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第479章 李斯不败之败,韩非不胜之胜 (第2/2页)
国的情报能力不是天泽那种丧家之犬可以比的,李斯此行之前,还得了东皇太一提点,自然不敢在狄光磊面前表现出一丝傲慢。 “东皇太一和你说了什么?” 狄光磊半句寒暄没有,直接进入了正题。 李斯对于狄光磊的反应做了多种假设,对此早有准备,恭敬的说到:“他说,大势不可改,天道不可欺。” “何为大?何为小?何为天?何为道?这老东西,还是喜欢说这些狗屁不通的屁话。” 李斯对此不做任何评价,而是问道:“先生觉得,何为大势?” “民心,百姓心中所思所想就是大势。” “布衣黔首,何足惧哉。” “这话你自己信么?” 李斯认真的说道:“不信。” “看在你还算诚实的份上,今天我就不揍你了,回去给东皇太一带句话:棋局什么时候开始,他说了算,什么时候结束,我说了算。” “学生必然把话带到。” “知道你为什么练不成儒家的浩然正气么?” “请先生指点。” “不是你的天赋差,也不是荀况偏心,而是你的内心太乱,不够诚。 诚意正心,才能修成浩然正气,如果做不到,还是早日换一条路吧。” 说罢,狄光磊转身离去。 李斯呆呆的看着狄光磊的背影,半晌,躬身施了一礼,缓步出了紫兰轩。 不够诚。 当年荀子也这么说过,李斯本人也明白,但他做不到。 他心思杂乱,因此练不成浩然正气。 他心高气傲,因此不甘心选择别的路。 在这种矛盾扭曲之下,李斯的武功已经很久没有进步了,就连学识方面,也落下了一些。 荀子和他说了“诚意”,狄光磊补充了“正心”。 或许,他真该好好想想,自己真正要的是什么了。 …… 夜。 韩非和李斯把酒言欢。 韩非拿起酒杯,一饮而尽,随后掏出两枚金币,道:“要不要玩个游戏?” “什么游戏?” “咱们各自手握一枚金币,我数三二一,一同亮出。 如果同为正面,我输你三金,如果同为反面,我输你一金,如果一正一反,你输我两金。 八次为限,谁的金子多,谁就是最后的赢家,如何?” 李斯道:“若有一次同正,我便可得三金,师兄岂不亏之?” 韩非笑道:“游戏尚未开始,师弟怎知结果?” 从表面上看,这是一个数学概率问题,用“掷硬币概率”算数学期望,两人的数学期望是一样的。 但实际上这是一个博弈论问题,并不能用“掷硬币概率”,而是要加上人为的判定,即——我想赢。 在这种情况下,出正出反的概率便不再是二分之一,数学期望也随之改变。 李斯的最优解是“三正五反”,数学期望是负八分之一。 韩非的最优解同样是“三正五反”,但他的数学期望是正八分之一。 换而言之,从数学角度看,这个游戏从一开始,胜者就是韩非。 在掌握数学优势的情况下,韩非在游戏中气定神闲,大大占据心理优势,最终取胜是必然的。 同正,李斯3金。 正反,韩非2金。 同反,李斯4金。 正反,韩非4金。 同正,李斯7金。 正反,韩非6金。 正反,韩非8金。 七局过后,韩非占据1金优势,只要最后一局出“反”,最差也是个平手。 这个道理李斯也明白,但他好胜心比韩非重了许多,明知韩非很可能出反,他还是出了正。 当两手同时摊开的时候,韩非道:“不好意思,赢你三金。” 李斯不服气,道:“师兄的赌运总是很好,再来一次。” 韩非也不在意,再次和李斯玩起这个游戏。 两人一连玩了数局,李斯均以失败告终。 眼看李斯还想再玩,韩非摆了摆手,道:“不必了,你赢不了的。” “为什么?” “这是我无意间研究出来的把戏,叫做‘不胜之胜’,示敌以弱,利用对方的贪念获得胜利。 出正,看似回报高,却最终输之,出反,看似回报低,却是最终的胜利者。” 李斯道:“仕途艰难,朝政变幻,人生之路,每一次选择,都是一场不能重来的豪赌,选择赢面较大的一方,也许不能胜,但或可保不败。” 说话功夫,两人已经从游戏说到了时局。 韩非道:“位尊则必危,任重则必废,擅宠则必辱,有些人,有些事,看似位尊,实则危机重重,胜与败,或许早已注定。” “愿闻其详!” “听闻秦国吕相位高权重,秦王政虽亲政,却尤称其为‘仲父’,秦国相权强而君权弱,师弟不觉得,这和方才的游戏很像么?” 李斯闻言心中大惊,韩非此言,说到了最为要紧之处。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