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四十四章 国事家事 (第2/3页)
书院读书 ,以后都要这样安排,逸儿、檀儿他们必须送去书院读书了。” “好!” “啊!” 林近一把将她拉进沐桶里,溅起阵阵水花。 程凝儿抹了几把脸,眼神中尽是责怪的意味。 林近轻轻咬住她的樱唇,发出沾沾的声响。 程凝儿衣带渐宽。 片刻后房间里荡起阵阵水声。 翌日。 林近找到王语嫣将自己的想法告诉了她。 王语嫣虽然不舍,但也明白孩子们去书院读书学到的东西更多。 这件事交给王语嫣负责后,林近便准备出宫去农庄看橡胶了。 林近着了便装叫上季秋荻和燕七,又命郑戬带着五十名护卫出了宫。 林近当了皇帝,直接让燕七恢复了叶圣琼的本名,林近不在乎一个圣字,但是燕七并不买账,依然用着化名。 沈括在城门口已经等候多时了。 一路上都是铺的水泥路,一刻钟后一行人就到了农庄。 橡胶的事林近偶尔跟沈括提过,沈括为了给车轮制作轮胎也用过不少材料做实验。 诸如牛筋等物做出来的轮胎,虽效果可以但是造价太高了,不能大量制作。 林近前世也是没见过橡胶的,此时他看到几个仓库白色胶液也是犯了愁。 橡胶有了轮胎怎么制作呢? 林近也不懂,他只知道轮胎是用橡胶做的。 “沈括,用这橡胶乳做成轮胎的事情还得交给你来做,将作坊安置在赤仓镇。” 如何制作轮胎沈括远比林近知道的多,因为沈括几年间已经实验过多种材料了,有了橡胶他只需要多做实验就可以了。 “臣遵旨。” 林近思忖了一下,“你做的牛筋轮胎朕见过,用橡胶做轮胎可以做成双层充气的,你不如从这个方面入手。” 说着他递给沈括一张图纸,其中包括内胎与外胎的样子,以及要达到的效果。 沈括接过来仔细看完后一下就茅塞顿开了,“这样会省很多材料,但是橡胶如何做成空心充气轮胎需要实验。” 林近道:“尽快想办法,朕为了这个橡胶轮胎,可是不远万里运来种子,又种植了五年时间才得到橡胶。” “臣遵旨。” “蒸汽你研究的怎么样了?” 沈括惭愧的回道:“蒸汽还没什么进展。” 林近道:“用纯钢打造一辆四轮马车,橡胶轮胎和蒸汽动力是你们目前要解决的问题。” 沈括苦着脸道:“官家,您既然懂就帮帮臣吧!臣为了这个东西头发都快太掉光了。” 林近摇摇头,“朕也不懂,只能画出大概的样子和功能,对于怎么制作也是不知道。” 沈括并不打算放弃,林近只提出蒸汽动力四个字就让他研究,他此时就两眼一抹黑,根本摸不着门路。 “官家臣实在能力有限!” 林近无奈,“钢材有没有进展?” 沈括急忙回道:“钢材的硬度一直都在提升,目前还没碰到瓶颈。” “钢材硬度的提高不能停,要一直研究下去,至于蒸汽动力朕会想想办法,你先研究轮胎吧!” 林近好不容易偷偷出了宫,打算在农庄里住一晚再回去。 他也要好好想一想,怎么样才能让沈括的研究进入正轨。 林近思忖良久后在纸上画了一个汽车的造型,又在旁边画了一个蒸汽机,都是徒有其表的东西。 因为内部构造他一点也不懂,林近只知道是让蒸汽机产生动力催动汽车前进,至于蒸汽机怎么制作,又怎么带动汽车,仍然要沈括带人去研究。 沈括是根本不知道林近要他做什么,有了这张图片沈括应该明白林近要他研制的是一个什么东西了。 到了晚上林近拿着两件衣服走进的房间,季秋荻和叶圣琼一脸茫然。 “看什么?还不换上?” 季秋荻拎着衣服仔细打量着,“夫君,不要折腾人了,奴家穿道袍还不行吗?” 燕七脸上早已红透了,“这......这裙子这么短,太羞人了。” 两女最终还是拗不过林近的要求,勉为其难的穿上了超短裙。 林近双臂一伸,用力将两人搂入怀中,双唇既迅速又准确地贴住了燕七那温润的樱唇。 季秋荻和燕七用出浑身解数才勉强应付下林近的攻势。 翌日。 沈括再次来见林近的时候,看到了那张图纸。 林近很详细的给他解释了汽车以及蒸汽机的作用。 “用最好的钢材打造一个产生蒸汽的装置,让蒸汽如顶起茶壶盖一样,催动车轮转动。” 沈括说了句大实话,“这好像很难。” 林近道:“不难朕还用你来做?” “将源源不断的蒸汽转换成动力,就是你要解决的问题。” 沈括道:“官家!不如您来指挥吧!” 林近对于沈括的滑头深恶痛绝,“原理你懂了吧?你先将研究所建好朕隔三差五的会去看看。” 沈括要的就是这句话,他急忙拱手道:“臣遵命。” “去吧!朕给你三个月的时间做出轮胎来。” 沈括领命离开后,林近也动身准备回宫了。 富弼和宋庠、韩琦三人今日刚好从洛阳回到汴京城,在城门口遇到了回来的林近。 富弼急忙叫停马车。 三人下车给林近见礼。 宋庠道:“官家出宫可是有急事?” 林近笑了笑没有回答,而是问道:“宋爱卿这一路上可还觉得颠簸?” 宋庠回道:“水泥路异常平坦,不见半分颠簸。” 林近不置可否,木头轮子连个轮胎都没有,不颠簸才见鬼,只不过是他们没坐过更舒服的马车罢了。 “三轮车作坊会有一款全新的马车制作出来,三位爱卿到时候再坐着去一趟洛阳如何?” 宋庠道:“这......这不用了吧!” “到时候再说吧!朕会让你们看看什么是真正的马车。” 三人一脸茫然,马车还有假的? 林近又道:“既然水泥路没问题,各地的官道就尽快铺设吧!路修好了,大宋的商税最少能提高三成。” 韩琦道:“臣遵旨!” 四人步行进城。 迎面一个小黄门匆忙迎了过来。 “官家,今天早上叶尚书病急不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