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第172章 怨怼 (第1/1页)
第172章怨怼 听到这里,谢丕也明白了,想来让他知道这些,也是为了日后教导太子。 老太爷沉吟着,“短时日内,安化王不会有异动,如今皇上正值壮年,安化王又是才袭爵,底下的人还未处理妥当,不会做没把握的事情。” 谢迁闻言,想了想,是这么个理儿。 只是,就怕后头不安分啊! “目前只能收集些证据,透露给安化王知晓,让他明白,想要他命的可不止皇上一人。” “您这是打算……”谢迁想着,道:“将所有人都拖下水?” 老太爷意外地看了眼谢迁,倒是不笨,这么快便明白了他的意思。 只有将所有人都拖下水,让安化王恨上他们,防备他们,这才能令他孤立无援。 届时,若真有个什么,也好对准他收拾。 “那,没有证据的……” “没有证据就捏造证据,安化王自认为聪明一世,除了自己,定不会信任其他人。” 是以,只要有证据,他都会怀疑,无论其真假! 这也是皇室的通病! 多疑! 谢迁被这一番整得连连感叹,难怪当初朝中无一人是崔老先生的对手。 如此阴险,谁对上能讨得了好? 想着,他看了眼自家儿子,学到了? 谢丕正神思飘远,思索着。 不久,谢迁便告辞了,还有许多事得处理,耽搁不得。 连儿子也没来得及多问几句。 老太爷察觉到藩王心思,已经不是一日两日了,只是没想到问题会如此大。 “往后辅佐太子,你也要多当心才是。”他对谢丕说道。 如今局势尚不明了,但藩王之事,却是可以肯定的。 谢丕年纪还轻,做事恐怕多有年轻人的锐气,保不准藩王就会从他和太子身上下手。 “学生明白!”谢丕应道。 老太爷没提先前那几个人的事,但谢丕知道他想说的什么。 自然不会让自个儿陷入危险当中。 准备回去给太子理理藩王的事,十二岁了,也该知晓些来着。 待回到书房,却见影子都没一个,谢丕登时沉了脸。 池塘上,太子带着锦衣卫凿冰,一旁的篓子里已经多了几条鱼。 养了一个冬天儿,自然够肥了。 待他装了一篓子,将鱼扔给崔九贞,这才又回了书房。 里头,谢丕已经等了许久,太子眼珠一转,道:“先生,大姑娘说晚上想炖锅鱼汤给咱们补补,这不,孤弄了好些鱼过去也不知够不够。” 他皱眉思索着,余光却是盯着谢丕。 这般拙劣的演技,任谁看不出来? 可谢丕却是没有拆穿他,只道:“殿下,这几日,咱们来讲讲太祖!” “太祖?”太子来了兴致,自己崇拜,想要的不就是跟太祖一般么! 于是乎,他立即坐好等着。 见此,谢丕说道起来,从太祖打天下一直说到成祖起兵造反。 可谓是直言不讳。 太子听得津津有味,在他眼中,成祖做的并无不对,皇位能者居之,成王败寇。 太祖,成祖都是极为英勇之人。 谢丕看着太子,“殿下,若有朝一日,藩王想要造反,您和皇上又会如何呢?” “嗯?”太子皱着两道浓密的眉毛,“朝中并未亏待藩王,如今好吃好喝地养着他们,也未削藩,将他们贬为庶人,他们为何要造反?” “因为权利!”谢丕低头看着他,目光幽深。 太子太年幼,尚不知权利有多动人心,为了权利人又能做到何种程度。 如今,也该是让他知晓了。 宁王与安化王之事,他都一一掰开了来说,太子其实并不笨,相反很聪明,只是平日里不用在“正途”上罢了。 这会儿听着谢丕讲解,也是明白了其中道理。 “他们若安分,父皇自然不会收拾他们,孤也是,若不安分,父皇与孤都不会手下留情!” 谢丕点头,“妇人之仁要不得,但,也不可滥杀无辜。” 太子随意应下,“孤有数。” 眼见着天色已晚,有小厮来禀报,正厅里摆了饭。 太子立即起身,双眼亮晶晶的,“先生赶紧走吧!定是大姑娘做好了饭。” 谢丕只好跟上。 正厅里,鱼汤的香味直飘到了外头,一大锅浓白的鱼汤,配着几个酱菜,看的人口中生津。 老太爷已经坐下,崔九贞亲自摆着碗筷,瞧见他们,嗔了一眼,“吃个饭还要人请。” 太子脸皮厚,就跟没听见一样,净了手就端起碗筷吃起来。 “喔,好吃。” 这么个天儿,一碗米饭,配着浓香热乎的鱼汤,谁不能吃个两大碗? 至于藩王的事儿,他早就抛之脑后了。 隔日,崔九贞日上三竿才起,眼见着到了二月里,竟是也不见回暖,害得她每次都起不来早。 正梳洗着,如云从外头进来,驱了一身寒气,到崔九贞身边禀报着,“……浆洗房的管事mama说了,那芙儿今日得了假便出府去了,说是要买些针线来用。” “出府了?”崔九贞扬眉,扔下洗脸的巾帕,坐到梳妆台前。 “是,管事mama已经派了机灵的丫头跟着。” 崔九贞点点头,任由玉烟替她梳发,镜子里,佳人如玉。 …… 城内南街的茶馆里,芙儿悄悄从后门进来,走到一间雅间前敲了敲门,不一会儿,便有人来放了她进去。 已经粗糙不少的芙儿朝坐在正中的人跪下,行了个礼,“奴婢,见过二小姐!” “我已经不是什么二小姐了。” 崔元淑摘下幕离,露出那张比前些日子总算丰腴了些许的脸来。 芙儿抬头看了眼,只觉得恍然如世。 比起崔九贞,自然是崔元淑长得更像夫人些。 她眼中模糊一瞬,又强自冷静下来。 “不知二……您找奴婢,有何吩咐?奴婢如今已是无用之人,帮不了您什么了。” 她不是没有怨言的,当初差点儿死在夫人手里,如今能苟活,也是崔九贞手下留情了。 崔元淑并未在意她话间的怨怼,起身走向她,“母亲好容易才把你留下,你就如此不珍惜机会?” 芙儿愣住了,“您说什么,夫人她……把我留下?” 这话是何意?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