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第五十八章 几万一两的茶,配不上这山泉水 (第1/1页)
我种地种成了世界首富正文第五十八章几万一两的茶,配不上这山泉水这条道路的修建,比预计的时间还要久些。 足足耗费了接近三个月! 光是隧道,就通了三座。 但耗资上,却并没有上亿。 八千多万。 近乎成本价了。 虽说只是双向车道,但对于这条山村来说,已经足够了! 道路两侧,原本打算安放路灯的。 但在林一南的建议下,却停下了。 “到了晚上,没有人会出村子。” “可以节省些电力资源。” “树倒是可以多种些。” “隧道里的路灯,竟然是感应式的,这的确很厉害。” 林一南没想到科技发展到了这一地步。 毫无疑问,这条路并不会通过太多的车! 也就是平时村里人用于出去采购。 可对于村里人来说,一辈子都没离开过这山沟沟。 再加上年纪大了,也不愿意去县里! 用的最多的,可能就是江南农业大学的那些教授,来这里进行试验实习。 如果隧道里的灯一直开着,相当耗电。 故而感应式的灯光,反而更好些。 只要有车进入隧道,灯就亮,没有车,则就是暗着的。 “电力,信号基站,多久能接进来?” 林一南出口询问。 回答他的却是秦父。 “我询问过了,道路边修的时候,便开始接通电力了。” “最多三天,村里便能户户通电!” “信号基站则要慢点,可能需要半个月,毕竟道路还要养护段时间。” 林一南完全清楚。 从今往后,这座古香古色的村落,也通了现代化的设备。 只要有电有信号,一切都好说。 自己也不用惦记卫星信号的设备了。 至于电缆这种东西,由于走地下,也不会影响到村子的观瞻。 “村子一期改建计划,也开施展了。” 林一南也开始琢磨了起来。 山村不大,累计也就十四处院子。 其中以林一南所居的院子最大,足有三进,村长家的两进。 剩下的单独院落十二处,剩下的,都是单独屋舍的坐落,占地面积极小。 故而整体看来,村子根本不大。 “全都按照最好的修建吧。” “另外采购些硬质木材,为村民修建房屋,引入自来水,引入下水道。” 林一南准备将这座明清古村,彻底建设成现代化的村落。 但秦父却彻底急了。 “不行!” “不能破坏村子里的样貌。” “那简直就是亵渎。” “这种明清时期的古村落,一旦破坏掉,就再也看不到了。” 林一南微微愣住。 “那你说怎么办?” “我愿意出钱修建更好的屋子,如果有居民愿意的话,可以用来交换,留下的房子修缮后保护起来,不破坏任何风貌。” 林一南嘴角抽了抽。 显然,秦父不想破坏这里的样子。 这种拥有厚重历史感的地方,蕴含的意义是难以想象的。 林一南也觉得秦父说的完全没错。 但村子里的事情,林一南不想别人插手。 “不用你出钱了,我出钱来弄。” “年纪太大的,腿脚不方便的,尽量都去新修的村落住。” “空出的房舍,尽量还原明清风貌,彻底保护下来。” “这些全凭自愿,毕竟如果房舍没人住了,很难长久维护下来。” 秦父觉得也完全没问题。 最终,林一南找到了杨村长,进行了商议。 对此,杨村长完全没有任何异议。 明清风貌的村子的确够古老。 但有的房子甚至都会漏风。 能有更好的地方住,村民也相当愿意。 由于青山村位于山腰处,搬迁选址则放在了山脚下。 “这些农学博士们的实验室,也会设立在山脚下,方便他们进行试验。” 事情很快就确定好了。 至于所谓的山脚下,实际上却也并不低。 离得也并不算远,彼此也算有个照应。 当然,事情既然敲定了下来,那么村中修缮的事情,基本上都是杨村长跟秦父管了。 最主要的自然还是秦父。 他对历史感的追求,简直到了种病态的地步。 林一南也没有想到,他还真的说退休就退休了!甚至还琢磨在村里弄个房子修缮下,就在这住着了。 可能主要还是为了守着林一南家中的紫檀建筑。 当然…… 村长家的建筑,有部分是黄花梨的。 部分居民家的建筑,也都是名贵的木材。 原因可能是,普通的木头再怎么保养,也无法放置几百年的时间。 最终能留下来的,自然都是相当珍贵的材质。 至于村子的价值,林一南无法估量。 “古老的东西要保存住,现代的东西也不能缺失。” “家里的东西,该通电通电,该接水接水。” “山顶上有泉眼,水质甘甜,正好利用水管全都接过来,当做饮用水。” “连过滤都不需要。” 林一南琢磨下说了句。 这听得秦父相当羡慕。 “奢侈,太奢侈了。” “城里的人根本无法想象这些。” “那座泉水泡茶喝的味道好到不能再好。” “天下一绝。” 秦父回味着泉水的味道,只觉得口感还想再喝些。 茶是几万块一两的茶,尤觉得配不上这泉水。 “下次要不弄点武夷大红袍,御前八颗龙井茶?” 秦父有些心动了。 这些茶叶,可都是有市无价的。 放在古代,更是特供给皇帝的。 当然,皇帝能不能喝到真的,那就难说了…… 但也足见这些茶叶的珍贵。 只是,当秦父跟林一南来到温老面前,看到林一南大口大口的灌着茶水后,只觉得心都在滴血。 “这是武夷山大红袍?怎么能这么喝?” 林一南放下茶壶,有些发愣。 “在给你冲一壶?” 秦父顿时脸色抽搐。 “这东西能论壶来?” 温老倒是笑眯眯道:“没想到你也懂茶,那些学生说是武夷山母树上来的,有350年的树龄的古茶树,学生送了我几斤,我看林小友喜欢,就给他带了过来。” 林一南点了点头。 “这茶水的确解渴。” 秦父听得差点没抽过去。 母树大红袍,竟然有一斤? 这大红袍一克就得上万块钱! 一斤足有五百万! 还足足有几斤? 这年头的教授,都这么有钱了吗?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