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第八十二章 我二皮匠也有缝活人的一天啊?(求订阅) (第2/2页)
行为,那必须要坚决抵制。 朱启看到这些百姓们五花八门的治疗行为,也是气的话说不出来,但这时候不是科普这些常识的时候,看到那些被送来的各种各样的病患,朱启也是不多废话,立马让人开始用新方法医治。 就连朱元璋也穿着常服到了现场,顺带还带着一批太医院的御医们过来了,这些御医们哪里知道朱启的新治疗法。 一进门,就看到辽王朱启正命令人帮着一个大腿上开了一个大口子的人揭开血痂,一个御医忍不住说道: “殿下,他好不容易伤口开始复原,如果此时揭开血痂,只怕是伤情加重啊,不如应该多熬制一些消除疡病的药物才是啊。” 其他御医们虽然没说话,但他们心里也是这么想的,他们倒不是有坏心思,纯粹是他们学习的医术就是这样教的,这时候对于疡病,就是喝药敷药,有腐rou就提出腐rou,其余就不管了,也没办法管。 朱启则是指着病人的大腿周围说道: “你们看这伤口周围发黑,还有一股子臭味,说明这血痂下面都已经化脓腐烂了,病人也已经烧的昏迷不醒,别说喝药了,连水都喂不进去,要是不赶紧处理,能活几日都不知道呢。” 朱启也是没想到送来的病患竟然这么多危重的,但古代的疡病也确实是如此,万一发展成了个败血症,那真是凶多吉少。 见到辽王殿下这么说,那些御医们也确实是没办法,病情发展到如此,他们能做的也就是素质三连,没救了,救不了,告辞了。 既然救不了,那就只能看辽王殿下来发挥了。 以这个病患为例子,辽王殿下很快吩咐安排好的特殊医疗人员准备动手。 很快走出来了一个精瘦的中年人,皮肤黝黑,手脚麻利,其中一个御医还认识他呢,好家伙,这不是义庄里的二皮匠吗!? 那二皮匠没想到见到老熟人了,也是不好意思的嘿嘿一笑,他跟死人尸体打了一辈子交代,专职负责缝合尸体,这年头万一有个谁家的人断胳膊断腿最后死掉的,都是来拜托他们给缝好的。 技术精湛,不仅是皮rou,连骨头都给你固定好,除了周围一圈线绳之外,看上去就跟没断过一样。 朱启一开始是想找仵作的,但专业人士一听说是要缝皮rou,那找二皮匠啊!他们比一般仵作都还要专业呢! 朱启一听旁人介绍,好家伙,这二皮匠怕不就是古代外科手术专家哦?虽然他们外科手术的对象都是死人,但这世界上,也算是少有的对人体极为了解的群体了。 这位二皮匠也没想到自己有朝一日还能缝活人,其实他的职业是非常晦气的,平日里谁家有什么喜事,那绝对不会喊他,就算是喊他了,他也不会去的,毕竟谁家还没个讲究呢。 这二皮匠也怕自己身上晦气,来帮人缝皮,万一死了人,到时候算不算自己的啊,不过辽王殿下大手一挥,说了: “尔等以前是缝合尸体的,如今本王喊你们来,是为了治病救人,实验新疗法的,既然是新疗法,有个死伤也是无可奈何的事情,尔等不要有任何的压力,以前怎么缝,现在就怎么缝。” 辽王殿下都这么说了,这二皮匠自然也是放下了负担。 此时就拿来了专业工具,然后让一众人等都退后一点,能带上面巾的都带上,这倒不是他医学常识,害怕感染病人,或者被病人感染,纯粹是职业习惯了。 尸体容易引起正常人生病,也就是所谓的尸毒,他这个干二皮匠的,自然是处处注意。 一番准备以后,他拿来了消毒好的各种器具,又用75度酒精消毒双手,这才开始cao作起来。 拿着工具一掀开血痂,冲鼻就是一股腐臭味,果然大块的血痂下面,都已经开始化脓腐烂,这位二皮匠也不多啰嗦,眉头都不带皱一下的,更腐烂的都见过,这算个球啊。 那些御医们也是见多识广,此时都专注的看着,其余普通人一个个都吓得脸色苍白,朱启一看这场面,好家伙,这可不就是近代医学史上著名公开手术的场面吗? 一大帮子人围着医生看手术过程,可不就是近代历史上的西方医学发展的黑暗一幕。 没想到在洪武八年的正月里复刻出来,看来人类医学进步都需要走一条路啊,真是造化弄人啊。 近代历史的手术是在剧院进行的,甚至还公开卖票,说起公开手术,一个人就不得不提,那就是大名鼎鼎的“飞刀”罗伯特·李斯顿,一场手术300%的致死率。 当然了,这只是流传出来故意黑罗伯特·李斯顿的,学过医的都知道,罗伯特·李斯顿对现代医学的贡献,是无可比拟的。 在外科医生们普遍谈笑间帮病人断腿断手,整个剧院惨叫连连相比,罗伯特·李斯顿是极为关注病人感受的,不仅规范了手术器具,强调无菌环境,甚至于他“飞刀”的称号,也是在当时没有麻醉剂的情况下,尽可能的让病人少受折磨而逼不得已的。 那二皮匠也不知道,自己正在做的,是多么伟大的近现代医疗的先行者事业。 他就按照自己所学的,把血痂掀开后,开始放脓血,然后刮掉腐rou,原本烧的昏迷不醒的病人,那是直接硬生生的疼醒了,也幸亏提早给他咬了一根木头,边上还有三个壮汉将他固定好。 饶是如此,也是惨叫连连。 没办法,麻沸散失传了啊,要不然一万麻沸散下肚,哪还有什么痛楚啊。 二皮匠手脚很麻利,快速的清楚腐烂的黑rou之后,开始反复消毒,周围的皮肤,而后开始将皮rou落在一起,进行缝合。 对于初次见到这场面的人,那是相当的血腥暴力了。 缝着缝着那病人又疼晕了过去,对他来说,也算是好事情了。 缝完了以后,就是最关键的注射抗生素了。 这念头没有针筒,不过没关系,替代品还是很多的,鹅毛管就是天然的针头,就是粗了点,病人肯定要疼很久,但也没办法,这年头想要制造出合格的针头,那真的不是短期内能办得到的。 不过金属针筒还是能办得到的,实际上在十六十七世纪的时候,就已经出现了最早的金属针筒,但金属针筒容易腐蚀,以后还是要开发玻璃针筒才好,技术层面其实都是一样的。 将早已准备好的抗生素注入到了病人的体内,因为对方的情况比较严重,所以选择是中等剂量的注射,以后就每天观察情况,再酌情加大或者减少剂量。 没办法,在现有条件之下,也只能秉承着实验精神一步步的试了。 老百姓们看的那是心惊rou跳的,朱启在一边也是看的额头冒汗,朱元璋倒是很淡定,上过沙场的就是见多识广,见到那二皮匠cao作完了,朱元璋嘱托让人好生照看病患,做好记录,随时汇报情况。 余下能做的就是等,要么把病人等死,要么把病人等活。 而在现场,还有一两百号病人,等着医治呢,不过不少人看的那是脸色发白,估计想跑的心思都有了,但皇帝在这里,谁敢跑啊? 那些御医们,也是一个个的面面相觑,他们行医这么多年,还是头一次见到这种医疗手段的。 刮rou他们会,但让二皮匠来缝合皮rou,然后注射东西,这cao作还是头一次见啊。 这真的,有效果吗? ——————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