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一百章 势均力敌 (第1/2页)
,大宋第一匠户 狄青点了点头,他明白接下来的是一场苦战,李元昊亲率的八万大军与靖塞军会合后,兵力会达到十五万,而宋军此时在耀德城的兵力只有十万不到了。 “不如将派去鸣沙城的两万兵力再调回来!” 林近道:“不急,先看看李元昊到底要去哪里再说。” 狄青若有所思。 林近盯着地图研究了一会儿又道: “来人,去传特战营的都虞侯金台前来。” “传令斥候营,务必与清远城的刘元保持住联系。” 林近接连下了两道命令后,指着地图上的大罗山道:“靖塞军离开了大罗山,我们却可以让特战营占领此地。” 狄青摇头道:“两千五百特战营破不了重兵把守的溥乐城。” 林近呵呵笑道:“自然不是让他们去溥乐城送死的,清远城和赏移口中间的折姜会必须拔掉了,这样范公手里的军队就可以直接到达大罗山。” 赏移口、折姜会、清远城这三处地方是西夏的边境军城,折姜会位于中间背靠大罗山脉,此时已经孤立无援,除非折姜会的守军退到后方百里的萌井城,否则就是一处孤军。 渭州留守的军队占领折姜会就可以与清远城的刘元合兵一处,他们有八万军队共同出兵攻打萌井城是轻而易举的事。 狄青眼前一亮“往大罗山增兵三万?我去给范公写信。” 狄青去给范仲淹写信了,此时金台走了进来。 林近道:“金大哥,你带领五千特战营去大罗山上,拔掉折姜会这个西夏据点。” 金台看了看地图道:“此地守军两万!!!” “狄都总已经去给范公写信了,他会带领三万禁军与你配合攻城。” “好!我这就带领特战营出发。”金台哈哈大笑着走了。 此时的韦州地界已经被林近和狄青捅的跟筛子一样四处漏风了,李元昊即便带兵赶来也是回天无力。 林近多次写信让他固守清远城静待时机,占领清远城的刘元最后在权衡利弊后取消了攻打萌井的想法。。 刘元与林近传递消息需要绕过萌井和溥乐城两座西夏的城池。 清远城距离萌井只有三十里地,而溥乐城支援萌井同样是三十里地。 刘元只有五万兵力,他一旦去攻打萌井很有可能被李元昊和拓拔出兵给包围了。 林近在一百里外的耀德城是没办法救援他的。 双方的情报系统快速的运转起来。 李元昊惧怕萌井再丢失,不得不将十五万兵力分别派驻近溥乐城和萌井城。 一时之间双方就这样僵持了起来。 十日后。 终于又有了新的军情传来,折姜会一夜之间被破,两万西夏守军全部被歼灭。 战争的天枰再一次的向宋国倾斜了。 范仲淹带着三万禁军在金台的帮助下拿下了折姜会,按照狄青信里的意思,只留下了五千守军,便直接开拔上了折姜会后面的大罗山。 狄青看着地图笑道:“围三缺一,看李元昊如何选择。” 林近摇头道:“目前我们有两个选择,一 是与范公、刘元合兵一处与李元昊的十五万大军决一死战。二是向盐城方向派出骑兵sao扰对方的粮道。” 狄青闻言点了点头,“林经略的意思是?” “我们是十六万兵力,李元昊是十五万兵力!相差无几,接下来狄都总会如何选择?” 林近自然是倾向于后者的,他不想死太多人,但是狄青不一样,狄青想灭了李元昊这十五万兵力,彻底将李元昊打回盐州去。 狄青道:“我准备合兵一处攻打溥乐城,还是用投石战术,李元昊要么出来与我们决战,要么自己乖乖退走。” 林近点了点头道:“我去大罗山见一下范公。” 李元昊和拓拔野此时也在紧锣密鼓的商议着接下来的战事。 李元昊是不可能退走的,此时两者兵力相当,在大罗山下一战定胜负未尝不可。 他有信心带领西夏骑兵将大宋的十六万军队打败。 吴昊道:“陛下,范仲淹此时带领三万军队占领了大罗山,我们何不派出兵力将其堵在山顶?” 李元昊沉声道:“万一对方支援呢?” “我们与宋国兵力相当,只要先歼灭范仲淹的三万军队,局势便会逆转,何况溥乐城和萌井离大罗山更近。” 李元昊看着地图一通比划随后哈哈大笑道:“军师说的在理。” “臣愿意带兵前往。”说话的正是靖塞军的拓拔野,大罗山没有人比他更熟悉了。 林近带着两千五百名黑云铁骑去了大罗山见范仲淹,而此时拓拔野的六万靖塞军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