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第五章 前途  (第2/2页)
他们彼此欢笑低语,颇有斗志。    季布看了眼芈涟的背影,走向了熊翊所指的篝火处。    那儿留着几串烤鱼。    熊翊也跑了过来,不客气地拿起一串,笑道:    “刚刚我把吃的分了一些给jiejie,她又分给了那个侍女。结果就是谁都没吃饱。    “唉,这也是没办法的事情,我们根本没带粮食。我和英布将军商量着,以后得想办法截个秦人的辎重队才好。”    “这事可行。”季布嚼了口烤鱼,赞同道。    英布走了过来,挨着他们坐下,并报告他的发现。    “南边有少数秦骑游弋的迹象,不过他们的大部队应该还在休整。”    熊翊闻言点点头,用鱼肠剑在地上画了张简易的地图。    “这是淮水,这是芍陂大湖,中间是寿郢。”    他又在淮河上画了些枝杈,分别代表颍水、涡水、南北淝水以及洛涧。淮河往东较远处还分出了一道泗水。    淮河南边,又歪斜着画了一笔代表长江,顺带着勾出巢湖。最后再添上一些山,一幅简易的淮南地图便形成了。    熊翊盯着完工的地图,沉声道:    “现在秦人完全占优,所幸他们的水师还只徘徊在淮河一线,尚未运送秦军深入江淮之间,但这也只是时间问题。”    季布也探身比划道:    “秦国大军展开,四处围追堵截。目前,西、北皆是秦军,南边的秦军也在加紧包围,我们没有多少出路可选。”    “不仅是我们,之前突围而去的各支部队都一样,都面对着秦军的追击与堵截。”熊翊也适时补充道。    “都有哪些人?”英布和季布一样,都不了解王都的具体状况。    熊翊回想着原主在寿郢的王宫里送走的一位位少年,叹了口气。    “现在,楚国的贵族已在战争中折损过半。也因此,王上将再兴的希望交给了年轻人。    “屈成、昭完、景驹分别领取了王诏,带领自家的军队各自突围。其中景驹带走了仅存的淮河水师,可能会试图走施水入长江,但是现在运河已断,他们过不去的。    “项氏一族的军队由少羽统领,参加了寿郢城外的野战,失利后撤走了,现在不知在哪。    “王室的代表则是我,压在最后出城,并肩负迁都的任务。    “此外还有一些贵族和溃军散落在淮南,生死未卜。”    “目前我方的情况就是这样。”熊翊总结道。    英布捻着下巴,沉吟道:    “这么看,现在所有的楚军加一块,大概只有不到三千人。而且我们彼此之间缺乏联系,难以互相照应。”    熊翊和季布点点头。    他继续说道:    “这样一直分散在淮南,只会在秦人的围剿下逐一覆灭,楚国就彻底丧失复兴的希望了,我们必须做点什么!”    “可我们自己都没有脱险。”    季布比较悲观,不过他仍有信心拯救现在这六百人的队伍。    “我们应该明日天一亮便向东撤退,全程靠南疾走。这样,应该有很大的希望能在秦人攻克阴陵前跳出包围圈。至于其他的楚军,我们帮不上忙,只能希望路上可以收拢一部分溃军了。”    “有二位将军协助,撤出淮南应该不成问题。”熊翊敲击着鱼肠剑的剑身,“但之后呢?秦军大都挺近到了南方,淮北出现真空,我们要不要去那里?”    “不行!”    两人异口同声道。    熊翊耸耸肩,无奈道:    “那还能去哪?”    “保守的话,去江东最好。但还是之前那问题,路况不佳,一旦秦军察觉了我们的动向,很容易就能追上我们。所以,”季布斟酌道,“我们最好离开一淮南便化整为零,大家或潜伏于市镇、或投奔诸子百家……”    “又来这套!”英布打断他,“能不能有点出息。”    季布轻啧一声,没好气道:    “那你说怎么办?”    英布轻哼一声,双臂抱胸,直言道:    “路要一步步走。目前我军缺少粮食、箭矢,干脆找准机会截掉攻打阴陵的秦军的辎重。之后如何再视情况而定。”    “不错的提议。”熊翊赞同道。    季布也没反驳这一点,但他依旧说:    “可秦军绝不会放过一支成建制的楚军游窜。我们的首要目的是保存实力,因此最后一定要分散开,蛰伏下去。”    “你那是求死之道!”    熊翊听着听着,表情变得复杂。    他没再听两人的争论,而是不由得想起了原主离开大殿前,楚王那孤傲的身形与冰冷的叹息。    这该死的任务……熊翊抬手捂额,故意问道:    “所谓的保存实力,是保存我们这六百人,还是现在正在逃难的全体楚人?”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