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第六十九章:兵戈可战,商亦可战 (第2/2页)
诛。 这还不算完。 这家伙的霉运还会传染,直接传到了拼命营救他性命的窦王孙身上。 没过多久,窦王孙和田蚡发生了碰撞,最终得了一个假制圣旨的罪名,惨死。 虽然这其中有老、新外戚势力集团碰撞决战的成分,但不论怎么说,窦婴的死,和灌仲孺有藕断丝连的关系。 司匡低着头,估摸了一会儿时间。 根据时间线,元光四年冬天,灌夫和他的家属全部被处决,同年十二月,窦婴也被斩首弃市。 窦王孙死了将近一年喽。 可惜。 当初帮着刘彻对付亲jiejie窦太后的魏其侯,就这么没了。 仲孺这名字的厄运光环,威力不是一般大。 除此以外。 那个不愿意让霍去病当儿子的家伙,名字里也带着仲孺。 “唉。”司匡幽幽叹了一口气。 看向卫青的目光变得柔和,还夹杂着一丝怜悯。 这家伙是从长安来的。 看良岳的尊敬程度,地位应该不低。 可是,卫仲孺这个名字,他掌握的史书中,都不曾提及。 估计是一个早死的可怜人吧。 司匡提着毛笔,摇了摇头,叮嘱一声,“兄台,祝你好运吧。” 随后,在卫青懵逼的状态下。 他嘴巴轻启,问道:“仲……卫公可知何谓商战?” “观其意,应该是把商业用于战争吧。”卫青反应过来,长吟,淡淡地说道。 “没错。”司匡笑着,“吾认为,兵戈可战,商亦可战。甚至,商战,能达到不战而屈人之兵的效果。” 卫青眯着眼睛,急忙侧着身子,对着两个护卫挥挥手,示意他们赶紧记录。 随后,转过来。 拱手,声音诚恳。 “此言何来?” 司匡咧嘴一笑,先不回答。 而是转身。 提着毛笔,在木板上书写:“齐国买鹿!” 紧接着,朗朗之声随之而来。 “为了对付楚国,管仲曾向齐桓公献计,言‘公买其鹿’” “随后,齐在边境筑城,并于楚国商贩手中以八万钱每只的价格大量购鹿,囤于城中。同时亦开始大量囤积粮草。” “之后,管仲又亲自赴楚,携两千万钱向楚王购买野鹿。楚王大喜,命令百姓捕捉楚国境内的野鹿,最终楚得钱财千万。” 卫青挑了挑眉,似乎想到了什么,沉声说道:“管夷吾买鹿,绝楚田、断贸易,使民有钱无粮,三年后,不战而屈人之兵,遂胜楚。” 看来这家伙明白了,司匡开心地鼓掌,“正是!” “这与对付匈奴,有什么关系?” “关系大了!”司匡神色正然,声调提高,“借鉴此法,可发动贸易战,消耗匈奴实力,增加大汉军费!” 不得不说,管夷吾的确是天才。 不愧“管仲相桓公,九合诸侯,一匡天下”的美誉。 齐国买鹿制楚,应该是历史上最早的贸易战了。 如今的贸易战,不像后世贸易战那么复杂。 因为小农经济的缘故,炎黄一族自给自足就够了,暂且不需要和国外交流。 因此,大汉与匈奴之间经济联系并不密切,发动贸易战争之后,对自己造成的损害,比用兵要小的多。 用赵宋的话来说:能用钱解决的事情,就别谈武力。 为何大宋不喜欢打仗,只喜欢拿钱? 士兵战斗力差是一个方面,还有一个很重要的原因——他们富得流油。 打仗花的钱,比送出去的钱,多的多。 对冗官众多的赵宋来说,花少量的钱买来和平,何乐而不为? 只可惜,他们每年给的钱,如同后世《马关条约》,为敌人发展,提供了资金。 司匡在吸取宋、清的教训后,针对大汉当下的情况,制定了一个更好的贸易战策略。 把手中笔、碗都放下。 他活动了一下发酸的手腕。 神色凝重,与卫青面面相觑,沉声道:“为了让阁下明白商战的精髓,吾想先问一个问题。” 卫青双手放在大腿上,淡淡地说道:“问吧。” 司匡眯着眼睛,道:“阁下可知,匈奴人食用的盐,从何而来?” 蓦然! 卫青身上传来了指关节摩擦的声音。 “嘎嘣!” “嘣!” 司匡问出这个问题之后,这位侍中瞳孔周围瞬间布满了血丝,愤怒的像是一只公牛。 这个问题,真是问对人了! 他有幸见过相关奏折! 他握着拳头,不甘心地说道:“匈奴无产盐之术,其所得绝大多数食盐,并非掠夺,而是是大汉商人走私!” 说完之后,卫青脸色通红,扭头,怒瞪台下,目光扫视,企图寻找商贾,恨不得拿起刀子砍人。 如今位于齐地。 齐自古以来,就是重要盐产地! 这里的商贾,凡是和盐有关的,十个里面,不说有九个吧,最起码有三、四个往匈奴里面运过盐! 这群人可不管犯不犯罪。 只要钱到位,他们什么也敢卖。 (今天中午刚打完第一针新冠疫苗,胳膊发酸,第二更取消了,抱歉。【跪着磕头】“咚!咚!咚!” ) 【(﹏)】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