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106章 白船事件 (第1/2页)
,异时空建设手册 10月26日,清晨,6时27分,长崎。 长崎是东瀛九州岛西岸著名港市,长崎县首府。 长崎市位于东瀛的西端,与淞沪市相隔仅800公里,自古以来就是沟通神州大地与东瀛的桥梁。 长崎市是东瀛锁国时代少数对外开放的港口之一,是一个交通枢纽城市,殖民时期的欧洲强国,都是通过它与东瀛有了密切的往来。 在东瀛江户时代,这里是幕府政府的直辖地和大村、平户、岛原各诸侯的领地。 自古以来,这里就是东瀛的对外门户,与神州大地及欧洲国家等国交往频繁。 早在我国隋、唐时期,东瀛的遣隋使、遣唐使和学僧中的不少人就是从长崎起航到神州大地的。 到宋、明和清朝时期,东南沿海等省份大批商人到东瀛经商。 据史料记载,最多时曾达万人左右。 他们在长崎的平户、福江等地创建唐人町,成为神州子民集中居住的地方。 随之,神州大地和西洋文化也经过长崎传入东瀛,特别是神州大地文化给东瀛以深远的影响。 长崎人的一些风俗习惯、饮食文化及节日庆典等均源于神州大地。 清晨的长崎港内,码头工人如同往常一般,本万恶的老板给踢了起来,催去上工。 不过和以往相比,自戊申战争爆发以来,停靠长崎港的外国船只,也随之减少。 以前的络绎不绝,旌旗林立。 变成了如今的风平浪静,寥若晨星。 梨狸原上浦,38岁,一名长崎土生土长的长崎人。 在他16岁的那点,从他过世的父亲梨狸原上草那里继承了家业。 成为了长崎劳力株式会社社长,转职长崎港口码头劳力工作。 而如今,梨狸原上浦望着除了数十艘破渔船,空无一物的长崎海港,陷入了苦相冥思。 长崎原本在一个月前还能作为帝国和外界通商的重要海港,然而自戊申战争爆发后,这一切都变了。 留给长崎的,大抵只有海港内的这些个渔船了。 唯一令人欣慰的是,捕鲸业的发展,倒是勉强支撑起了长崎在帝国海产品上的一边江山。 此时的长崎劳力株式会社,只能接一下渔民们的搬运活路,来勉强维持一下生计。 就算如此,一个月下来,长崎劳力株式会社也陷入了亏损的状态。 如果现状无法改变的话,或许再过半年,长崎劳力株式会社就只能宣布破产了。 想到这里,梨狸原上浦就一阵愁容,父辈的心血,竟然毁在了自己的身上。 正当梨狸原上浦满面愁容之时,海面上忽然出现了大量的黑点。 港口中,更是有人喊道:“有船来了! 有船来了! 是船队! 是船队!!” 梨狸原上浦听闻立马拿起远望镜望了过去,嘴里数着数:“1、2、3、4、5……” 好家伙,这镜头下的黑点,至少有20艘的数量。 这数量放在长崎港,可是特大船队啊。 梨狸原上浦正愁没有生意可做,看着来船,顿时打气了精神。 “嚯”的一下冲出了办公室,冲着房间内的众社员喊道:“小的们! 有大业务来了! 20艘以上的大船队! 咱们饿了一个月有余,该上工了!! 都给我打气精神来,这趟业务,绝对不允许放过!!” 长崎劳力株式会社的社员们,在社长梨狸原上浦的动员下,乌泱泱的一片从会社里冲了出来。 此时的码头上,如同长崎劳力株式会社这样的劳力公司不在少数。 梨狸原上浦一看,好家伙,竞争对手也都来了。 不过这不用担心,梨狸原上浦有杀招。 “小的们!列队站好!!” “嗨!!” “嚯嚯嚯”的几声,长崎劳力株式会社的社员们顿时站成了两派,梨狸原上浦也跟着为众人打鸡血道:“是时候使出我们的必杀技了!” 说吧,便抽出一条写着“必胜”二字的白色头巾,绑在了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