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191章 能力 (第1/2页)
重生激荡年代第191章能力洛韵秋也不知道宁晋川是不是真能做到。 但情侣之间的对话,要么腻的全身起鸡皮疙瘩,要么没事挑事。 洛韵秋笑着问道道:“那你打算怎么实现你的目标?” “五百人,很多人了,很多集体企业都没有这么多人。” “你这目标可不好实现啊!” 集体企业不同于国营厂。 国营厂基本都是几百人以上的工厂,多的几千人,厂区就是一个小型城市,有商店、电影院、学校等等,北方还会有澡堂子。 大型国营厂的夫妻,基本可以做到一辈子不出厂,孩子从小学到初中都能在厂直辖的学校读书。 这种大型国营厂的人通常都是别人羡慕的对象,因为他们每个月都有一些免费的消费额度,比如免费给你各种厂里发行的票券,你可以拿着这些票券去看电影、洗澡、消费,账全部记国营厂账上。 这种大型国营厂厂区内和厂区外简直就是两个世界。 这也是为什么有一小部分人始终怀念这个年代的原因,明明几十年后大家更有钱,吃得更好,却没这个年代幸福感强,无非就是压力增大了,虽然物质生活更丰富,但危机感更强。 那些能进入大型国营厂还有混到铁饭碗的少部分人,在这个年代有着非常强的优越感和幸福感。 他们不知道的是,这种幸福感,是以绝大多数人生活在贫困之中换来的。 集体企业想要做到这一步,基本不可能。 私人企业那更不可能,就算几十年后都做不到,因为市场经济竞争激烈,不是拥有高壁垒的行业和公司,利润都不高。 但这个年代的国营厂,材料价、出货价都是固定的,能算出具体的利润,国家也会给他们留出利润维持厂区的运营,国营厂不是一个赚不赚钱的生意问题,而是一个人民生活的民生问题。 宁晋川说道:“五百人也不难,难的是设备、材料和技术人才。” “只要我能找到合适的产品,养活一个五百人的工厂不难。” “让老张他们做那么多样品出来,就是要投放到市场,看哪个更好卖。” “我们挑选从所有产品里面,挑选几个市场大、反响好的做主打,其他就随缘发展。” 洛韵秋疑惑:“你能成产,其他人肯定人能生产,为什么你就这么自信,别人会买你的。” 宁晋川解释道:“你觉得‘一枝春’的衣服贵不贵?值不值?” 洛韵秋想了一下:“有点贵了,值不值不好说,我也不知道它的成本。” 宁晋川笑着说道:“你这么回答,其实你就已经把‘一枝春’的衣服跟其他衣服区别开了,你觉得‘一枝春’比其他衣服卖得贵一点点是可以接受的,同样一条裙子,你或许愿意为了‘一枝春’这三个字多花一块。” “你以前并不知道‘一枝春’这个品牌,只因为我们看了老板给我们的新闻。” 洛韵秋仔细一想,好像还确实是这样:“那跟你有什么关系?” 宁晋川说道:“有关系,其实我们只要把‘益景’两个字告诉大家,让大家知道这个品牌就行。” “比如我卖铁锅,一个是益景的,一个是没有品牌的,质量一样,我们还要贵几毛钱,但不能贵太多,价格贵10%以内问题不大。” “有很多人都会多花几毛钱,去买我们的,你觉得有没有可能?” 洛韵秋点头:“可能,那你怎么让大家都知道‘益景’这个品牌呢?” “新闻、广告!”宁晋川说道:“等小罗在每个县都找到代理商,我就会在一些主要交通要道挂上广告。” “挂广告很简单,比如一个十字路头来往的人多,我就在路口附近找一户人家,给他三五块钱,在他们家墙上喷一行广告语,规定他一年内不准擦掉,其实主人家没有特殊情况,也懒得去擦,我们用油漆喷上,很难擦掉的。” “五块钱的租金成本,加一点人工和油漆就是一个广告。” “我在全市范围找一千个这样的地方,每个路口就算只有五百个人经过,看到这广告,那就有五十万人看到我们的广告。” “实际上可能不止这个人数,而且在别人墙上涂字,可能还用不到五块钱,反正涂上字也不会影响居住,可能两三块钱就谈下来了。” 洛韵秋听得很认真:“这些都是你自己想的?” 宁晋川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