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七章 夜幕降临 第5节 杂事一堆堆 (第2/3页)
北直隶保安总队这头,东方公司保安总局已向兵部报备,以民团备军的形式有了朝廷的正式编制,算是得到了朝廷官方的认可。 平时,该部可从事押运、护卫等商事牟利,并执行由驻地地方官府主持的绥靖地方之事,不得装备铁甲、弓弩、火炮等军备,虽可使用长枪、刀盾、轻甲等一般武备,但需由驻地兵备衙门监察,一应武备由东方公司自筹。 战时,该部则必须接受兵部征召,由朝廷派驻监军,根据兵部命令派遣至战区,由战区长官指派执行军事任务,具体指挥由东方公司保安总局组织,与其他营伍协同时,由两部最高长官指挥,战时装备则参照京营神机营,由驻地的兵备衙门调拨。 该部无论战时还是平时,所涉及的辎重靡费由东方公司自付,执行朝廷所分派的任务时,则以朝廷雇佣东方公司的形式,由朝廷支付佣金。 机动支队这头,下辖四个大队,每个大队编制四个中队,一个中队整编满员共一百五十人,机动支队总编制两千五百人。目前已是满编,即便是移驻天津后招募的新丁都已经接受过三个月以上的整训了。 天津支队这边是按照驻地编制的,不设大队编制,直辖五个中队,分别为天津县中队、天津港中队、运河中队、大沽口中队和海河中队。 天津支队不同于机动支队,主要从事驻地的护卫和绥靖地方,除非特殊情况,基本上不会外派,所以编制都是按驻地的守备需求来设置的。天津县中队就是负责天津县城及周边,天津港中队则是因为港务的需要设置的,毕竟这么大块肥rou,不组织点人看场子谁能放心,运河中队也是这么个意思。大沽口中队和海河中队就是为了守备天津至大沽口的海河沿线。 天津支队照着机动支队满编的状态那可是差着不少,五个中队就没有一个满编的,根由还是天津不缺活计,只要是肯干,一大把的活计等着你,天津本地的土顽根本就不愁找不到工作。 正所谓天道好轮回、苍天饶过谁,之前卢钊兴面临的困局就又华丽丽的摆在了东方公司自己的面前。跳呗!反正又没有办法填坑,不跳还能怎样! 如果细数这些活计,搞个排名的话,最好的活计当仁不让的便是东方公司,什么东方银行、东方商会、海贸总会、天津县厘税局都是好去处,到不是说漕运总会不好,关键是漕运总会不是漕工子弟根本就进不去。 接着便就是天津港务公司及其下属的码头、市场、仓储了,天津县所辖近乎于七成的民户都在天津港务公司任职。 再下来才是保安总局天津分局,毕竟是管治安的,反罪恶巡逻、救火、打击犯罪都是由风险的,由此招够了人手那也是好不容易的。 相较于以上的职位,北直隶保安总队天津支队、海上保安局和下属的缉私舰队就要差了很多,待遇虽然不错,可这些个单位要么就是随时会被朝廷征调上阵打仗,要么就得出海缉私现在就去打仗,现在辽东那可是已经在打仗了啊,有别的选择,大家伙自然就都不愿来这卖命了。 海上保安局还好,招募不限于天津县,周边凡是愿意出海的、能够扛过训练的都收。可北直隶保安总队天津支队按照朱由梼的顶层设计,在战时须守备驻地的,本乡本土的土顽干这活绝对要比外乡人来的可信,由此就必须是要从驻地招募的。这又能怎么办呢!反复招募无果,天津支队只能采取常备结合的模式,五个中队分别下辖六个小队,两个满编的小队日常执勤,剩下四个均是备军,自天津港务公司抽调,平时一个月集中训练五天,有需要时再集结起来参与执勤。 这样的布置,朱由梼也是没有办法。 至于朝廷的安排大致上朱由梼还是认可的,但是就平时装备这一块,朱由梼却不怎么满意,这北直隶保安总队的人那可是比朝廷的军卫兵弁金贵多了,无论是选拔、训练、待遇等等方面都是精细的不能再精细了,完全可以和朝廷将佐的亲卫家将媲美,他又怎么舍得让自己手下的兄弟赤膊上阵呢! 于是朱由梼便就专门给万历皇帝、太子爷和朱由校写信,好说歹说,在万历皇帝的直接干预下,才让朝廷允许了北直隶保安总队平时装备火铳和十斤以下的轻炮。 但也是有条件的,火铳和火炮均须登记造册,每支火铳只配弹十枚,每门火炮仅配弹五发,且只能在已经报备的北直隶保安总队营区及训练场地使用,出了营门便需要由驻地兵备衙门监察。 至于甲胄这边那是怎么也说不通的,别说铁甲了、皮甲都不行,朱由梼也无法,只能从天津兵备衙门借领那粗制滥造的棉甲,即便是这样,每套盔甲都是逐一登记造册,由驻地的兵备衙门保管,使用时还得到兵备衙门一领一领的登记领取。 这也属实是没招啊!没事你朱由梼要甲胄干什么?咱们朝廷敢问,你淮安王敢说吗? 坚持兄友弟恭原则的朱由梼能干这事吗?肯定不能啊!由此朱由梼就只能想歪招了。 万历四十六年八月初十,东方公司东方铁厂及所属的各个厂部均开始迁移至东方公司天津县工部区,其中最先迁移过来的便是一、二分厂和机械厂,这三个分厂那家伙可神秘了,非所属职工或是有朱由梼亲自签押的通行证,任何人都不得进入。待遇更是东方公司里最高的,都是直属于朱由梼,一应的花销连崔嬷嬷都不能过问,要多少就得给多少。 一分厂毕懋康是见天去,二分厂这头徐光启和他那几个洋鬼子朋友总是来往,机械厂这头除了朱由梼几乎就没人愿意去。 这一分厂便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