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二章 京师恶虎 第4节 城狐社鼠之殇1 (第1/3页)
京师恶虎·城狐社鼠之殇1 万历四十四年七月,京师,十王府,淮安王馆 聚宝轩的骗案在也收了好处的万历皇帝的“怂恿”下,就这么虎头蛇尾的结束了。朱由梼这笔无本的买卖也是获利颇丰,一百五十多万两银子本来是足够他踏踏实实的启动计划了。但这些银子现在朱由梼还真就不想动,因为那几个被坑的勋贵们已经帮他稳稳的迈出了宏大计划的第一步,他的目光现在都聚集在那十五万亩的土地上拔不出来了。 经崔保辉托人打探,这些土地都集中在北直隶顺天府玉田县,原本是一个卢姓宗族的田产,族里在嘉靖年间曾出过一位举人,做过两任知县,而后族中也就是陆续出过几个秀才,算是有些依靠;再加上这十五万亩大部分都是旱地,产出也就算是一般,所以也没被大户侵吞,全族上下四百来户子人也就这么面朝黄土背朝天的活着。 前年族里的最后一位秀才死了,这卢家就得开始缴税了,又赶上近三年的大旱,到了今年,几辈子攒下的家底也彻底见底了,也闹起了饥荒。于是几个族老一商议,为了活命便也狠下心来,收罗起仅存的一些银钱走门路,全族投献给了英国公府,准备做佃户。 可赶巧不巧,英国公府这边才给了准话,还没来得及派庄头,这个胡就让朱由梼给截了。于是朱由梼便将这十五万亩土地作为了下一步发展的起点,先是让崔保辉带着从京师购置的粮食出发去接管,自己便准备报备离京去玉田。 然而崔保辉前脚刚走,后脚山东就爆发民变、盗贼大起。同时又鉴于春天的饥荒造成北直隶各地流民遍地,万历皇帝又怎么能放心朱由梼离京呢!即便再怎么不喜,但怎么说也是自己的嫡亲孙子,又看在那五十万两银票和若干字画的面子上,于是乎朱由梼要离京的事便就被万历皇帝给按下了,尽管朱由梼多次找万历皇帝说情,可是老爷子就是不许,无奈朱由梼只得被困京中,动弹不得。不得以,只得用书信遥控指挥崔保辉在玉田稳定形式,先帮着卢氏一族度过饥荒,再图恢复生产的事吧。 如此,精力充沛却又无从发泄的朱由梼连续sao扰朱由校数日依旧觉得无趣后,便又将注意力转移到了京师地面上了。满四九城闲逛的朱由梼最近属实不怎么开心,不但是被困在京城让他觉得烦闷,更多原因是京城大街小巷陆续增多的流民。 五月末,北直隶周遭的流民便开始向各个大城聚集,京师地面上则由于顺天府的弹压和引导,大部分的流民都转移到通州、顺义、房山等县安置,能来到京师的大部分也都是投亲靠友,来京师地面有所依靠的。 但大灾之年,京师也未见得就比乡下好过,不少人到了京师也没有生计,虽然官府组织赈济,但就看着满街的乞丐和卖儿卖女的,也知道效果如何。朱由梼看着这些人,心中不忍,但作为藩王的他是绝对不能出面救济的,不然“意图不轨、邀买人心”的帽子他不戴也得戴,不参与夺嫡这条线他可是时刻紧绷着的,无可奈何只得借由崔嬷嬷的名义向京师各养济院捐了二万两银子。 然而世道总是不缺坏人的,有些人的良心就是坏掉的。这天便让朱由梼遇见了一个让他十分窝心的事。闲来无事到山川坛晃荡半天回返的时候,就在灵佑宫边上,看到了几个城狐社鼠在拐骗一对母子。 看那样子这队母子已经是饿了有几天了,原本是在街边乞讨,而不知道哪来的四个泼皮却在鼓动这对母子卖身到“灵佑宫”,一个泼皮信誓旦旦的说灵佑宫的道爷看他的儿子有慧根,要收他为徒。 这对于母子来说可算是天大的好事,儿子能进灵佑宫那可真是老天开眼,这就算是有活路了。儿子有了照顾,女子自己便也可以找活路,管是找份活计还是卖身为奴也都算是个出路了。 但那泼皮却又说,灵佑宫可是官庙,入门是需要打点钱的,他们哥几个也是好心想促成这个好事,就又跟人家道院商量,将这女子也收了,就当卖身为奴,给道院做些洒扫做饭的活计,卖身的钱就用作打点。兹要是那女子愿意,便签了那泼皮手里的卖身契,他们便去居中说和。娘俩一块进灵济宫,好歹都有口饭吃,这是不是好事呢? 听着很好,可再看远处街角站着的两个衣袍明显不合身的道士打扮的两个泼皮,这个局朱由梼也就一清二楚了。这典型是个局,那泼皮手里的是货真价实的卖身契,可绝对不会是卖身到灵佑宫的,灵佑宫可不是伙居道院,哪里会有女人呢? 这女子只要是在卖身契上按下手印,那这伙泼皮定会将这母子二人分别交于那两个假扮道士的泼皮处,而后定是会编造理由让母子分开,再然后就看这伙泼皮有没有良心了。如果有,将那女子和孩子分开贱卖去高门大户做家奴;如果没有,女子卖入妓院,孩子卖给乞丐头,打断腿脚去做乞丐。 这事朱由梼没有管,原因也很简单。人在绝望的时候总会无所顾忌的抓住任何一根救命稻草,而且总会将这跟稻草想象成参天大树,这便是希望,任何试图摧毁这希望的行为,都会被排斥的。 眼前那个女子已经将这伙泼皮的话当做了希望,自己一个十岁上下的孩子,说什么那女子也不会信的。即便是管了,又会有什么好结果呢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