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之日新月异_第五章 东方公司 第7节 不得以的妥协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五章 东方公司 第7节 不得以的妥协 (第1/3页)

    东方公司·不得以的妥协

    万历四十六年正月,京师

    初九的夜,风很是凄厉,阵阵的寒风卷起地上的雪花,毫无顾忌的打在树梢上,没有一片叶子的树枝毫无遮挡,在风中伴着雪花摇曳。

    就在院中的正堂内,姚宗文、吴东显二人虽然坐着,但是那颤颤巍巍的样子,还不如跪在地上来的得劲。朱由梼的怒火真是让他们后背直冒冷汗,这两位即便是当着万历皇帝、方首辅面前都不卑不亢的士大夫,却着实让淮安王吓的够呛。

    真的是够呛,两位给谏大人虽然没有正儿八经吃过朱由梼的亏,可是任那个还不清楚之前淮安王把一众勋贵高官折腾的死去活来的桥段呢?即便是不知道内情,可这京师恶虎的名头还没听过吗?由此,二位真是怕朱由梼一发火就把他们俩做掉。二人星夜前来之前,已经被方首辅打过了招呼,中心思想汇总归纳成一句话“认错要诚恳,挨打得立正”。

    朱由梼的背影让二人怎么看都像阎王爷……

    此时的姚宗文那真是肠子都悔青了,今天这趟活他接的可真是亏本啊!现如今来看,吴东显在中间交通承诺淮南盐帮要给的五千元东方银行钱票根本就不值得自己冒这个险。

    这趟子事,淮南盐帮办属实是的太他娘的二了。

    淮南盐帮之所以要如此作死,根由上就是三点:一是东方公司与徽商总会的全方位合作导致的东方商会对京师百货商贸的半垄断;二是保安局及虎威堂为掌控宛平县治安对辖内江湖帮派的清洗与收编;三就是东方钱票在京的推行。

    要说这三件事怎么能和淮南盐帮扯上关系呢?呵呵,关系还真不少。

    先说东方商会对京师百货商贸的半垄断。

    东方商会成立之初下面的百货店铺也是卖盐的,可是这盐从哪里来呢?可不是淮南盐帮,而是从内廷的皇店独家进货,而后一概按照朝廷的定价平价出售,东方商会根本就不要利润,利润实际上都让给了供货的内廷和购盐的百姓。这个时候其实也无所谓,东方商会在京师拢共才有六家店铺,影响也还真就那么回事。

    可是等东方公司与徽商总会达成全面合作后,徽商总会在京的大部分店铺都以入股的形式移交给了东方商会,由此原本根本不再淮安盐帮眼里的东方商会一下子就近乎垄断了京师近半的百货商贸,这下子就等于变相掐断了淮南盐帮在京四成的生意了。

    而作为中间商的淮南盐帮在怎么如何,也是得罪不起内廷的,人家要盐他们哪敢不卖,只得将近五成的食盐贱价卖给内廷的人,由此就相当于东方公司将淮南盐帮的利润直接给来了个脚脖斩。

    淮南盐帮不恨东方公司才怪。这还没完呢!

    其二,保安局这边是借着朝廷的势,明目张胆的清洗宛平县所辖各坊的江湖黑道,手段那是极其的残忍和不讲道理。

    虎威堂就更不是人了,那完全是顺我者不一定昌,但逆我者绝对要亡。认怂了那应该就算了呗,可人家不,你服了也不一定就能高枕无忧,今天抽两个,明天调三个,抽调来抽调去,再一看,兄弟们竟然都成了虎威堂的人了,那是妥妥的吃人不吐骨头。

    可这江湖上的事给淮南盐帮有啥关系呀?别说,还真有,而且是有大关系。

    淮南盐帮虽说是朝廷和官面上认可的盐业专卖中间商,可开中法败坏后,盐政那就完全是个笑话了,这伙人真正来钱的路子就是贩私盐。虽然整个大明、朝廷上下都知道,但却是谁都装作不知道。这本是人人都清楚的买卖就只能在地下交易了,如此一来,这些个江湖头马也就成了整个私盐经销的重要一环了。

    你保安局和虎威堂如此这般的不干人事,可比东方公司和徽商总会的全面合作可狠多了,原本店铺坐销的路子被掐了,人家还能挑个担子走街串巷吧,现如今组织走街串巷卖盐的人都被你们给一勺烩了,那还走个屁呀!

    你说人家淮南盐帮该不该恨东方公司?这还没完呢!

    最后便是这东方银行钱票了,东方银行的钱票在京流通,最主要的流通渠道可不是在京官员、京营京卫的军属或是东方公司职员,而是那些因为东方商贸货品价格低廉而在这里进货的小店铺,他们是除了东方公司所属店铺机构以外最先收付东方银行钱票的。

    这些个小店铺和商户那可是京师商贸流通环节中最为广泛的末端,接触的都是街坊邻里和平头百姓。在他们的带动和影响下,京师百姓在经过一阵子短时间的观望后,便逐渐接受了东方银行的钱票,并且使其逐渐成为了京师地面上使用最广泛的流通纸币,直接淘汰了价值谁都说不准、且支付不便、市场还混乱异常的散碎银两,流通地位直逼且已经撼动了铜钱的统治地位。

    然而、然而,在开放金银铜与钱票互兑之前,淮南盐帮的人那是不认东方银行钱票的。可是互兑开放后,虽然是认了,也开始收付了,可是东方银行钱票目前也只在京师流通,淮南盐帮不论贿赂盐运使衙门还是去到盐场或是产盐地进货,那可都是需要真金白银的。然后每回都得去东方银行,将在京师卖盐收来的钱票兑换成银两,可就像是被特意针对的一般,拿到手的那从来可都不是本色官银,竟是他娘的连内廷各厂及户部都没法提炼的各省的杂色银子,这就平白无故又被东方银行收了一遍智商税。

    这事还真就没地说理去,找谁都不好使,这玩意跟谁头上能干呀!一回两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