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第四章 保安虎威 第7节 扩编 (第3/3页)
!”,老国公可不理他,这群风宪官都是属鬣狗的,才不搭理他呢!郑化委见英国公不理他,便一把拉住朱由梼,说道:“淮安王,你说说,他说谁呢!”,朱由梼也是惹不起啊,便说:“年岁大了,您别跟他一般见识!”,说完便一闪身从郑化委手中脱开,逃一般的跑回了保安总局。 勋贵一众来的快去的也快,一番闹剧最后是一地鸡毛,吃瓜群众很是不满,妥妥的差评! 万历四十五年四月二十,皇明保安局专校第二期开课,共招募学员三百八十四人,混编为三个学员中队,由五军都督府派来的十名将佐担任学员队官,开始了为期一个半月的整训。 这回之所以又加了半个月的整训期,主要还是训练这些人另行禁止,毕竟第一期学员在入学之前都参加过虎威堂三队的岗前培训,所以便省去了。 保安局专校这边开学,虎威堂三队那边自然就又将主力工队调回各坊整修伙铺,不过阜成门外安置院已经步入正轨,人力也不再短缺,由虎威堂三队的骨干组织流民便是可以干活,不仅没有什么负面的影响,还从保安局京师内的六个和阜成门外的安置院又抽调出一百五十个流民充实三队,到也让一众工作进展迅速。 宛平县其他各坊的一看伙铺又开始整修了,便也是安心下来,不再像之前那般火急火燎,但也总是有事没事就派人到保安总局或是保安局专校趴门缝,以便随时掌握进度。 保安局这头扩编,虎威堂三队却也没闲着,也开始扩编了,根由就是业务多了。三队建筑队这边没可什么聊的,反正是修完伙铺修安置院,安置院修完又回来修伙铺,活就没断过。 可随着安置流民的同时,其他的活也就多了,首先就是买卖粮食以保障虎威堂及安置院的粮秣供应,这一来二去的老是被粮商盘剥,赵启国这算盘珠子越扒拉越心疼,于是便跟崔嬷嬷一合计,便就成立了自己的粮店。 其次便是安置院里的产出了,不能光由虎威堂自己消化啊,毕竟那么多箩筐人手一个也都发不完啊,于是便又成立了自己的杂货铺。可这粮店和杂货铺都是赔钱的货,赵启国没招就将目光盯上了朱由梼设计的蜂窝煤炉子上,这玩意之前主要供给虎威堂和被朱由梼哪去送礼。可是这东西比火盆好用还便宜,再加上虎威堂来来往往的人多,大伙看着都觉得好,便就有人张罗要买,赵启国便看出了其中的商机,于是便将原来的打铁作坊重新整建,开设了虎威堂的打铁铺子,一方面生产蜂窝煤炉,一方面也承接其他活计。 就这么着,虎威堂杂货行里买卖的物件是越来越多,生意还真就有了起色,毕竟他这的东西可比别人家便宜多了。崔嬷嬷一看确实搞得还不错,于是便又到内廷里转了一圈,内廷各厂可以对外发卖的产出便又出现在了杂货行里。 如此杂货行和粮行便急迫的面临着扩展,连带着虎威堂三队上下也都是各方的招人。 朱由梼可是没想到赵启国竟然还真有经商的天分,原本就是要安置闲散劳动力的三队在创立五个月后,竟然能在三月末向虎威堂上缴三两四钱的纯利,这可是让朱由梼喜出望外,于是变跟崔保辉、崔嬷嬷等一众高层一商量,干脆就玩了把大的。 万历四十五年四月二十三,虎威堂再次改组,设立皇明东方公司,下辖皇明保安总局、虎威堂、东方商会。 皇明保安总局这边没怎么大动,即便是要扩编也得等保安局专校第二期学员毕业。虎威堂二队接下了虎威堂的名号,去掉了“二队”两字,职司也是不变,继续光明正大的混黑道。 原来的虎威堂三队改组成为东方商会,下设东方商行、东方建筑行、东方铁厂三个单位。 东方商行合并了粮店和杂活铺,所有的属员都是从虎威堂的职工家属中招募,一水的女职工,分别在正阳门大街猪市口、朝阳门大街西口、西直门大街东口、西长安街西口设立了四家店铺,正儿八经的做起了商贸百货,拳头产品有两种,一是蜂窝煤炉及特制的无烟蜂窝煤,二是便是安置院产的柳条箩筐,其他日用百货、粮油米面也是一勺烩,主要的营销方式也很单一,就是便宜!由此生意还真算是不错。 东方建筑行将所有的安置院的流民进行了整合,成立三个工队,原本自南城招募的军余现如今也都是大大小小的工头了,一工队主要承办维修伙铺的活,人员最少;二工队承办工部疏通运河河道的活计,人数最多;三工队则是承办顺天府交给的整修京师各处官学的活计,这个活顺天府一分的回扣都没要、一两的工钱都没折,也算是向朱由梼诚心的道歉了。 东方铁厂的前身就是原本虎威堂成立之初盘下来的铁匠铺,当时也就是为了研究朱由梼弄得那些稀奇古怪的设计,主要的人员也都来自内廷内官监,后来进展实在是乏善可陈,便又给虎威堂制作蜂窝煤炉自产自销,谁也没想到现如今大卖,内廷、朝廷各衙门、京师的有钱人纷纷的订购,产能很是更不上销量,于是赵启国便是下了狠心,申请了朱由梼后,便在南城白纸坊西南角一口气买下了十亩地,建成了东方铁厂。 自此朱由梼实在是没想到,还不到一年半的时间,自己还真就在京师地面上有了自己的一番基业了。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