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五十章 狱?  (第1/2页)
    十都。    又见十都。    摸着下巴新长出的青胡茬,杨狱若有所思。    标有十都的,还有他那张食谱,他原本以为,所谓十都如同‘优良可劣’一般只是暴食之鼎对于食材的等级标识。    但现在……    心中转着思量,杨狱进入了暴食之鼎,扫了一眼鼎壁之上的诸多进度条,提起了食材鬼头大刀。    细密繁杂的文字覆盖了整个刀身,‘十都之鬼神魁星位阶图’正落在刀柄上。    对应着道文,杨狱开始解析这口刀上,魏河四代人都不曾悟到的神功秘籍。    “吾生来不凡,三岁识千字,五岁阅百经。父母乡人皆言神童也,县令更赞许我又状元之才。”    “然吾志不在此!学得文武艺,货卖帝王家,此非吾道。吾之道,在于穷索天地……”    “敢问上天,可有神仙?上古先贤之疑问,吾必能为其解答!”    开篇,是带着浓烈外地语气的自述。    “外地的……”    杨狱心中皱眉。    道文自然早就随着文字统一而统一,可各地口音可没有统一,莫说其他地方,青州六府,口音都有很大的变化。    这还只是青州,放眼天下,方言不知几百几千了。    很多秘籍只所以不能捡起就练,除了其中的术语之外,最大的问题,就是方言。    比如顺德府有种鸟,黑山县叫‘小虫儿’,其他地方,叫‘家巧儿’‘老家蛋’。    其他地方的人,便是认得字,哪里知道这说的什么玩意?    接下来,杨狱就遇到了这样的难题。    这位自称‘飞登道人’的叙述中,充斥着大量认得却完全不懂的词汇,看的他一脸懵逼。    最终,只能无奈的放下了鬼头大刀。    “……天知道这是哪里的方言口语?”    杨狱一脸无语。    好不容易学会了道文,还得去学方言?    这可太离谱了。    说书人口中,那些捡了本秘籍就练的人,没练死可真是气运滔天。    “统一语言,意义不下于统一文字啊……”    没奈何,叹了口气,杨狱也就静下心来,开始练功。    跨步、拧身、反撩、下劈……    刀光挥舞间,杨狱身形起伏,变幻不定。    随着斩首刀法陷入瓶颈,他更大的精力放在了步法上。    刀法本来就需要步法的配合,斩首刀的突飞猛进,自然也带动了逐风步。    只是逐风步着实不太高明罢了。    但他能在怜生教的教徒围攻下挪移闪躲,自然也是靠着这门看起来不起眼的步法。    “刀法第九层是登峰造极,第十层又是什么光景?”    身形挪移,刀光漫卷间,杨狱心中犹有杂念起落。    “李二一走南闯北的说书,按道理来说,对于其他地方的方言,应该懂的不少吧?”    ……    高台之上,李二一挽着袖口,抑扬顿挫:    “正所谓,旧日豪华事已空,银屏金屋梦魂中。黄芦晚日空残垒,碧草寒烟锁故宫。    隧道鱼灯油欲尽,妆台鸾镜匣长封。凭谁话尽兴亡事,一衲闲云两袖风。”    啪!    醒木重重拍下,堂下看客方才回神。    “好一个旧日豪华事已空,一衲闲云两袖风!先生真乃大才也!”    刘清卿拍着大腿,连声叫好。    初时听‘金瓶’他是拒绝的,市井琐事哪里比得上快意恩仇,但随着故事展开,他却是欲罢不能了。    之后,凡是李二一开场,他必是第一个到。    “好活,好活!”    其余看客也都大声叫好,不等那持篓的小厮下来讨要,铜钱已然飞满了高台。    “承蒙各位喜欢,李某人不胜欢喜。”    李二一笑着答谢各位衣食父母。    扫着一地的银钱,他心中颇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