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一百八十一章 你真的要肝脑涂地了 (第1/2页)
,洪武大明:吾儿怎么还不造反 朱启其实并没有将胡惟庸的事情放在心上,毕竟这个人如此嚣张,到最后朱元璋肯定会收拾他,他的结局难逃一死。 之所以自己不去对付他,也是因为胡惟庸其实并没有做什么危害百姓的事情。 相反,他在自己的工作职位上干的还是相当不错的,把事务也是处理的井井有条,但唯一错就错在没有看清楚形式,威胁到了朱元璋的皇权。 任何时候威胁核心权利,那是绝对不允许的事情,尤其是对象还是朱元璋呢。 简单来说,朱启看着胡惟庸,他就如同插标卖首一般。 真要是动起真格的了,朱启能够安排锦衣卫把胡惟庸那帮子官员抓个干干净净的。 当然,这其中免不了要无中生有一些罪名了。 不过这就是党争的事情了,朱启可不喜欢参与这些政治的事情。 他还是没事喜欢到处走走,玩一玩,陪陪家人,咸鱼咸鱼才是他喜欢干的。 不过他自己在这觉得自己咸鱼,官场上的那些人可不这么想。 那些官员们在胡惟庸底下的就不用说了,看到吏部侍郎这么大的官,都被辽王殿下三五下的就给拉下马来。 不仅如此,还差点把胡丞相也给拖累了。 如果不是胡丞相洁身自好,没准现在就已经在锦衣卫的诏狱里面接受审讯了。 虽然他们一边在吹嘘着胡丞相的厉害,还有清廉,但是心里面其实也是暗暗心惊的。 这跟锦衣卫作对,还真的就没有什么好下场。 而其余那些不想和胡惟庸狐朋一党的那些官员们,自然是心里面暗暗叫好,同时对辽王殿下的好感度,那是直线上升啊! 这其中就有徐达。 徐达为大将军也是少有的明白人,自然从头到尾都不牵扯文官之间的争斗。 就连武官之间也很少会发展一些个人感情,除了和汤和朱元璋三人兄弟之情以外,跟别的官员根本就没有什么太大的联络,连饭都不怎么在一起吃。 其中就包括曾经的百官之首李善长。 以前官员们都忙着巴结李善长的时候,徐达那是连话都不多说一句,就连宴请吃饭,徐达也根本就不去李善长家里。 这一次,李善长结婚,娶了一个20来岁的姑娘,徐达根本就没有到过场,就连贺礼都没送过。 在外人看来,这自然是徐达的无礼之处了,毕竟他和李善长之前也是并肩作战的战友,而且还是老一辈的开国元勋。 不过在朱元璋看来,这就是徐达表露忠心的行为。 这徐达很久以前就看不来胡惟庸,使劲往自己身边抓权力的行为,跟他更是合不来。 如今看到胡惟庸在辽王朱启手上吃了瘪,那自然是高兴的不用提了。 徐达虽然和其他的官员大臣们并不来往走动,但是和朱元璋的几个儿子们关系还是很亲密的,包括朱棣,太子朱标在内都是徐达的门生弟子。 而朱启更是在徐达手上学过兵法,外面人都说朱启是深得徐达真传,最主要的是,这是自己老丈人啊! 所以这徐达听说此事之后,第一时间就找朱启去自己府上吃饭喝酒。 要是别人宴请自己,朱启还真的不一定乐意去呢。 但徐达这个千古名将,又是自己的老丈人,那肯定要赏脸过去的,马上就带着礼物去了徐达府上。 当天晚上就痛饮了两个时辰,最后朱启怎么回来的,自己都忘了。 就记得醒来的时候,人已经在皇宫里面了,边上还是徐妙云皱着眉头,嘴巴嘟嘟囔囔的。 “我爹也真是的,怎么喝成这个样子!” 瞧着那个气氛的样子,朱启还是决定继续睡觉了,免得起来之后要被徐妙云责怪一通。 而那些原本在胡惟庸麾下的官员们,心情是气愤不已的,甚至有不少人还准备弹劾辽王殿下。 至于说弹劾的内容,其实并不是重要的事情,总能找到一些边边角角的。 毕竟辽王殿下在京城做生意,难免和别人有些冲突。 不过这些人还没来得及弹劾呢,一听到徐达将军请辽王殿下吃饭,这才反应过来,这辽王主启可是徐达的女婿啊! 这徐达是谁?现在可是大明和北元之间战事最为要紧的时候,徐达是武将们的主心骨不说,朱元璋更是对徐达寄以厚望。 而辽王殿下这些王爷们以后都是塞王,塞王是什么?那就是手握实权的诸侯啊! 想要搞些鸡毛蒜皮的事情,把辽王殿下弹劾下去,还真的不太可能。 而如果说是其他的王爷的话,弹劾他们恶心他们,让他们吃不好饭,睡不好觉,心里面倒是还能高兴一点。 但你要是惹到了辽王殿下,这辽王一个不高兴,要锦衣卫来仔细调查自己,就算屁股干干净净的,万一人家往你身上抹一把泥巴,你可怎么办呀? 想到这里,那些本来准备组团弹劾辽王殿下的官员们,一下子都没了声音。 至于胡惟庸,那也是收敛了不少,看到了辽王殿下的能耐之后,不收敛能怎么办呢? 而胡惟庸也是想着,只要辽王就藩辽东之后,自己有的是机会,掌握大权。 只不过这位辽王殿下,明摆着要保护刘伯温了,这不免让胡惟庸感觉到万分的棘手。 朱启对于这些官场上的东西并不敏感,但刘伯温却非常的清楚,官场上正在发生的变化。 辽王殿下已然成为了独立于皇帝和胡惟庸党派之外的第三股势力了。 不仅跟随过辽王殿下一同征战过的那些武将们,支持辽王殿下,而且麾下也有许多能臣,比如说郑士元,还有最近大出风头的清官道同。 那可都是坚定地站在辽王殿下,身边的人更不用提。 整个国子监,只要学过心学和数学的那些学生们。都自称辽王门生。 他们可不是胡惟庸的门生啊,这些人以后考了科举,当了官,那辽王殿下就是他们的老师。 你说到了官场上,他们能对付自己的老师吗? 这胡惟庸可不一定使唤得了新生一代的国子监的学生们。 而辽王殿下势力如此之大,可能有人要说了,那皇帝朱元璋肯定要防备着辽王殿下呀! 这如果是其他的王朝皇帝,可能还真是这样。 但换成了朱元璋可就不一样了,先不说太子朱标的位置稳如泰山,根本无从动摇。 而且朱元璋对于儿子们的信任也是历史之最,古往今来从未有之。 谷窹 就连从秦汉时候,就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