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25章 常山赵子龙在此! (第3/5页)
葬送掉,再二次动员出来的兵力,哪怕数量更多,最多也只是二线部队,甚至还少不了有大量的杂兵充数。 这样的部队,人数再多,战斗力也未必能强到哪去。 秦霄命令张辽继续进兵,攻略整个荆州,同时又向后方发了调令,除了必要的边境守军之外,将全部兵力集结起来南下,准备对袁术开战。 从关中、凉州、中原等各地凑一凑,秦霄还能凑出大约十几万兵力来。 若是削弱边境的防御力量,这个数字还能更多。 但考虑到北方的威胁,秦霄并没有这么做。 十几万大军,打一个元气大伤的袁术,已经足够了。 何况岳飞和张辽在完成了各自的任务之后,也会从两侧向袁术的地盘发起进攻。 不过,就在准备出兵之前,两条消息,先后传递到秦霄这里。 一个消息来自于岳飞。 他在进兵徐州的时候,沛国谯县有一批“山民”投奔。 沛国属豫州,但并非秦霄控制的地盘,而是在刘备的掌控之中。 刘备战败之后,这里自然而然要被秦霄接管。 说是山民,实际上人人全副武装,虽然比不上背嵬军精锐,但也不比一般的四阶士兵差到哪去。 只是人数少了点,堪堪只有千人出头。 一千人,自然不值得岳飞重视。 让他专门提起这件事的原因,是这批“山民”的领头者,姓许,名褚。 “卧槽!怎么把这人给忘了!” 秦霄一拍脑袋,懊恼不已。 许褚,这也是三国期间一个大名鼎鼎的猛人。 虽然不擅长统兵,但个人武力却是极强。 至少能排进三国时代的前十。 而且许褚性格忠厚,用俗话来说就是比较老实,用起来放心。 历史上,曹cao占领了豫州之后,许褚便带着乡族投奔曹cao,担任曹cao的贴身护卫,每战必奋勇拼杀。 曹cao死后,许褚还难过地哭到吐血不止。 从这一点,就可以看出此人的忠诚。 不得不说,三国时代,虽然出了不少心狠手辣的枭雄,也有阴险狡诈、两面三刀之辈。 但将“忠义”二字放在最前的忠臣良将,也同样不少。 赵云、关羽、高顺、许褚、典韦等人,都是这方面的典型。 对于这种人,若是他们效忠的对象是自己,没有任何一个主公会不喜欢这样的手下。 哪怕是在敌对的立场上,至少也会说一声佩服。 秦霄一直不肯杀关羽,除了因为在民间传说中,关二爷已经被神化了之外,也是因为敬佩他的忠义之心。 接到岳飞的书信,秦霄本想立即召见许褚。 但犹豫了一阵之后,还是回信让岳飞将许褚带在身边,观察他是否值得培养。 秦霄不打算像曹cao那样,将许褚留在身边当一个护卫。 以秦霄的个人武力,若是秦霄自己解决不了的敌人,许褚这个级别的护卫,用处说实话并不大。 反而不如让许褚前往军中历练,若是可堪大任最好。 即便实在不堪造就,至少也多了一个能够冲锋陷阵的猛将。 除了这个原因之外,秦霄没有召见许褚,也是因为另一件事牵扯住了秦霄的精力。 甚至,为了应对这件事,秦霄紧急将镇守中原的商鞅都叫了过来给自己当参谋。 …… “事情就是这样。” 秦霄简单说明了情况之后,看向商鞅,问道:“你有什么想法?” 事情其实并不复杂。 孙坚败亡之前,便将传国玉玺以及家传的交给了长子孙策,并让黄盖护着孙策、孙权两兄弟暗中逃出扬|州。 根据孙坚的“遗命”,黄盖护着两兄弟来到中原,以传国玉玺为礼,请求秦霄的庇护。 这个“意外之喜”,是秦霄所没有想到的。 但仔细一想,却又合情合理。 孙坚败亡,孙策、孙权年纪还小,不足以独当一面。 最重要的是家底都被打光了,想要东山再起的难度很大。 与其拼死一搏,赌一把争霸天下,反而不如投靠一位“明主”,保证家族的传续。 再加上传国玉玺的分量,这份礼物可以说相当的有诚意。 而在这个时期,有机会夺天下的诸侯,其实也就两家。 一个秦霄,一个袁绍。 虽然袁绍和袁术不合,但毕竟是亲兄弟,以孙坚和袁术的仇恨,不肯让自己的后代投靠袁绍,这是情理之中。 那么剩下一个能投靠的,就只剩下了秦霄。 甚至于,在见到黄盖的时候,秦霄已经十之八九确定,袁术和孙坚打了个两败俱伤,绝非是袁术脑子坏掉了,而是孙坚知道自己必败之后,故意营造出这种局势,好为自己的儿子铺路。 现在仔细回想起来,袁术和孙坚最后那几场连续发生的大战,确实都是由孙坚主动挑起。 虽然孙坚每一次都战败,但总能给袁术最大的打击。 似乎他一开始就不是奔着“赢得战争”这个目的而去,而是为了“最大限度削弱袁术”。 这么一想的话…… “嘶!” 商鞅分析出这些内容,顿时倒吸一口凉气:“本以为孙坚有勇无谋,但现在看来,若无袁术纠缠,此人必成一方雄主!” “倒也未必……” 秦霄面色古怪。 要是没有袁术,孙坚也会死在刘表的手下。 这或许就是命吧。 甚至未来,孙策的下场也不怎么好,一直到了孙权这一代才勉强发迹起来。 但最终还是被司马晋国给灭了。 然而,不得不说,孙坚确实是一个有勇有谋之人。 能培养出孙策、孙权这两个出色的儿子,也能从侧面说明孙坚的能力。 要不是“生不逢时”这四个字,恐怕孙坚真的能有所成就。 摇了摇头,秦霄不再去想孙坚的事。 一个死人,再怎么厉害,也和秦霄无关。 “主公此言差矣!” 商鞅板起脸,认真道:“若是孙坚此人可用,主公可派人索取孙坚遗骸,将之复活!主公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