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宋第一匠户_第四十三章 仗势欺人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第四十三章 仗势欺人 (第3/3页)

慨万千。

    “这水泥路太方便了,全大宋都修上这种路,老夫不敢想象啊!”

    富弼点头道:“原本十多天的路程缩短了一半时间,怪不得官家说要想富先修路呢!这件事必须抓紧才行了。”

    韩琦道:“普及砖瓦房怕是一时难以奏效,不过官家说只要路修的够快,百姓们收入就会越来越多,砖瓦房自然而然的也会越来越多。”

    宋庠点了点头,“是这么个道理。”

    “唯独立皇后的事官家始终压着不肯做决定,公主如今已经十四岁了,不能再拖下去了。”

    富弼摇了摇头,“官家有正妻,公主想当皇后怕是不行。”

    宋庠道:“当初官家登基的时候可是答应过的。”

    富弼摇头道:“当初他答应的是会娶公主和立太子的事,皇后的事当时没说。”

    “富相,虽然你外甥女是皇妃,但是在这种大是大非面前你可要考虑清楚。”

    宋庠非常怕富弼、欧阳修、韩琦对林近做出妥协。

    富弼摇头道:“除了王氏官家是不会同意别人做皇后的。”

    韩琦也道:“宋相,如今的官家不是先皇,而且王氏无子,公主虽不能当皇后,但是太子之位还是可以争一争的。”

    宋庠不留情面的回道:“韩琦,我看你是想帮你外孙争太子之位吧!”

    “宋相,你这话说从何说起?官家那么多儿子,怎么也轮不到我那外孙当太子吧!”

    “哼!你们两个最好不要打这种歪心思。”

    富弼哈哈笑道:“宋相多虑了,官家今年才二十六岁,咱们这把老骨头能活到立太子的时候?”

    韩琦道:“富相说的对,此时要做的是尽快让官家与公主成亲诞下龙子,至于太子之位,咱们想管也要能活到那时候才行。”

    宋相回道:“老夫肯定活不到那时候,但是你们两个却未必。”

    富弼与韩琦相视一笑不再言语,他们两个才四十出头,运气好确实能活到立太子。

    宋庠却不想再提刚才的事,“真想看看二十年后的大宋到底会变成什么样子。”

    富弼的道:“那你要学学范公,在家里饴儿弄孙,还不用cao心政事,活的那叫一个滋润。”

    宋庠哈哈笑道:“老夫卸任后不会比他差。”

    韩琦突然道:“最近我听说不少人给官家往宫里送女人,想以此换得官家的赐官,此风不可长,两位宰辅要慎重考虑啊!”

    “嘶!老夫也有所耳闻,不过听说是官家的女人不让他进门。”

    宋庠这是故意给富弼和韩琦难堪,韩琦想将他当枪使,他才不去触这个霉头。

    富弼笑道:“真正送女人进宫的也就侬智高一人,官家将他调到河北路去了,要我说还不如在汴京城里舒服。”

    韩琦点了点头,“官家心里跟明镜似的,必然不可能放侬智高去南方任职。”

    宋庠道:“听说郭奎年初向邻国开战了,老夫实在想不通官家为什么总惦记占城南边那块地方。”

    富弼道:“官家的心思旁人猜不到,不如等结果吧!”

    三人在返回汴京城的路上大谈将来。

    林近在御书房里正在听着王珪的汇报。

    “广南路和占城路割下来的橡胶已经运到京城了,不知官家有何用处?”

    林近闻言心中一喜,橡胶有了,轮胎还会远吗?

    “送到朕的农庄去吧!朕改日亲自去看看。”

    “是!”

    林近问道:“禹玉,南美来的农作物有没有减产的情况?”

    王珪面色难看的回道:“土豆、地瓜、玉米、花生都有所减产,其中土豆和地瓜减产比较多。”

    林近点头道:“禹玉无需自责,土豆和地瓜比较耗费地力,这是难免的,而其他作物对种子要求比较高,减产也是正常情况。”

    王珪闻言觉得林近肯定知道解决办法,“官家可有解决方法?”

    林近点了点头,“朕只能提供思路,至于如何做,还得靠皇家书院的农业小组去想办法解决。”

    王珪急忙拱手道:“官家请讲。”

    林近提笔写道:

    “其一,精选种子,这是必不可少的。”

    “其二,想办法补充地力。”

    “其三,除草及防治病虫害。”

    “只要做到这三点就可以恢复原来的产量,做的好也可能超过原来的产量。”

    王珪略一思忖便明白了一二,“官家可有补充地力的方法?”

    林近闻言无奈,又在纸上画了个猪圈的图纸。

    纸上画的是一个长方形的建筑,一端是猪舍,中间是化粪池,另一端是人用厕。

    林近写完才解释道:“此为猪圈化粪池,猪舍用来养猪,中间的池子深五尺,用来存储粪便,另一端则是人用茅厕。”

    王珪疑惑道:“此时农人们都是以粪便做肥料,官家这样设计有何不同?”

    “这叫化粪池,也叫做沤粪池,不同的是其中可以添加一些秸秆,草木灰等物,经过几个月的沤制,其肥力非常强大,每年施两次肥足以补充消耗的地力。”

    林近又在纸上写了沤肥的方法,才交给王珪。

    “将此法推广天下,明年必然是一个大丰收。”

    王珪如获至宝一般藏进袖中。

    林近又道:“只是如此一来大宋的猪会多出很多,来年猪rou必然会降价。”

    王珪愕然,“为何?”

    林近哈哈笑道:“百姓需要粪便补充地力,养猪无疑是最好的方法,而且猪只要吃些青草和剩饭、剩菜、泔水就可以了,但是大宋只有穷人才吃猪rou!”

    王珪道:“猪rou腥膻味太重,所以吃的人少。”

    林近不知道此时养猪会不会骟掉,但是腥膻味太重肯定是没有阉割幼崽。

    “养猪也是一门技术,猪在幼崽时要阉割,长大后才没有腥膻味。”

    大宋说吃rou,指的是羊rou、牛rou、猪rou,羊rou是从西北和辽国买来的,所以价格很贵,是有钱人才吃的起的。

    牛是禁止屠宰的,只有牛意外死了或者老死了,在衙门备案后才能杀了卖rou,而猪rou是普通百姓吃的。

    此时养猪大多数还不懂得阉割幼崽。

    只有苏轼研究出东坡rou后吃猪rou才兴起,到明朝猪rou才上了宴席。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