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第三百五十五章 驶向深处 (第2/2页)
等离子体屏障可持续张开2小时31分钟的时间, 但考虑到,宇宙尘埃,在宇宙中并非是平均分布, 按照电磁膜检测触发的方式, 只要屏障触发器可以获得短暂的散热恢复, 防护时间将进一步的延长!” 听到这样的话,王猛终于松了一口气, 目前飞船也终于不用担忧,磨损问题了, 至少飞船速度达到500公里每秒前, 不用担心飞船因不断的摩擦而变黑的情况。 此时的他也终于可以短暂的休息一下, 他来到飞船头部的天文台, 打算看一看周围的天体, 可举目四望之下, 除了那颗已经变成星辰的,但依旧是整个星空中最亮的太阳, 他的周围已经没有任何大型的天体, 就算用上文望远镜, 有些天体已经看的不是很清楚。 王猛习惯性的将天文望远镜对准了蓝星, 在海王星轨道时还能看看到一些蓝星的大致星体样貌, 可此时,蓝星在天文望远镜中只是一个模糊的光斑, 见此,他也终于明白,自己距离蓝星实在是太远了。 “花神星,我们现在距离太阳多远了?” “飞船目前距离太阳为61.2天文单位!” “已经六十个天文单位了,难怪看不清。” 以前在蓝星上时,王猛无法理解天文单位这个概念, 但现在对于六十个天文单位是何种距离,他心中清楚的很, 火星与蓝星最近时大约是0.5个天文单位, 木星与太阳的平均距离是5个天文单位, 距离太阳最远的行星,海王星与太阳的平均距离是30个天文单位, 而如今他与太阳的距离超过了六十个单位, 这也就意味着, 他与海王星的距离,将超过蓝星与海王星的距离, 在这样的距离下,就算是大名鼎鼎,拍下许多壮丽宇宙景观的哈勃太空望远镜, 也无法在如此远的距离,看清一个对于宇宙尺度来说,不大的蓝星。 想到这里,王猛心中有些莫名的难受: “没想到我已经走了这么远!” 说话间,他cao作着太空望远镜,想要看一看周围有什么大的天体, 可除了,他离开没多久,距他六个天文单位的妊神星外, 其他大型的天体一个没有, 在远一点的, 也只能看到距离他26个天文单位的冥王星, 但此时的冥王星更加模糊。 这样的情况,也让他再一次体会到了太空的空荡。 也让他想到了一个问题, 按照现在的一些理论,越接近太阳系边缘,物质可能越稀疏, 遇到天体的几率也将越小, 若是真的航行数个月,也遇不到任何东西,而他只能困在飞船中, 那时的通信延迟也将达到很长的时间, 在这漆黑的宇宙中,与关在小黑屋,有什么区别, “要是能睡一觉便能到达比邻星就好了!” 想到这里,他默默的摇了摇头, 当然他也清楚,宇宙空荡也只是假说, 在离开太阳系后, 是不是真的什么都没有, 对于人类来说,依旧是一件不清楚的事情, 谁也不知道, 在太阳系与把比邻星,巴纳德星,这4到5个光年的范围内, 是不是存在有些流浪行星, 这些行星因为距离,恒星太远而没有光照可以反射, 没有办法通过星光直接观测到, 或者是因为行星内部活动彻底停止,核心的冷却, 而不在向外辐射能量, 无法被另一种,常规的射电天文红外观测方式观察到, 又或者是因为运动缓慢, 用于确定系外行星的引力扰动法,也不适合。 甚至因为,远离太阳系, 这片区域之内的行星,来回在太阳系和其他星系间摆动,像是摆渡船一样, 又或是围绕着两个星系做8形的运动, 有着极为恐怖的运转周期。 毕竟四到五光年的这片区域太过广阔, 在蓝星上可观测到的昴星团, 其13光年的范围便有着3000颗恒星, 如果换做太阳系与巴纳德星的这断距离, 可以轻易的挤得下超过1000颗恒星, 昴星团还是只是疏散星团, 在宇宙中还有有比疏散星团更为稠密的球状星团, 更重要的是, 随着这些年天文观测技术的进步, 天文学家发现, 星团在整个银河系中是一个很常见的现象, 反而像是太阳系这样的单恒星系统,似乎开始变得稀少起来。 而星团发现, 也证明了, 一个狭小的空间内,可以塞下不少的恒星, 天上同时出现十个太阳也不是什么稀奇的事情, 想到这些数据, 王猛在对比,太阳系外围的情况, 太阳系周围过于空荡, 这种空荡让他想到了, 森林中,那种人为清理出来的放火隔离带。 …… 空荡荡的太阳系边缘, 让王猛想到了许多事情, 随着他到达太阳系的边缘, 许多奇怪的想法也在他的脑海中回荡, 但无论脑袋中有多么烦乱的想法, 摆在前面的事情,他依旧需要去完成, 收拾了一下心情, 王猛也在乱想, 向花神星询问起了,接下来的目标, “还有多久才能到达塞德娜星?” “大约还需要106天的时间!” “先前发送的大型探测器,要用多久的时间达到,第三个坐标点区域!” “大约还需133天!” 听到这里,王猛点了点头, 他已经打算在塞德娜星稍作停留, 这样的时间刚刚好。 这时他又想起了对第二个坐标点的安排, “在到达预定释放,捕捉卫星的位置时,记得提醒我!” “明白!” 安排完此时,王猛又看了一眼,手中的信息面板, 飞船前往塞德娜星,要脱离预定的轨道, 与剩余三颗深空探测器的位置发生偏移, 如果到达塞德娜星时再进行发射, 会大大的增加捕获周期, 因此他花神星计算了一个最佳的时间路程, 根据计算结果,沿途释放捕捉卫星。 此时的他也只需等待时间的到来, “也不知道第二个任务,完成后系统会有何反应?” 就这样时间吗慢慢流逝, 直到地面的一封来信,这才打断了他按部就班的实验生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