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二十七章事件发酵 (第1/2页)
第二日一早,阳光明媚,微风习习。 临安城的大街小巷里,传出了一些风言风语。 “唉,你知道吗,知府大人其实是个贪官。” “嗨……我寻思你神神秘秘的说的啥事呢,就这事?” “怎么,你知道?” “你这都是老黄历了,知府不仅是贪官,听说府里还藏着娈童呢,就连他的儿子……唉,不说了不说了。” 一名路人看着他,一脸不信的开口道:“真的假的,不能吧?” 中年男人看他不信,感觉自己受到了侮辱:“哼,真是孤落寡闻,我这可是有证据的。” “嗯……什么证据,拿出来看看。” 街坊邻居,行过的路人,此时都竖着耳朵听着这边的动静。 中年男人左右看了看,神秘的从胸口处拿出了一本黄皮书本。 “这可是我高价从别人手里收来的,足足五十两银子,里面有图有真相,证据确凿啊。” 周围的百姓一听:“什么,这本书记得是真的吗。” 中年大汉哼声道:“不信,哼哼,不信拉倒,我跟你们非亲非故的,告诉你们干什么,真是浪费我的时间。” “起开起开。” 说着,推开了围观的人群,向外面走去。 “唉……没想到,现在的人,连真话假话都分不清了,哼……” …… “唉,你知道吗,知府得了花柳病了。” “李老爷真是惨,因为家里的银子,让孙何这个狗官折磨了一夜,不过李老爷真是硬汉啊,让人打成那样,愣是没认罪。” “嘘,我给你说你可别告诉别人奥,知府要造反。” “啊,真的假的。” “当然是真的,要不他贪那么多钱干什么,听说他家里的金子,能堆成一座假山了,我就告诉了你,你可别跟别人说啊。” “知道,知道。” 听到消息的人嘴上说着知道,转头就跟别人说了。 “知府造反了,这件事我可就告诉了你一个人,可千万别跟别人说。” “不能够吧。” “怎么不能够,听说庆王都惊动了,如果不是要造反,庆王理个知府干什么。” “嗯,说的也是。” 消息越传越快,越传越夸张,没过一个时辰,全临安的人都知道了,知府摊上大事了…… …… 不过,李府的人今日起来,感觉有些不一样,至于到底是哪里不一样,他们也说不清楚…… 早上,没有了大公鸡的鸣叫,赵沉鱼这一觉睡得格外的香。 李忆雪慵懒的坐了起来,看着床下的赵沉鱼,条件反射的护住胸前,看着他睡的正香,李忆雪松了口气,整理了一下衣衫,这才起身下床。 看着窗外透进来的阳光,已经日上三竿了。 李忆雪奇怪的自语道:“今日怎么起的这么晚,难道是昨日太累了。” 李忆雪摇了摇头,看着赵沉鱼睡的这么香,没好意思打扰他,小心的迈过了他的身体。 整理了一下妆容,推开门走了出去。 瓶儿一早就等在房门外,看着李忆雪出来了,快步上前:“大小姐,喜事啊,现在临安城因为老爷的事,闹的满城风雨,听说,庆王府派人,查了一天的知府贪赃枉法之事。” 李忆雪心中一喜:“是真的?备车,我们去拜访一下齐大人。 府堂是知府衙门中一个综合性的办事机构,内有典史若干人。经历司,是知府衙门内掌管出纳文移诸事的机构,设经历一人秩正八品,知事一人轶正九品。照磨所,是知府衙门掌勘磨卷宗等事的机构,设照磨一人,秩从九品。司狱司,是知府衙门掌察理狱囚诸事的机构,设司狱一人,秩从九品。 吏房:掌署内考勤,乡绅、丁忧、起复,在外省做官各事。 户房:掌户口管理,征税纳粮,灾荒赈济等事。 礼房:掌兴学、科举、教化、旌表、礼仪、祭祀、节庆等事。 兵房:掌兵差、民壮、考武、治安等事。 刑房:掌破案侦缉、堂事笔录、拟写案牍,管理刑狱诸事。 工房:掌工程营造,修理仓库,起盖衙门等事。 铺长房:掌邮传及迎送官员之事。 承发房:应办各种公文信札,皆由此房挂号,又分发各房转办。 各房办事人员通称典吏,而各房之头目,或称经承,或以各房之名冠之,称吏书、户书、礼书、兵书、刑书、工书。其下工作人员称胥吏、书吏、书办等。各房书吏一般为十余名,不超过二十人,他们不是官员,没有品级,大都是举业无望之人,只好掏钱纳粟买来书吏差事,或通过招募考试而被选用。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