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第三十七章 岐山决战 (第1/1页)
刘义真看着地图,但暂时没有说出口。 金锁关那地方太险,成功的概率和邓艾的偷渡阴平差不多,只能当做最后的杀手锏。 兵法,正合奇胜。 这句话的意思不是说要靠奇谋来决定战争的胜利。 魏武帝曹cao就曾在《孙子兵法》的这句话中批注“先出合战为正,后出为奇”。 只有后出的奇招才能致胜。 先出奇招,那叫歪门邪道! 最终在刘义真的提议下王镇恶打算试一试,给北魏发了一封信,邀请他们共同攻打赫连勃勃。 但外人终究是外人。 北魏只能当一步局外招。 要是真的只想依靠别人,那怎么死的都不知道。 “人事已尽,只待天命。” 能做的部署已经都做了,之后的事情就要看谁的反应更快,谁的能力更强,还有谁的运气更好了。 第二日,傅弘之领兵从略阳赶来。 第三日,毛德祖带着咸阳之兵赶来。 至此,关中晋军全员集结完毕。 因为王镇恶还在诈死状态,他活着的消息只有少数几名晋军高层知道,所以现在的晋军总指挥还是刘义真。 刘义真先是命令身在长安的王修加班搞出来一万套素缟。 做戏就要做全套。 王康的尸身被拉到京兆旁的王家祖坟安葬,但刘义真还是在刘回堡为其修了一座衣冠冢。 无他。 葬回王家祖坟是魂归故里。 立碑战死之地是军人荣耀。 英雄,不该被遗忘,而是受后人铭记。 事了后刘义真让士卒做了许许多多长相奇怪的拒马。 现在使用的拒马就是简单的将木柱交叉固定成架子,然后在架子上镶嵌带刃带刺之类的尖锐物。 可刘义真让人制作的却是拒马枪。 制作很简单,就是把三支枪捆在一起然后扎在一根圆木上。 这玩意被发明出来的时间就是在饱受骑兵摧残的赵宋。 要说先进也没多先进,但是运输很方便,比原版用木头做出来的“鹿角”型拒马要轻便很多。 之后刘义真又让人将武器的握柄加长了几分,或者干脆在木棒上绑上一柄镰刀,如此一把简易的镰钩枪就做了出来。 也就现在没有造火炮的条件,不然刘义真绝对要搞出来把这支军队武装到牙齿。 除了这些从后世拿出来的先进玩意,晋军便只有一个任务。 那就是尽可能的制造战车。 这玩意是步兵对战骑兵最大的依仗。 无论是吊打匈奴的卫青还是后来抵御金军的岳飞,用步兵去和骑兵打那都是要大量的战车来当挡板的。 甚至就在前不久,刘裕对抗北魏用的“却月阵”也是用到了战车。 没有战车,就和现代化部队中没有装甲部队一样,和敌军一碰就是用命在填。 又过了几天,晋军这边的准备已经差不多。 而那边的赫连勃勃显然也是等的不耐烦。 有时候站在刘回堡望都能看见外面有胡夏骑兵在跑马,着实让人气愤。 “可以出兵了。” 刘义真不希望胡夏对关中百姓造成太大伤害。 再这么缩在刘回堡内整个渭河北岸会成为赫连勃勃的马场。 晋军在龟缩了一阵后终于是向岐山方向进军。 听闻晋军出兵,赫连勃勃那边也有了动静。 因为岐山离刘回堡足有两百里,晋军走也要走个几天,这几天的路程赫连勃勃自然是要利用好。 骑兵之所以能吊打步兵,不是因为其冲锋起来的威力。 而是它超越人力的机动性。 骑兵,说白了就是流氓兵种。 靠着强机动性这边摸你一下,那边舔你一口,格外恶心。 赫连勃勃让骑兵在路上sao扰晋军。 但和以往不同的是,这次的胡夏骑兵没占到任何便宜,反而自己损失了一些人马。 等到赫连勃勃问责,胡夏骑兵将领也很无辜。 “单于,不是我们没有行动,而是这次的晋军,太恶心人了!” 一问才知道,原来是晋军此次行军格外的慢。 以前晋军一天走个五十里。 甚至在强行军状态下能走一百里。 可现在这个数字是多少? 二十里! 带兵sao扰的胡夏将领都很想揪住晋军主帅的领子问:“你丫的是王八吗走那么慢?” 慢是慢,但晋军的安全得到了保障。 战车都护在晋军左右,等胡夏骑兵靠近后晋军就果断拿出之前制作好的拒马枪抵御胡夏骑兵,搞得一直无往不利的胡夏骑兵破口大骂。 赫连勃勃听完下属的汇报,不由的看着手掌中的一枚金印。 那是他的傻大儿被骗到长安的“礼物”。 刘义真的桂阳公金印。 此时的他已经知道了那天挑衅他的少年正是刘义真,刘裕留在关中的那个二儿子。 “本以为那天他不知死活的追上来是个愣头愣脑的傻小子,但现在看来也不尽然。” 握住金印,赫连勃勃躺在自己最爱的那张虎皮大椅上闭目养神。 刘义真? 没必要在意。 连王镇恶都死在朕的手里。 连刘裕都不敢和朕正面相对,何况刘裕的儿子? 其实在射杀王镇恶的那一刻,赫连勃勃就觉得战争已经结束了。 现在他要做的,就是给自己这足以载入史册的壮举花上一个句号。 “把骑兵都撤回来吧。” “胜利终究是属于我们,那个叫刘义真的小家伙根本翻不了天。” 突然,赫连勃勃似乎起了校考的心思。 他询问起一旁的赫连璝和赫连昌。 “等朕俘获了那刘裕稚子刘义真,你们说说该如何处置?” 赫连璝在刘义真手里吃过亏,对刘义真自然是恨极:“父皇,儿臣以为那刘义真屡次抵御天威,乃是恶贼!待捉到他后一定要狠狠折磨一顿然后用他的头颅做酒器!” “大哥不可。” 赫连昌保持着大哥说什么我就反着说的念头,直接反驳道:“那刘义真乃刘裕之子,杀了他势必会让刘裕暴怒,得不偿失。还不如让他回去,也能给南人一个台阶下。” 赫连璝瞪着赫连昌,要不是赫连勃勃在这他都想上去给赫连昌两脚。 哥哥说话,你做弟弟的老是和我唱反调,是生怕别人不知道你要和我抢位子吗? 而赫连勃勃也不想看自己两个儿子撕逼,摆摆手让两人退下。 “太子空有勇气而无智谋,实非良主。” “昌儿倒是想的比较多...” 二人走后赫连勃勃眼中才露出思索的神色。 “传令下去,分出五千兵马交由赫连昌,让他压阵。” “太子赫连璝就让他留在中军,不可轻易走动。” 两道命令传下去,自然惹得一些胡夏将领人心浮动,惹得原本平静的胡夏大军地下暗流涌动。 此时晋军在刘义真指挥的龟速下也逼近了岐山,在离赫连勃勃处二十里外开始修筑大营。 这一刻,两支大军终于要在此做一个了断。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