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第240章 给你一大爷 (第2/2页)
蠢货助威。 男子抬头看着姜三,叹息,“你就为了这个和自己别扭?” 姜三抬头,看到贵妇伸手掌掴男子。他刚想起身帮忙,男子身后伸出一只手,稳稳的握住了贵妇的手腕。 贵妇尖叫,“你们都是死人,还不帮忙!” 可仆役和仆妇却呆呆的看着男人。 男子偏头看着妇人,“太吵了。”,随即劈手一巴掌。 啪! 贵妇的半边脸肿胀了起来。 她看清了斗笠下的那张脸,楞了一下,“杨玄!” “我和你不熟,叫杨司马。” 贵妇嘴唇蠕动,“杨司马。” 姜三行礼,“见过杨司马!” 周围的人都围拢过来。 “杨司马不是率太平军出征瓦谢吗?怎地回来了?” 就在这时,州廨那边爆发出了一阵欢呼。 杨玄问道:“你那兄弟的meimei在何处?” 姜三低下头,只是搓手。 “说!” “就在……就在斜对面。” 杨玄笑了,“这还不依不舍,做了个痴情汉。” 他起身走了过去。 “大捷!” 州廨那边传来了欢呼,“太平军大捷,瓦谢灭了。” 姜三身体巨震,“司马……” 贵妇正在想着回头寻做官的夫君为自己做主,听到这话,同样身体一震。身边的仆妇低声道:“三大部存在了数十年,历任刺史都无法解决,杨玄一出手就灭了瓦谢,夫人,这功劳要震动陈州了,咱们赶紧走才好,免得被人认出来,连累了郎君。” 贵妇嘴唇哆嗦,她也知晓灭掉瓦谢的功劳有多大,更知晓杨玄此后的威势又要水涨船高了。 “快走!” 贵妇跌跌撞撞的跑了,细雨仿佛不沾衣,落地却湿滑。贵妃呯的摔了一跤,被扶起来后,劈手就给了仆妇一巴掌,尖利的道:“连扶个人都扶不好,要你何用?!” 杨玄走到了斜对面的那户人家外面,轻轻叩门。 “谁?”一个女子的声音传来,不高不低,带着些冷清之意。 “路人,有事向娘子请教。” 吱呀! 门开了小半,一个二十多岁的女子站在门内,看着颇为冷漠,“何事?” “可认识姜三?”杨玄斜着身体,指着姜三问道。 等看到姜三几乎把脑袋垂到了裤裆里的模样时,杨玄确定这女人就是正主。 女子看了姜三一眼,用力关门。 可杨玄的脚却卡住了门内,被这么夹了一下,他不禁嘴角抽搐。 真特么的疼! “我是杨玄。” 这时外面都在欢呼,而且周围的人都在看着这边,有人还冲着杨玄行礼,喊道:“杨司马威武!” “威武!” 女子福身,“见过杨司马。” 许多时候还是官身好用,至少能让当事人感到一种权威。 “可曾婚配?” 女子低头,“未曾。” “为何不嫁?” 大唐女子到了年龄不嫁人,会被官配。 但女子的兄长战死,想来那些小吏也不敢强行给她乱点鸳鸯,否则昔日军中的同袍能弄死他们。 女子摇头,“不想嫁人。” 看来有戏。 杨玄笑道:“我今日为你相看了一门亲事,你可愿意?” 女子迟疑了一下,杨玄说道:“姜三此人我看了,本分老实,虽说瘸了脚,可不影响做事,他还能做草鞋,你再做些活计,想来一家子也能和和美美。” “男女那些事,有双手就好。”朱雀暧昧的道。 杨玄眼皮子跳了一下,若非人多,真想关机。 女子默然。 “带了来!”杨玄指指姜三,两个护卫过去,姜三却低着头不肯,于是被一边一个架了过来。 “说,你可想娶她?” 姜三默然。 “不说,今日我便为她寻个郎君!” 姜三抬头,“想,可小人不配。” 女子抬头,哽咽道:“那年你丢下财物转身就走,何曾多看我一眼?” 姜三搓着手,“我……我没看好大郎,我没脸见你。” 女子泪水滑落,“我也知战阵无情,阿兄战死不怪谁,只能怪那些异族人。可你……” 姜三喃喃的道:“你当时一哭,我就心慌,我……我不知该如何,就跑了。” 老贼低声道:“这是个憨直的。” 杨玄问女子,“你可愿嫁他?” 女子含泪道:“他连开口的勇气都无,我不嫁这等人!” 呃! 姜三抬头,杨玄淡淡的道:“说话,十息,否则我便为她寻个良人!” 姜三因为女子兄长战死内疚至今,女子因为他而未嫁至今,这分明就是郎有情,妾有意,只是中间隔着一个战死的人,让二人谁都无法开口。 姜三眼珠子都红了,面色涨红,双拳紧握,憋了几下,喊道:“不是二娘子,小人此生宁可不娶。” 杨玄笑了笑,“如此,今日我做主,你二人可为夫妻。” 女子抬头,“奴等了他三年,奴……”,她哽咽难言。 这是喜事儿,杨玄吩咐道:“老贼晚些去采买些东西,就送给女方,当做是嫁妆。” “多谢司马。”姜三跪下,女子也跪下。 这是…… “小玄子,你可以改行去做媒人了。” 那些围观的人都颇为欣慰。 “有情有义啊!” “是个好汉子,那女子也颇为坚贞,不过幸亏有了杨司马,这才能再度结缘。” “这等小事连小吏都不管,杨司马不但做媒,还送礼。” “杨司马是个好人。” 郎君这波民心收得好啊……老贼抚须暗爽。 身后有人阴恻恻的道:“杨司马这是微服私访?” 呃! 杨玄迅速挤出一个笑容,缓缓回身。 “使君。” “为何偷偷回城?” “下官想着报捷太俗气,不如亲自来。” “那为何滞留?” “斥候禀告,说有临安军斥候获取了消息,打马回去了。” “于是你就来了个微服私访。” “这不是使君教的好吗!” “为何这般说?” “使君隔一阵子就在市场为百姓排忧解难,百姓都亲切的称呼使君为知心大爷。” “大爷……” “对啊!” “老夫给你一大爷!” “哎哟!”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