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第三十七章:何谓侠? (第2/2页)
随后,用慷锵有力的声音,高呼,“听闻诸公想再听一次鄙人当日所诵,鄙人以为,此事,不合时宜!” 不合时宜? 所有人愣住了。 围观的儒生、游侠。 脸色瞬间阴沉下来了。 刚才不是还说:用的上,尽管开口吗? 你搁这放屁呢。 放出来就不用负责的那种。 他们开始互相叽叽喳喳,低头接耳交流着。 衡胡嘴角疯狂抽搐。 这位老大想干什么? 人家冒死相救,你可别玩这一套。 “咳咳咳。”王孟见架势不好,急忙站起来,对跟着来的游侠拜了一拜,又看着司匡,赔礼,“是我等唐突了。古之学者,文章往往乃不传之秘,司公所作,理应如此。” 韩毋辟低着头,脸色有些阴沉,咬了咬嘴唇,长出一口气,“呼!是我之过!” “唰!” 他耷拉着脸,觉得王孟看错人了。 这一趟,白白来了! 白白若是这么多弟兄! 他越想越不爽,猛地站了起来,对司匡、孔武等人拱手。 “我突然想起来,梁地还有一些事,需要赶回去,恕不奉陪了。” 伴随着他的话,游侠们都“哗啦啦”的站了起来,准备离开。 司匡感受着瞪着自己的愤怒目光。 心脏咣地提起来了。 等等。 这是个误会。 “韩公且慢!” “何事?” “吾闻之,古之侠者,分为两种!” “哦?”韩毋辟转身,眯着眼睛,“哪两种?” “敢问韩公,何谓侠?” 问题一出。 四座皆沉默了。 韩毋辟心中的不爽暂且压制住,他开始低着头,思考这个问题。 儒生们,也交头接耳,思考着。 王孟沉吟半晌,道:“自由仗义,便是侠!” 韩毋辟点点头,赞同,“王公所言甚对!” “非也!”司匡摇了摇头。 韩毋辟眼睛眯的越来越厉害,都快成一条直线了,左手按在腰间,“那什么是侠?” “诸位请听吾言!”司匡淡淡一笑,高呼,“吾心中之侠,有文章一篇,请诸君鉴之!” 重新思考的王孟,忽然瞪大了眼睛。 难道! 他似乎明白刚才的不合时宜这四个字的含义了。 这是要诵读一首为游侠所撰的诗? 韩毋辟双眸熠熠闪烁,似乎也明白了。 呼吸变得急促,“愿闻!” 司匡闭上眼睛,开始背诵一首将侠客描绘至巅峰的诗。 嘴唇轻启,声音高昂,告诉众人。 “此文,名《侠客行》!” “果然!”王孟激动的挥了挥拳头。 韩毋辟微微失神,身体颤抖。 周围的游侠,都屏住了呼吸,不敢说话,生怕打扰。 之前,一首压小说家。 如今,应该差不了多少吧? 在他们心急如焚的时候。 一股萧瑟的氛围忽然弥漫全场。 “赵客缦胡缨,吴钩霜雪明。” “银鞍照白马,飒沓如流星。” “十步杀一人,千里不留行。” “事了拂衣去,深藏身与名。” “闲过信陵饮,脱剑膝前横。” “将炙啖朱亥,持觞劝侯嬴。” “三杯吐然诺,五岳倒为轻。” “眼花耳热后,意气素霓生。” “救赵挥金槌,邯郸先震惊。” “千秋二壮士,烜赫大梁城。” “纵死侠骨香,不惭世上英。” “谁能书阁下,千古《德》、《道》经。” 念完。 司匡对着韩毋辟、王孟,分别拜了一拜,“小侠者,游走于官宦之家,受人之托,忠人之事,信义为先。” 王孟神色焦灼,迫不及待地追问:“那大侠何为?” 司匡眼中爆射出一道精光。声音不减。 “大侠者,游走于百姓之间,救助百姓,帮助民众,伸张正义!” “吾听闻……” “侠之大者!” “为国为民!” “轰!” 八字一出,犹如天雷滚滚,直接炸了。 儒生还好,虽然感受颇深,但,他们终究是儒。 而游侠可不是那样。 几十个人。 呆呆地站在原地。 面面相觑。 为国为民? 侠之大者! 这几个字对于游侠,不亚于大学之道的精髓对于儒家。 燕赵之地多慷慨悲歌之士,天下共闻! 司匡用信陵君救赵之事,作为侠客之风! 今日,他们所作所为,岂不是与这件事有异曲同工之妙? 虽然他们没有窃符,但是,却甘愿为忠义之人赴死,也算是有信陵门客之风了。 待这篇文章传扬天下,被游侠口口相传之后,今日营救之事,想必也会记入史书吧? 日后,若是有人问起这件事来,他们也有谈论的资本了。 当时候,只需要说出一句“当日营救司公者,有我一席!” 绝对会被羡慕的目光注视! 甚至,在这层光环的加持侠,无论走到哪里,都会被天下游侠礼待! 不能成为镇压一方的大侠,成为名震乡里的小侠也好。 王孟激动的热泪盈眶,“哈哈哈,原来这就是大侠之道啊。哈哈哈哈……” 他举起双手,触摸苍穹,仰天大笑,“如此看来,今日之前,我枉为大侠!” 韩毋辟也老泪纵横。 脸上的皱纹,都被眼泪打湿了,没想到老年之后,竟能明大侠之道。 他哽咽着,“司公,请受我一拜!” 在他之后,所有的游侠,皆跟随着作揖。 “司公!请受我等一拜!” 衡胡坐在一旁,见到这一幕,低声感叹,“厉害!” 孔武脸色凝重,应和,“是啊,短短一文,便收尽天下游侠之心!古往今来,有几人能做到这件事?” 作为孔氏一族的嫡长子,他的大局观还是很强的。 这首《侠客行》,足以引起天下游侠的共鸣。 恐怕,传扬出去之后,愿意为司匡赴死的人,将会成倍增加。 日后,再碰上今日之事,恐怕都不需要儒家出手。 天下游侠,何其多也? 孔武附在衡胡耳边,叮嘱,“师弟,到达稷下之后,务必善待司公家人!哪怕不能拉其进入儒家,也一定不能交恶!” “诺!” 二人谈话之际,司匡把王孟、韩毋辟分别扶了起来。 随后,对众多游侠拱手还礼,“诸公请起!” 韩毋辟擦干激动的眼泪,“王公,今日我游侠终于明白大侠之道!应当有所作为了!” “嗯!”王孟用力点头,“司公,吾等立刻启程,赶往稷下,待公安全,我们需立刻返回各自籍贯,宣诵大侠之道!” 孔武站起来,笑着说道:“早点到达稷下也好,以防追兵到来。” 司匡同意了,“那吾等启程吧!” “善!”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