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第三章 月下求天箓 (第2/2页)
云团,手搭拂尘,白发飘飞,姜原脑中浮现四个字—— “乘虚御风” 姜原不由直起身子仰望明月,探出手虚触月光,心中生起无限向往: “这才是仙人啊!” 一行人并未飞太久,不过一盏茶时间。 然而下方,已经不知翻过多少山岭,多少城池。 传说中那仙人朝游北海暮苍梧的威能,由此可窥一二。 前方逶迤山脉中,蓦然出现一座磐石堆砌的险峻高峰。 青阳子一按云头,飘向那峰顶的平台,金雕紧随其后。 还未落地,便有人上前迎接:“恭迎青阳仙长!” “郑道友啊,好久不见。” 青阳子解去手上法咒,脚下云团当即散作清气,飘然消逝。 相比老道的从容,姜原就狼狈多了。 在空中只顾沉溺飞行的畅快,此时才发觉,脸颊早已被狂风吹的僵硬无比。 王胥也被吹得够呛。 两人一落地,就不约而同的揉捏脸颊。 青阳老道这时回身喝道:“你们两个,还不来拜见郑游徼?” 那人笑呵呵摆手道:“折煞郑某了,在下一个小小游徼官,哪里担得起仙长高徒的拜见。” 这位郑游徼,一身赭红色的武袍,腰带上还挂着刀,打扮倒是英武,然而却大腹便便,眼睛小小,有种莫名的喜感。 笑起来眼睛只剩一条缝的游徼官,将身后一个少年推上来,介绍道: “这是在下的侄子郑元吉。元吉,快来见过青阳仙长。” 郑元吉身材高大,穿着利落的胡袖衣袍,胯着环首刀,背上还有长弓、箭袋。 叔侄俩,一个像是凡间武官,一个像是外出游猎的武士,反正都不像修行人。 “晚辈姜原,见过游徼。” 姜原怀着好奇上前拜见。 郑游徼眯眼盯着他看了半响,赞道:“仙长又收了个高徒啊。” 青阳子摆手,“一个后辈,并非老道弟子”。 说话间,又有腾云驾雾的身影飘然而来。 郑游徼当即露出歉意:“郑某受山神之命迎接众位仙长,青阳仙人您看?” 青阳老道点头表示理解,突然喊了声“姜原”。 “嗯?” 姜原一愣,发现老道瞥了眼他的包裹,恍然大悟,连忙取出装着二十四朵金花的木盒,上前递过去。 游徼官很自然的揽过木盒,又很自然把木盒推了个缝儿,金光一闪而过,胖乎乎的脸上喜色更浓: “哈哈哈,仙长放心,包在我身上,多一人便多一人。” 名叫郑元吉的少年脸上,露出了一丝尴尬,显然对叔叔的市侩作风有些不喜。 等到叔侄俩远去,青阳老道的脸色也冷下来,一甩拂尘,走到角落空地上盘腿静坐。 好一会儿,见老道已经入定,姜原才小声的向王胥打探道:“那人什么来历?” 王胥悄悄瞅了眼师傅,压低嗓音回道:“他是此地山神府的游徼官,本名叫郑伯威。” 却说在凡世,游徼不过是个小小乡官,然而在神道体系内,游徼官的地位却不低,有“阳世判官”“阳游神”之称。 一般的土地庙,山神庙或河神庙,还设不了游徼官,必须得七品以上的神府才行。 游徼官负责神府域内的缉妖、镇邪、除魔等阳世治安,以及沟通凡俗,麾下一般有四位佐官,分为巡山捕快和安神法士。 非要类比的话,游徼官相当于凡间的县尉。 此外,仙道修行在鬼仙之前,为筑基阶段。 筑基有三步,即存想内观蕴气感,食气入体养气海,炼气通脉返先天。 简称为存想,食气,炼气。 郑伯威今年三十八岁,修为刚入炼气,若是单论仙道修行,应是鬼仙无望。 之所以能担任本地山神府的游徼官,还得青阳子称呼一声“道友”,因他有灵霄天箓在身。 八品“威仪都功箓”,便是郑伯威的天箓品阶。 这一级天箓,有六丁六甲府,可用以驱神役鬼,又有天宫灵酒,可用以行气通脉,洗涤污秽。 再进一步,获得了七品天箓,就有兜率宫太乙丹赐下,可直接晋升鬼仙。 郑伯威的一身修为全靠天箓,根本没做过多少存神炼气的静修,却很快将达到青阳老道百年苦修的果位。 无怪乎当今修士追捧灵霄天箓,“求仙问道”变成“求天箓”了。 姜原觉得老道冷脸,应该不是嫉妒,而是种落寞。 不过这郑伯威,身为本地山神府的游徼官,竟能送人进入东岳神府,绝不像外表那么简单。 姜原正和王胥小声讨论郑伯威的来历,闭目静坐的老道豁然起身,低喝道:“收声,神君将至!”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