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第二百五十四章 农历比公历更先进 (第1/1页)
我种地种成了世界首富正文第二百五十四章农历比公历更先进利用系统来针对境外资本财团。 完全可以说是降维打击。 就如同三体中的智子,彻底锁死了地球的科技。 这点上,三级的系统,已然能够做到。 “恐怕至少要研究半年的世界,他们才能发现进入了死胡同。” “就让他们的钱,燃烧去吧。” 林一南觉得这没什么不妥。 毕竟是系统出产的种子,他想怎么搞,就怎么搞。 至于所需要的花费。 对于他而言,简直就是小意思。 好歹。 现在他也是身价千亿的大佬! “距离境内的首富,大概还差三年的时间。” 林一南算了算,发现尚且还是有些距离的。 毕竟人家累计了一辈子。 而林南,收获速度显然要比他们快的多的多。 “不过,具体也不能这样来算。” “也不知道是否会有些任务,能够进行加速。” 林一南暗自想着。 觉得系统触发的任务,多少还是要给些经验啥的。 哪怕…… 这种经验相当的少。 然而,这终究只是设想。 封死了境外的技术,林一南再次关注起自己的一亩三分地。 当然,这囊括了大山。 可以说,这座连绵不绝的大山,属于自然保护区。 他并没有走在山林中,而是在办公中观望。 “山中,应该有很多上了年费的老药,至少有几百年的历史。” 这种无比精细的地图下,他看到了很多。 可以说,这基本上就是一座宝山。 好在被保护的很好,没人愿意来。 生态自然没有遭受到任何破坏。 “这里面,上千年的植物,竟然随处可见。” “里面居住的动物数量不在少数。” “那么注定会有无比充足的食物。” “恐怕,都是因为外界动物很难拥有生存空间,所以最终才都会挤在这老林子中,他们适应这样的生活。” “好在,这里的生态,还维系着平衡。” “可惜,系统没有组织这些动物祸害庄稼的能力。” “或者说……” “这种简单的功能,系统压根就不屑有吧。” 林一南觉得预防野兽这事儿其实一点都不难。 只需要等到智能机器人彻底投入使用,一切问题,就自然而然的解决了。 “倒是这些学生们,很有想法。” “竟然将机器人做成了女性的样子。” “有些累赘。” 对此,他有些无语了。 机器人这种东西,不是中性点就好? 种地的,搞出女性化,是为了好看吗? 林一南简直无力吐槽。 “可能是那些搞技术的,在无聊的时候作的消遣吧。” “就是这机器人前xio g部分,貌似不是刻意做出来的,而是拥有真正的能力。” “竟然安置了雷达组。” 林一南彻底服了。 觉得这些学生们脑洞很强。 他给予的图纸,应该是被修改了。 可以说,这版机器人,跟他原版的,终究有所差距。 但好在,这机器人劳作之后,可以直接干一白天的活。 至于到了晚上…… 直接没电停机了! “若是能将隔空输电塔通上电,应该就能二十四小时无休息的劳作了。” “甚至就连风雨,都无法阻止。” “至于这种停歇,应该是隔空充电塔,还有些问题。” 他的看过很多次图纸,对于这东西有着深刻的理解。 甚至,如果他愿意,通过系统地图,可以清晰的看到上面的所有零件。 这也再次证明这系统地图的恐怖之处。 但很快,他就也发现了副作用。 “用的久了,脑袋变得有些昏呼呼的。” 最终,他彻底闭上了眼睛,推出了系统界面。 这种眩晕,跟看电脑、看手机的时间看多了一样。 当然,也有地图过于真实,总会让他分不清真实还是虚拟。 “要用的久了,搞不好我会误以为自己是神,活在那个虚拟的空间中。” 林一南还是能够拎得清现实跟虚拟的。 好在,他的体魄很强大,休息了半个小时,基本上就已经彻底恢复了。 而他,则来到了小院的中间,那座古香古色的院落中,空气中你瞒着充满悠长的檀香味,这种味道很浓厚,可以很好的避免小虫子飞过来叮咬。 事实上,在拥有了千年银杏树后。 这座宅院内,就已经很少见到蚊虫了。 甚至就连地上的蚂蚁,都已经相当的少见了。 这跟周围的环境改变了有关。 毕竟银杏树是有微弱毒素的。 对于这些小型生物,并没有那么的友好。 故此,林南坐在摇椅上,感受下温老与苏老的退休生活。 实在…… 太腐败了。 很快,他就看到温老带着茶杯走了出来,躺在旁边的摇椅中。 “这都过惊蛰了,不去地里转转?” 农研人,习惯用古老的农历来计算。 因为传统农历,不单单是纯粹用来计时的。 还蕴含着万物的生长规律! 气候变化等等,在农历上,都有着很明显的体现。 这也大体体现了先人的智慧。 事实上,论先进性,农历要比公历更加先进。 主要原因就是参考量不同。 公历一年三百六十五天,是以绕太阳公转为参考对象。 至于农历,则是以太阳系在于宇宙多个星系间的位置,来判断时间。 囊括的范围,要广泛的太多。 另外,在天文学上,最先进的依旧是境内。 其根本原因,就是在过去的几千年时间里,唯有华夏拥有完整的天文记录资料。 在天文的研究上,至少领先西方两千年! 至于惊蛰,指的就是地里的小虫子开始复苏。 气候自当没有以往那么寒冷了。 “土地虽说已经收获了,但已经种很久了,需要休养休养。” “等到了谷雨时,再种植也不迟。” 林一南观望了下天气,觉得那个气候,应当才是最好的。 现在,最要做的,还是让江南农大做好适当的规划。 毕竟…… 几千亩地的,每片区域都做好处理,至少,他培育出来的东西,应当分开来种。 事实上,江南农大大致应该早就有了规划。 对此,基本上也不用担心。 而目前来说,唯一要做的。 就是将江南农大的科研系统,彻底升级。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