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四十五章 车展 (第1/3页)
,大宋第一匠户 大宋将四邻杀的遍体鳞伤,辽国还在一旁舔着伤口,两个公主更是被林近拐了回来。 耶律宗真即便气的跳脚也明白此时的大宋已经没有人能挡得住了。 他对于林近使用的火枪、火炮充满了畏惧,宋朝四十万大军都被林近打败了,辽国的骑兵又怎么阻挡得住。 边境虽然摩擦不断,耶律宗真还是派出使节前往京城看望耶律翰里太和耶律跋芹,并且想要与大宋进行和谈。 耶律重元对此极为不赞同,他认为大辽不应该这样低三下四,应该不承认林近的地位,并发兵讨伐大宋。 辽国使节萧惠与刘六符踏进大宋领土后没多久林近就收到了消息。 半个月后两人就到了汴京城,萧惠以前对林近还是有些照顾的,林近特意在皇宫里进行了接待,并且让萧惠与耶律翰里太和耶律跋芹见了一面。 对于和谈的事林近并未拒绝,他刚登基也确实需要辽国的认可,虽然他早已经将辽国看成是自己的地方,但是在没有决定要全面开战前该利用的还是要利用。 萧惠与刘六符对于事情如此顺利觉得有些不真实。 耶律宗真的意思很简单,先与大宋暂时和谈,籍此要求派出一批学生到大宋求学,学习大宋的新知识。 他们的目标直指大宋皇家书院,因为他们觉得大宋的武器如此精良,就是因为皇家书院的存在。 和谈进入实质谈判阶段,双方你来我往提出自己的条件。 晏崇让将辽国的要求上报给林近后,林近提出了一个交换条件。 林近要求在河东路和河北路开通是数处宋辽商贸边市,边市交易必须以大宋的纸钞作为货币。 萧惠和刘六符对此尤为忌惮,将铜铁币换成纸钞,这可不是好事情。 晏崇让经营过多年大宋中央钱行,对于林近的意思也能猜到一二,他为了促成此事免不了进行一番解释。 “只是交易的时候需换成纸钞,比如贵方卖东西,收到的纸币可以在边市的大宋中央钱行兑换成铜币,贵方是买东西则需要将铜币换成纸钞再进行交易。” 萧惠摸不清里面的门道,只得推辞说要询问辽皇的意思,谈判因此暂时搁置了下来。 萧惠写信给耶律宗真询问要不要答应大宋的条件。 耶律宗真也是摸不清大宋的意图,但是大宋允许辽国的派二十名学子去大宋皇家书院学习,这可是千载难逢的机会,即便花费再大的代价也是值得的。 耶律宗真同意了这件事,并且将大辽最聪明的读书人都挑选了出来,二十名都是十岁以上二十岁以下,只等和约签订后将他们送到大宋去。 双方终于签订了条约,辽国承认林近的正统地位,允许大宋开通多处边市,大宋则接纳辽国的二十名学生进去皇家书院读书。 与此同时沈括制作的橡胶轮胎也开始批量安装到了车轮上。 蒸汽机虽还停留在研制阶段,但经过林近在一旁的指导,也有了基本的雏形,离成功也不远了。 在林近的要求下自行车、三轮车、马车等一次各生产了一百辆,其中最吸引人的还是几十辆大马车。 大年初一林近宣布了大宋这两年来最振奋人心的产品。 其中最引人注目的还是大马车,这几十辆马车都是六轮马车,钢制的车架、木质的车厢,车窗更是用玻璃制作而成。 车厢长十米,里面有几十个座位,由六匹马拉着。 车厢外写着车辆行驶的方向,由皇城通向汴京城外城的十四道城门,每一条路线都有三辆马车循环往复。 只需花费两文钱,就可以坐着马车横穿整个汴京城。 林近站在皇城上宣布展示开始。 车夫驾着马车缓缓移动,沿着青石板路和水泥路向汴京城各个城区使去。 所有人都震惊这个庞然大物,人们听说今天不收费争抢着上车体验。 一群群的孩童在马车后面追着,场面异常的喜庆。 富弼、宋庠、欧阳修、韩琦、吕公弼、狄青及各部尚书在皇城上陪着林近观看这场盛大的典礼。 宋庠看的心里痒痒的,他问道:“官家上次说让我们坐马车去洛阳说的是这种车?” 林近呵呵笑道:“宋相觉得如何?” “老臣觉得很好。” “宋相没坐上去还感受不到这批马车好在何处,朕已经命人给诸位爱卿准备了几辆专用马车,等会儿你们下朝回家时就可以体验到了。” 大臣们急忙拱手道:“多谢官家赏赐!” 林近摆摆手道:“用的是公款,这是朝廷对你们的赏赐,与朕无关。” 狄青道:“朝廷赏赐也要有官家的旨意才行。” 林近呵呵一笑,“朕怕你们舒适惯了,武职没有马车赏赐。” 狄青和杨文广顿时一阵尴尬,原来没有自己两人的份。 林近又道:“武职赏赐的是自行车。” 大臣们齐齐看向城墙下的一辆辆自行车。 此时士卒们已经推着自行车蓄势待发,每人骑着一辆后面载着一个人。 自行车再也没有了那种刺耳的金属摩擦石头的刺耳声。 自行车队到了转弯的地方,竟然齐齐的拨动铃铛。 “叮铃,叮铃!” 御街两旁人们发出阵阵惊讶声。 自行车队走后,三轮车队也向前使去。 装上轮胎的三轮车拉的人更多了,一个人骑着,后面车斗里拉着四个人,而且个个五大三粗。 最后是马车队,车厢还是此时的木质风格,车架是钢铁制作的,窗户是玻璃制作的挂着一块布帘,两扇窗户是可以打开的。 此时街上的百姓们已经议论纷纷了。 “这马车是有钱人才用的起的,自家能买一辆三轮车就很不错了。” “若是不做生意,有辆自行车就足够用了,关键是不占地方。” “自行车也不用,我这辈子没出过京城,坐大马车就足够了。” “对两文钱随便坐,还要什么自行车!” 车辆展示完毕,林近就将大臣们打发走了。 “朕今年不管饭。” 对于林近的小气,大臣们也习以为常了,他们下了皇城各自坐着朝廷赏赐的马车回家去了。 宋庠回到家中才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