我给的。” “在邀请他到了京都,来我安国府坐一坐。” “许清宵是大才,可到底是个怎样的人,在没有见到之前,也不用想的太清楚。” “若他真的有能耐,老夫不建议将他拉来,大不了找个孙女嫁给他,联个姻就行了。” “若他只是有才无智,那就算了,就当做是萍水相逢一场。” 安国公说出自己的想法。 事情到了这里,已经算是彻底结束了,大魏文宫也承认了自己的错误,也惩罚了严磊,虽然做法让人觉得恶心,但站在大魏文宫的立场上,这是对的,而且是极对的事情。 能在朝廷待的人,没有一个蠢人,大家也不会就纠结什么,到此为止最好。 无非就是许清宵又面临着一个选择罢了。 但这些都不是什么重要的事情。 一切的一切,还是得等许清宵来了再说。 “明白了,父亲您的意思是,明日在朝堂上,不会去争了。” 对方点了点头,领悟其中意思。 但下一刻,安国公眉毛一竖,看着自己这个儿子道。 “谁说我不会争?” “我不但会争,我还要痛骂这群破儒,如此天赐良机,要是不骂,岂不是白白错失?” “这帮狗东西,阴险狡诈,把自己伪装成圣人,明明是自己输了,还非要说成是他们宽宏大量原谅许清宵?” “你看我明天上朝会不会喷这群狗东西。” 安国公骂道。 一直以来基本上都是儒官训斥他们这个不行那个不行,只要他们这群武官说错句话,就要被拿出来无限鞭尸。 如今好不容易有这个机会,他还不骂?留着过年? 众人:“......” 也就在此时,有家丁极速跑来,气喘吁吁道。 “老爷,老爷,刚才小的在外面看到好几个国公派人去购买礼物,一车车的拖走,说是给许清宵送礼去了。” 随着这声音响起,安国公不由顿时起身。 “好啊,这群王八蛋,早时还跟我,让我不要送礼,要摆一摆国公姿态,没想到一个个自己去送礼了?” “快,景儿,多去准备点礼物,给许清宵送过去,加快速度,用飞舟去送,别晚了这群老王八蛋。” 一听这话,安国公顿时懵了。 他刚才之所以这么说,完全是因为他与其他国公商谈好了,大家的意思就是说。 不要对许清宵太好,也不要送礼之类的,毕竟他是国公,大家都是有头有脸的官员。 许清宵再好能好到哪里去? 当时安国公还觉得很有道理,可还是留了个心眼,让自己儿子备一份礼物,不要太多,就当做是客气客气。 可没想到这群王八蛋居然背着自己,一个个自己抢先去送? 好啊,好啊,好啊,真是一群王八蛋啊。 安国公气到了,直接走出大门。 “爹,您去哪里?” “爷爷,您这是要去哪里?” 安国公头也不回道。 “去讲道理!” 声音响起,众人再次沉默,因为他们知道安国公的道理是怎么讲的。 与此同时。 南豫府。 待许清宵明意过后,所有百姓也皆然回去了,是许清宵主动开口,让众人回去。 自古以来,民变之事,可不是小事,不管你有什么理由,聚民众闹事,可都是砍头的大罪。 不过自己明意,再加上百姓们也没有闹事,而是聚集在一起,为他伸冤罢了。 以当今朝堂各种局势来看,不可能会做出太过于严法之事。 所以许清宵第一时间,让众人回去,也算是及时挽救,免得惹出更大的麻烦。 百姓们也十分听从许清宵所言,皆然回去,该如何就如何,但他们知道,皇帝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