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第二百零四章 一言不合就自删 (第2/2页)
王猛的通信,心中有一种莫名的感觉, 终于要离开了吗? 还有他要前往柯伊伯带附近,真的是为了几颗卫星吗? 据他所知, 对于王猛要捕捉即将离开太阳系那五颗卫星的说辞, 地面一开始的态度很警觉, 甚至担忧是不是王猛知道了什么,有外星人入侵太阳系之类的事情, 但后来根据专家的推断, 根据五颗卫星便确定人类位置的可能性并不大, 不说这五颗卫星足够的小, 光是这五颗卫星曾散发出电磁波, 便会遇到电磁信号有着明显衰弱的现象, 如果电磁信号没有衰弱,恐怕整个银河系,甚至整个宇宙都会充满声音, 甚至外星人发现蓝星的第一件事情, 便是让蓝星人将自由麦关一下。 但就算这样,也不能放松警惕, 纵使电磁信号被发现的几率并不大, 可五颗卫星上携带的另一种东西,比电磁信号更明显。 那便是作为核电池发电物质的钚元素, 作为一种高能辐射物质,其半衰期很长, 时时刻刻的向着周围散发高能粒子, 如果还在太阳系内侧, 有太阳这个巨大的核聚变大球的掩饰,这点辐射量算不得什么, 可其中最远的旅行者号,已经离开了柯伊伯带, 飞入了理论中的奥尔特云虚空, 在那种情况下,只有钚元素还在反应, 其泄露的高能辐射, 在那漆黑的虚空中,如同灯塔一样明显。 …… 当然关于这种想法,只是地面的一种设想, 说不定旅行者号的核电池隔离层, 经过五十年的时间就和新的一样,没有一丝泄露的可能。 而能到达太阳系的外星文明, 既没有接收衰弱电磁波的能力,也没有检测高能粒子的技术。 可惜这一切都是猜测, 而这次高宇驰到达火星的任务之一, 便是与王猛接触, 而接触中最重要的部分便是向他询问, 为何要捕捉这五颗卫星, 以及与其相关的外星人事件, 虽然可以通过通信进行交流, 但当面谈和线上交流完全是两回事, 面谈对于地面来说得到的信息也将更多。 可惜等他来到火星时,王猛已经升天, 而他也忙碌地下基地的事情, 等忙的差不多了,竟然又得到了王猛要离开的消息, “王猛,不知道你的立场在哪里?” 不过看着面前这如同地下城一样的基地, 他还是将心中的担忧隐去。 而就在这时,他的耳麦中响起了队友的声音: “高队,地面向我们布置了新任务!” “请到中微子通信室内!” “收到!” 听到队友的呼叫,高宇驰带着自己的三名队员,回到了上方坑洞, 来到了放置中微子通信装置的舱室中, 此时留守在通信装置前的队友已经将地面的任务整理了出来, 传输到了便携式平板上, 而后交给了到来的高宇驰, 高宇驰接过平板,翻看着上面的内容, 心中有了些许的波动: “有机物,生命迹象?” 认真仔细的看完地面的任务说明, 高宇驰这才明白怎么一回事, 前段时间,王猛送回蓝星的样本终于分析出了一些结果, 而对于这样的奇怪的结果,地面难以相信, 其中一部样品中,有含有碳铁化合物的有机物, 对于有机物的出现,地面并不感到惊讶, 早在几年前,合众鹰国的火星车便在火星古老河床上发现了有机物的痕迹。 因此发现有机物,只是一个正常的现象, 真正让地面赶到惊讶的是, 地面在王猛送回的一些岩石样本中发现了煤炭的存在, 要知道按照现在的地质学理论, 煤炭的形成与植物密不可分, 如果在火星上发现煤炭这种物质,那是不是就意味着, 在火星远古时期存在过大量的植物。 但对于这种猜想,有些专家也提出了反对意见, 毕竟根据推算,以太阳的质量, 他最终会核聚变到碳的程度, 那总不能说,太阳上存在过大量的植物吧? 人类科技发展到如今程度,已经推翻了许多可认识, 比如说天然气,一开始人类认为这种物质与远古生物死亡分解产生的大量气体有关, 后带来发明的沼气池也确实证明了这一点, 可随着深空探测飞过土星的几个卫星, 人类惊讶的发现,在其中的一颗卫星上竟然有着液态的海洋, 甚至高清摄像机看到了海浪冲击海岸留下的痕迹, 在那样低于零下100度的环境中, 那明显就不是由液态水组成的海洋。 根据深空探测器身上自带的光谱分析仪, 人类很快便知道了那是什么液体, 根据检测,其主要成分为甲烷,也就是天然气的主要成分之一。 对于这样的发现, 一下便打破了人类的固有认知, 天然气除了生物成外,竟然还有其他形成方式, 那石油甚至是煤炭,有没有其他的形成因素,也引起了地质学家的思考。 而如今在火星上, 发现了与煤炭类似的物质, 其是否有其他的形成原因。 毕竟火星大气的主要成分便是二氧化碳, 如果发现一种新的煤炭构造方式,那对于人类现如的格局将有着很大的改变。 而高宇驰现在的任务,便是寻找煤炭存储的地点。 “关于这件事情,还需要咨询王猛!” …… 此时火星外太空, 随着一个个推进器的启动, 加之矢量推进的方向改变, 王猛环绕火星的轨道变的越来越大。 当然有如此多的推进器情况下, 他也不需要凭借火星的引力将自己給甩出去。 直接飞离火星轨道, 然而根据地面的计算, 环绕火星轨道加速,在借助火星引力离开火星, 所用的时间,以及最后的速度, 远远要比直接飞离火星轨道要快上许多。 面对更好的方案,他自然是要听取地面的建议。 此刻环绕火星已经进入了最后一圈, 悬窗中的火星也比之前小了许多, 下一刻, 飞船脱离火星引力正式飞向太空, 而望着茫茫的星空, 他接下来将面对什么样的世界。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