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六章 余辉落寞 第3节 不知所谓的党争 (第1/3页)
余辉落寞·不知所谓的党争 万历四十六年三月 虎威堂这边延运河向南逐步推进,不急不缓,按着沿途的各个漕运节点,一个一个的拿下,拿下一处便是要稳稳的掌握下来,组建漕运总会分部、整合漕工,把根扎牢了,再往下一个漕运节点渗透。 手段依旧干脆,就是银钱开路,遇到钉子便花钱请与漕运没有牵扯的响马或是帮派去一个个的拔。江湖总是有江湖的规矩的,谈不拢就看谁的拳头大,没有那么多花花肠子。 作为帝国大动脉的大运河牵扯着许多人活命,苦哈哈们傍着运河出力气挣饭吃,怎么着都是要被盘剥和压榨的,由此哪家更含蓄或者哪家更有良心,他们就更期盼谁来当家做主。 之所以只能期盼,他们实在也是没有什么办法,数千年的封建统治使得他们早已经习惯了逆来顺受,反抗或许会有,但那都是被逼迫到实在走投无路的时候,但凡还有一丝丝的希望在,他们就总会祈求日子能有好转。 当然了,四千里大运河的滚滚河水也无时无刻不参揉这带着血腥气的利益,由此在运河沿线就出现了一种任谁都觉得没有什么的常态。三五个衣着光鲜的人控制着上百名面黄肌瘦的漕工,假若拉一艘船能得十文,那些衣着光鲜的人会毫不客气的自己装起七文,剩下的三文还很是不耐烦的丢在地上,任由那些面黄肌瘦的漕工放弃本就属于他们的尊严,卑微的跪在地上逐一拾起后,还得千恩万谢,再去分润以养活自己的一家老小。 一切都似乎是理所应当,那些个漕工从来都没有想过这些个衣着光鲜的混蛋,明明在拉纤的时候没有动一个手指头,却拿走了他们辛苦卖力所获的绝大部分有多么的不公。 也有一些对此愤恨的,不愿低头或者是不甘羞辱,再或者是那微薄的获利真的不足以让自己的妻儿父母果腹,可他们才直起腰,腿还跪着的时候,也许只是因为一个想要挣扎的眼神,便会为自己或许还包括他们的家人迎来衣着光鲜者还带着血渍的铁棒。 原本四千里漕河大家都是这么卑微过着日子,认命或是委屈也都是一般的卑微,没有谁会去畅想未来,但天津卫以北的变化却好似在漫无边际的黑暗中撕开了一个小孔,而小孔中满是光明与希望,尽管透出的光依然无法穿透黑暗中的重重迷雾。 这就像往一潭死水里丢一块石头一般,波澜一起,任谁也都阻拦不住了。由此离天津愈近的运河沿途,躁动就愈发的激烈,这样的躁动就在无形间为虎威堂的行动创造了绝佳的机会。甚至在一些虎威堂还没有触及的地方,已经有漕工自发的汇聚到一起,成立了自己的小团体,有些甚至还自己找到了虎威堂要求加入组织了。 对于这样的情况,虎威堂或者说朱由梼早就有预判,但稳步坚实的掌握漕运节点是保持后续运作稳定的基础,对于这样的积极向东方公司靠拢的,虎威堂则是选择资金支持和加大思想上的渗透力度,但同时也控制起躁动的规模,避免在虎威堂无法顾及时,过早的摊牌造成漕工的损失。 在这样的形势下,虎威堂的行动顺利的异常,以至于因为人手不足和准备不充分的实际情况,导致了虎威堂在掌握沧州后不得不暂时停下了继续南进的步伐。 与此同时,获得利益的可不单是虎威堂,徽商总会这边单是向东方公司漕运总会出售棉布和制式制服成衣便是挣的盆满钵满。 而浙江、福建、南直隶、山东、河南等地有能力为东方公司漕运总会建造明轮拖船的船厂更是几乎不眠不休的在开工。 四千里漕河,按照东方公司漕运总会的核算至少需要四十料的人力明轮拖船二千五百艘,按照现在建造的速度,至少需要五省十九家船厂全力开工两年半才能满足。 在此之中,原本造船能力最差的河南,竟然率先动了歪心思,河南巡抚衙门、河南布政使司衙门为了给河南的船厂多争取定单,竟然让河南右布政使李汉亲自跑到京师游说东方公司。当然了期间也没少在朝中活动关系,甚至都请托到了太子这里,口口声声说河南有多不容易,百姓有多困苦,多由河南造一艘船就能救活多少河南百姓,就好似大家伙不知道河南承接漕运总会定单的两家造船厂都是他老丈人开的一般。 有了带头的,大家伙又不傻,于是各省便纷纷组织人手上京游说。南直隶这边手笔最大,直接让南京刑部尚书何成刚上京。浙江这边的阵容最豪华,由浙江布政使司、按察使司、浙江巡按衙门联袂派出多达十人的上京请愿团,连手头上的政务都不管不顾了。 漕运总督衙门更是不甘人后,在收受了河南、南直隶两省的好处后,更是派员直接找到朱由梼,让他多多照顾这两省,要不然就要派人照顾他漕运总会了,威胁的意味浓厚的不要不要的。 万历四十六年三月十二,都察院山东道监察御史赵才春上书攻讦河南省为漕运总会所造拖船偷工减料,便算是打响了“漕船党争”的第一枪,而后三日内,齐党、浙党、东林党、豫党便就开启了乱战。 这回浙党、楚党、东林党旗帜鲜明的站到了一起,坚决支持南直隶、浙江、福建三省。齐党和率先被其以利益拉拢的宣党则是紧密团结在一起力挺山东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