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213章 守护这万家灯火 (第1/2页)
讨逆长安的上弦月第213章守护这万家灯火曹颖的事儿一定,杨玄就去了一半心事。 “郎君却忘了给自己谋个职位。”老贼有些头痛,因为怡娘令他来的时候交代过,郎君有时会妇人之仁,你可看好了,若是郎君脸皮薄,不好意思为自己谋身,你就提醒他。 若是办差了,回去怡娘定然会咆哮。 哎! 女人啊! 还是老夫的三娘子好,只是三娘子为何不肯多看老夫一眼呢? “不着急。”杨玄说道:“罗才那边心中有数,若是和老曹的职位一起去过审,铁定会被阻截。先过了老曹的,再过我的,也算是另一种各个击破吧。” “老贼,今日吃豕rou吧?”王老二蹲在边上,一脸垂涎欲滴的模样,“我许久没吃了。。” “没豕rou。”老贼到了长安,自然不需去常三娘那里捧场。 但他更惆怅的是,郎君此次升迁后,他就离常三娘越来越远了。 我的三娘子啊! 老贼吸吸鼻子,有些难过,“郎君,梁靖那里……” 杨玄摇头,“做人,首先要自己立起来。” …… “太平县县令的职位定了,曹颖。” 梁靖关注此事,手下就去打探了消息,“罗才和郑琦还动了手,郑琦完败。” 梁靖不关心两个老汉斗殴的事儿,他只关心杨玄。 “他和罗才有交情?” 手下摇头,“没听说。” “那他这是何意?难道还是为了上次之事,和娘娘生出了隔阂?” 梁靖心中揣摩着杨玄的心思,手下劝道:“郎君何须为了个县令冥思苦想?他不乐意,那便丢开就是了,有他后悔的时候。” “你不懂。”梁靖眯眼,“杨松成为何要极力为徐国公张楚茂铺路?一家四姓不缺文官,但武将却少有。” “可武将没用啊!除非……” 手下轻轻抽了自己的脸颊一下,“小人无礼。” 梁靖淡淡的道:“要想根基牢固,就得在朝中能说话。朝中可不只是文事,武事同样要紧。可那些成名的大将都不肯依附娘娘,唯有自己培养。杨玄年少成名,在北疆屡战屡胜,这样的人才不拉拢,难道去拉拢那些只知晓镀金的权贵子弟?” 手下心悦诚服,“郎君高见。” “去问问。” 杨玄此刻正在国子监。 “早些时候就有不少人来家中试探联姻之事,阿翁和阿耶就如同是挑拣货物般的挑花了眼,看着那些权贵子弟如获至宝。” 周宁坐在案几后,手中一卷医书,缓缓说道:“他们为我看中了杨氏的子弟,我不肯,闹腾了一场后,我便来了国子监。” 杨玄当然不会蠢到去问你为何不肯。 “我必须得感谢上苍。” 周宁好奇的问道:“为何?” 杨玄虔诚的道:“杨氏权势滔天,若非上苍注定了你我的姻缘,你我哪能有今日。” 周宁面色微红。 因为杨玄无耻的握住了她的小手,诚恳的道:“阿宁。” “嗯!” “我看人很准的。” “嗯!”周宁好奇抬头,“那你看看我。” 杨玄仔细看着,“我一看就知晓你是我的人。” “无耻!”耳畔,朱雀在咆哮,“你该说,长夜漫漫,无心睡眠。等她问了为何,你就说我只想睡你啊!” 和心上人在一起的时光总是流逝的飞快。 杨玄随后去了宁雅韵那里。 “祭酒。” “何事?”宁雅韵在调琴。 “祭酒,有个事。” “何事?” “就是……当我没来过国子监读书可好?” “嗯!?”宁雅韵抬头。 “咳咳!” 安紫雨依在门外,淡淡的道:“玄学先辈们是如此的不羁,有记录的学生与先生成亲之事,共计发生了三起。” 宁雅韵手一松,琴弦弹回去,仙翁仙翁的声音中,他问道:“谁?” 安紫雨没好气的道:“当然是周宁啦!难道还有第二个适合他的?” “周宁?”宁雅韵哦了一声。 您给个话啊! 学生和先生相恋,这事儿会在国子监内部引发轰动。杨玄必须先来请示宁雅韵,给他们一个缓冲。 宁雅韵淡淡的道:“我玄学一门,从不管这些。为何要那么多束缚呢?洒脱才是我辈的追求啊!” 晚些,杨玄告辞。 安紫雨唏嘘道:“看着年轻人这般单纯的喜欢,我真是感动。” 她开始呜咽起来。 “太感动了!” 宁雅韵平静的道:“那是周氏女。” 安紫雨抹了一把泪,凶神恶煞的道:“周氏又如何?难道周氏女就只能嫁给一家四姓那些子弟?若是他们敢来国子监闹腾,打个半死丢出去!” “不要冲动。” “那就打断腿!” “哎!”宁雅韵觉得心累。 “祭酒。”门外来人了。 宁雅韵抬头,微笑道:“周宁啊!” 安紫雨眼睛放光,“周宁进来。” 周宁不明所以,进来后被安紫雨拉着问。 “杨玄可曾牵过你的小手?” “啊!”周宁顿时脸红的就和一块红布似的,“您怎么知道了?” 安紫雨得意的道:“你也是为此事来的吧?担心祭酒和我反对。” 周宁点头。 “有情有义。”安紫雨赞道:“只是杨玄先来了。” 喜欢一个人,总是会为她各种考虑。 原来他来过了? 一种莫名而生的情绪让周宁心中欢喜之极。 宁雅韵挥手抚琴。 琴声悠悠,恍若两个男女执手相看。 渐渐的,琴声中充满了喜悦之情…… …… 杨玄知道自己该滚蛋了。 他先去了吏部。 “可想回长安?”罗才对他颇有好感。 “下官还是想回北疆。” “为何?” “北辽越发的强大了,大唐需要有人在北疆戍守。” 罗才唏嘘,“老夫在吏部最是清楚,对于北疆,许多人只是想去镀金,无人想着去戍边,更无人想着去为了大唐厮杀……哎!” “罗尚书。” “嗯!” “其实还是有的。” “老夫知晓,可不多啊!” “罗尚书,其实从黄相公开始,到下面的那些小吏和将士,他们有的是没有门路离开北疆,但更多人却是不肯离开北疆。” “北疆大战时,下官领太平军被编入了左虞侯军。闲时下官和一个将领说话,他说家中给他寻了门路,可以去南疆,或是去别处折冲府,可他却不肯。” “下官问他为何不去。” “他说,当年来到北疆时他满腹牢sao,恨不能第二日便插翅飞回关中。” “第一战是北辽攻城,他看着那些同袍舍生忘死的往前冲,哪怕是前方敌军势大,此去必死无疑,依旧不肯后退一步,他不解,就问了同袍。” “同袍没说,第二战,同袍被乱刀砍杀,临去前,只是死死地看着城中的某个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