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第58章:他果然和我百妙阁有故交! (第1/1页)
眼看典备真人有逐客之意,卫朝星尊闷声说道:“既然师兄不信,我也无计可施,等完成陈前辈嘱托,把至宝带回山门,看你还有什么话可说!” “陈前辈?” 典备真人笑骂:“你连一声掌门都不肯喊我,却称那人前辈,是不是有些妄自菲薄了。” 卫朝星尊丝毫没有要跟着他笑的样子,反而一脸认真肃穆:“陈前辈自然当得起前辈二字,不管修为抑或心境,乃至那雷霆手段,都令我等五人仰之弥高。” “包括烛影老儿?” 典备真人忍不住奇道。 百妙阁之中,唯有烛影星尊一心向道,不问尘世,且心比天高。 如果他都自愿称上一声“前辈”,那就不得不严肃以待了。 卫朝星尊微微一笑,重重点了点头。 “嘶~!” 典备真人掌心按在扶手上,半晌没有移动分毫,过了一会才堪堪回坐,眉头大皱。 “此人何等境界?难道那株四百年参妖……”典备真人迫不及待的问道。 “不错,便是出自陈前辈之手。” 卫朝扺掌浅笑:“至于境界,极三境无疑!” 典备真人双腿一软,庆幸自己早早落座,紧接着呼吸骤然急促起来。 极三境世间能有几人? 凤毛麟角! 隐居于世间的极三境大能,足以令无数修士甘心追随。 立门建派,只在一念之间。 这样的人物出现在偏僻小镇,反倒合情合理。 “这么说来,那妖参果然存在?” 事关己则乱,典备真人也不能免俗。 天知道为了对抗这魔道邪火,他耗费了多少道行和心力?! 如今阴霾的心境里忽然一道光打进来,暖洋洋的铺在身上,又怎能不激动到令他心弦剧震。 典备真人眼前仿佛亮起希望的金光,笼络大能之事都被忘却在脑后。 只是急切问道:“你们三人此行回山,为何不携带至宝同返?” 脸上流露出溢于言表的渴望。 卫朝无比正色道:“我等五人皆为五品无常境,唯恐路上有失,故而计划召集门人一同护送回山。” “而参妖此时留在陈前辈身边,天下便没有比那里更安全的地方。” “没错!” 典备真人抚掌笑道:“你持我令牌召集人选,尽快启程取参吧。” “快不了…” 卫朝见典备真人已无疑虑,便露出傲然之色:“我们回来要完成陈前辈的嘱托,给长青镇重塑镇妖柱。要知道那山参妖丹,前辈只收取我百妙阁千余枚启灵丹罢了。” 典备真人起初不觉有异,但又品了品话中的意味,顿时倒吸口冷气。 千余枚启灵丹? 陈前辈的嘱托? 可笑! 极三境大能还需要托付事情给小小的百妙阁? “莫非……” 他和卫朝对视,眼睛里全是八卦的味道:“北执事冉千琼和陈前辈的交情,已经处到这么亲近的地步了?” “不对!” 话刚出口,典备真人自行惭愧,联想到两个关键点,顿时反应过来:“难道极三境大能愿庇护我百妙山门?” 卫朝凝重点点头:“陈前辈无所不能,无所不通,哪里有用得着百妙阁的地方,不过是小事让我们出力,建立些许联系罢了。” “可叹…” 他神色黯然:“就连这等小事,都是陈前辈对烛影面授机宜,我和其他师弟连聆听的份都没有。” “日久见人心,师弟不必神伤,未来尚有机缘深入交流。” 典备真人整了整法袍,忧虑之态一扫而空,深深一鞠:“为兄身有不便,此事拜托师弟全权处理,务必让陈前辈满意,不虚我百妙阁威名。” “那是当然!”卫朝转身走出大殿。 “山门之幸,我之大幸啊!” 待卫朝走后,典备真人宛若痴狂的不断低吟。 过了一会儿,冷静下来之后,他忽然想到一个严重的问题。 天下没有无缘无故的馈赠,可这陈前辈为何如此照顾百妙阁呢? 他忽然想到一桩往事。 于是疾步走出大殿,飞身跃向后山。 …… 幽静的郁郁葱葱之中,一栋低矮小屋伫立于此, 一位灯油将竭、瘦骨嶙峋的老者,正坐在门前静心打坐,感悟天地。 典备真人尊敬的施礼,而后闭口不语,安静的站在一旁,唯恐打扰到老者。 过了一会,见老者缓缓张开双目,才开口问道:“师尊,典备有一事求解。” “说。” 老者面无表情,双目已然混沌,宛若蒙上一层灰砂。 典备真人不敢抬头:“曾听师尊说起过,二十多年前您带云岭下山,机缘巧合结识了一位高人,还施恩于他?” “谈不上恩情。” 老者摆摆手,回忆说道:“赠送几两碎银的些许缘分罢了。” 典备真人来了兴趣:“师尊可否详细说说?” 老者面露为难之色,良久才感叹道:“当年你师弟年轻气盛,正是血气方刚的年岁,师门大试落败,便深感惭愧,在那烟花柳地盘缠数日不好意思返回山门,我便前去寻他。” “可是谁知醉春楼消费颇高,连为师所带的银两都不够……” “于是当掉长衫法剑,才堪堪脱困。” “而那高人的情形于你师弟无异,我见尚有些碎银,便赠送给他罢了。” 典备真人听得心驰神往,又问:“那位可是一等一的高人?” “那是当然!” 老者语气严肃,脸色凝重,不容置疑:“犹如谪仙下凡般的人物!” 典备真人得到自己想要的答案,躬身告退:“那便不打扰师尊清修了。” “嗯,去吧。” 老者仙风道骨,气度斐然。 挥手之间,那飘然于世外的绝尘模样,让典备真人忍不住赞叹。 不过他挑了挑眉梢,终是没有把那句话问出口。 好像…… 每次师尊的叙述都不大相同。 上次怎么说来着? 那是一个关于师门大试落败,云岭面壁哭泣不止,他带徒儿去山下散心的故事…… 典备真人离去后很久,老者才嘘了嘘鼻子,直到旁人的气息全部散去,只余山草的清香时,才放松下身子,从蒲团坐垫下轻轻抽出一本泛黄的小册。 黄册里是凸凹不平的盲文,看起来高深莫测。 老者面庞异常严肃,摸了半晌,才露出欣慰的笑容。 口中喃喃说道:“遥想那人的确风流倜傥,一首七律惊才绝艳。” “能入得了花魁萧一宁的眼,成为入幕之宾,怎能不是犹如谪仙下凡般的人物?!” 一阵清风吹过,乱了老者摸索的进度。 他有些恼怒的合上册子,从第一页重新翻起。 这时候,封皮上几个大字才依稀可辨。 绣…榻…野…史。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