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第四十二章 第一次失误 (第2/2页)
成不变,孟青善表示这次自己可以不赚钱。 不过要求他们务必回款要快,而且以后的白糖采购,希望这边先付一半货款,白糖运到远东港口之后,他们马上结清剩余货款。 这边的几家小头头肯定没意见,他们同样希望保证货物运到之后早点结清货款,因为货款结清后,他们就能收到自己额外的收入。 商议完白糖的事情,孟青善没有在苏联多呆,带着给哥嫂买的衣物乘机返回了华国。 虽然这次白酒的事情让他撞了一头包,不过他也看到了另外一个在苏联能赚钱的门路。 那就是服装。 在这几天里他转了不少商场,他发现这里的衣服普遍都贵。 特别是夹克运动鞋之类,更是普通衣服价格的好几倍。 这让他生出自己设计几款夹克,去自己粤省找做工好的服装厂,给他们下订单生产,然后自己往这边倒腾的想法。 运动鞋就没办法了,国内现在还没有像样的运动鞋生产线,这个暂时先不考虑。 这次回去的航班是直飞京城的,因为之前他就托人帮自己在京城找四合院。 上次在苏联跟自己哥哥通电话的时候,老哥告诉他这边已经有了四合院的消息。 下了飞机没顾上休息,孟青善就给这边的委托人打了电话,约好第二天去看房。 还别说,这边收集到买四合院的消息还真不少。 第二天看了五座四合院,三座院子因为太过破烂,属于民间大杂院毫无翻修价值,被他划掉。 剩下的两座院子是两家个人的,一家已经办好出国手续,家里留了一个人专门等着卖了房子直接走。 还有一家是正准备出国,卖房子主要是为了筹一部分出国费用。 已经全家办好出国手续只剩一个买房的那人,可能着急赶紧卖掉房子离开。 说话非常干脆,直接跟他亮了低价,用RMB买就是十万,能用米元就是一万八。 如今国内开始出国热,汇率虽然是五点多比一,可你拿着出国手续去银行兑换,只能兑换千来米元,想多弄点米元只能去黑市上换。 黑市上兑换就吓人了,一比八都是心善的。 孟青善看了那个两进的院子,面积不小,而且保存的非常好。 一进院子过了影壁东西各三间,南面大门旁边还有两间,估计过去是门房。 进去里边的院子,北房三间很宽敞,东西厢房各两间,南房两间。 东南边的厨房好像是后来改的,厕所在西南角,这玩意好像都在这个方位,老祖宗的说法,反正孟青善也不懂。 院里还种着不少花草,冬天叶子都掉完了,主人为了这些花草过冬,还特意修建过,看来这家的主人是个讲究的主。 这个院子一看就和别的小四合院不同,不光院子大一圈,房间也盖的比其他四合院的房子大不少。 留在这里卖房子的男主人姓刘,四十多岁戴个眼镜,衣着虽不是什么名牌,但也干净合体,是个注重生活品质的。 他对孟青善介绍说,这房子是他爷爷和老父亲两辈人攒钱在民国时期买下的,以前是个什么贝勒府。 闹腾的那几年这房子被充公,前些年才还给他们家,可惜老爷子已经不在了。 房子一应手续齐全,不是自己非要比别人卖的贵,是这院子是别的那些小四合院没法比的。 当初的贝勒府,选地儿就有讲究,地势高房子下面还建有排水暗渠,也就是现在的下水道,保证下大雨别的地方淹了这里没啥事。 听着这位老刘的介绍,孟青善也能听出他心中的不舍,不过人都跑国外了,再不舍得肯定也要舍了。 看了一圈,孟青善直接问:“这院子我很喜欢,真心想要,如果用米元一万五怎么样?” 大家都清楚黑市换米元一万五绝对超过十万RMB了,这老刘犹豫了半天: “说实话这房子如果不是我着急一家团聚,真不会这价给你。 好吧,只要你这边钱给清,咱们尽快办手续。”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