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第三百三十八章 秦王苏醒话战况 (第2/2页)
有把握吗?说实话,真的不知道!且不说自己的主力已成疲军,对手更是赵、魏两国,魏国还好说,唯独这赵国。虽然其主力也在长平一战终消耗颇巨,可今岁的大战赵军之损失却并不多。 尤其,他们的主帅还是那神鬼莫测的赵括! 沉吟许久,白起终是艰难地抬起了头,缓缓而道:“若是攻下周邑而止,赵军期间不曾有大军来援,则有七成之把握。” 不待秦王高兴,白起随后的话语便又将秦王打落到了谷底。 “若是赵军抽调大军来援,则我大秦需倾全国之力,不仅需要调回鄢郢地区至少一半的战军、调回蜀地剩余的全部战力,还需在关中、义渠等地实行战争的全面动员!如此之下,末将或有五成把握!若是调回鄢郢大部分兵力,则有六成把握!” “六成?”秦王惊讶地问道。 秦王当然不是在惊讶白起的胜算之高,二是惊讶其胜算之低! 要知道,如今函谷关中加上周邑的大军就有五万,加上前夜咸阳增援过去的五万大军,那就是十万精锐。 而鄢郢之地,为了防范楚国,有足足十余万大军驻守,即便一半也有五万之众,再加上蜀地剩余的三万大军,那就是八万大军。 整整十八万大军,还不算关中和义渠等地全面动员后可以征发的兵卒!就算如此,却只有五成的胜算? 这还不算离谱的,最令秦王无法接受的是,即便将鄢郢之地抽调一空也只能增加一成的胜算,也就是说五万大军才能增加一成胜算?! 不待秦王再度说些什么,一旁许久未曾发言的范睢却急急地插起话来! “我王!万万不可!”范睢着急地打断道:“鄢郢者,楚之故都也!楚国无时无刻不在想方设法复夺之,因其为楚之咽喉也!鄢郢在,则楚国不足为虑;鄢郢失,则楚有复强之忧,失鄢郢而得周邑,得不偿失,智者不为也!” 不待秦王有所表示,范睢接着将秦王的妄想踩入泥潭:“此为其一也。其二者,我王,自长平之战始,至今年河内-函谷大战,我大秦粮秣军械损耗颇多,库存告急!虽然在函谷关外有所斩获,然一时之间,我大秦之粮秣,却也不足以再支持一场数十万人的大战矣!” “今年不是丰年么?粮草怎会出现短缺之问题?”秦王不解而惊讶地看着范睢。 粮食问题可是大问题!兵无粮不战,民无粮则反,没什么不能没有粮食啊!秦国之所以敢屡屡入侵他国,自然是因为虎狼之师锐利难当,但虎狼之师的背后至少有一半的底气是来自秦国丰盈的府库! 毕竟秦国百姓,只论“耕”、“战”二事! 若是这样还缺粮,那么只有一种可能,秦国出现大问题了! 显然范睢也知道秦王的担心,随即立即解释道:“其一是三年对峙,大军屯驻而无所出,耗粮自然多也;其二,函谷关所屯粮草为赵军付之一炬,幸得联军之粮,这才未有断粮之危;其三,秋收虽丰,然仅有关中之粮秣收归,蜀中、鄢郢之地的粮秣因路途之因,尚未解运抵达。需再等一至两月,府库便可盈满。” 话很长,意思却很简单。 前两年搞事情搞太大了,把库存都给消耗了大半。现在的府库,能用是还能够用的,但用了之后一旦出现灾荒啥的,可就危险了。至少要再等我一两个月,等外地的秋粮都收上来,朝廷有了应急的本钱,再考虑出战的事儿! 一句话:秦国打不动了!即便要打,等吧!等一两个月就行! 秦王闻言,却也松了一口气。毕竟粮食没出问题那就是大好事儿!当然,随即秦王也明白,想要再打,一是白起说的打不过,二是范睢说的没粮打! 麾下文武二重臣都说打不了,那这仗还怎么打? 秦王轻轻叹了口气,说道:“既然如此,便不打吧!” “我王英明!”白起与范睢二人齐齐应道。 “虽然已定了不战之策,但前线将士不可松懈也!”秦王对着白起说道:“尤其是函谷关,还有义渠通道,务必要加强防御,不可令赵国有可乘之机也!” “诺!”白起随即应诺道:“末将已令蜀中精锐增援函谷,而令函谷调回之军北上义渠,末将也随后动身前去函谷关,定不会让赵国再有一兵一卒进我秦国国土!” 秦王微微点头,抬头间眼睛一转,却笑着对白起说道:“函谷方面呈守势,有司马错将军在便足够了,爱卿还需坐镇咸阳,寡人诸多事情还需爱卿出谋划策也!” 当然,要白起坐镇咸阳、出谋划策是假,如今秦国哪里还有比函谷更需要白起的。只是白起之前的种种举动,以及朝野上下对白起代替自己下达指令的态度,让秦王不得不对这位曾经的心腹爱将有所忌惮。 倒不是怀疑白起的忠心,若是换在了十年之前,秦王也不会因此对白起产生嫌隙,毕竟自己春秋鼎盛!自己在,就能压得住白起! 可是,如今的情形却不得不让秦王为以后考虑考虑。 自己的身体自己知道,这次的昏迷就是身体对自己作出的严正警告!虽然秦王仍然愿意相信白起忠心不已,但若是换上新君,还能压得住白起这样的悍将吗? 白起闻言,虽然不能全然明白秦王的意图,但不由得心中还是微微一紧。 秦王没有给众人过多的思考时间,随即转头看向了范睢,说道:“既然已定不战之策,相国,后面的事情,就要相国多多cao心了!” “敢不从命!”范睢微微一礼,立即应诺道。 “迅速派出使臣,分与赵、魏、韩、楚四国,共商终战之策。随后以卿为谈判之首,底线为:大军所占之地一步不退,尽可能为寡人拿下周王畿!”秦王冷静地吩咐道。 “诺!”范睢又是一礼地应诺道。 随即众人便要各自领命而去,可秦王随后的一句话又令众人呆立当场! (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