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间暖阳四月天_第6章 传递捷报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6章 传递捷报 (第1/2页)

    深夜的西京办公室里,肖跃校对完新闻稿的最后一个字之后,轻轻地点击了发布。

    从白头村回到西京,再将资料归纳整理,最后输出为一条不过千余字的新闻稿发布到网络,已经过去了好几天。

    只不过这一次他心里却不像之前一样感到如释重负的轻松,反而愈发责任重大起来。

    “肖哥,咱们这个稿子里的观点,可几乎就是在跟世相头条对着干啊,你说能行吗?”小吴在一旁准备着其他平台的发布,一边随口问道。

    是啊,能行吗?

    这也是肖跃按下发布键后萦绕于心头的问题。

    倒不是害怕世相头条会有什么举措,他们手中趋利避害的笔杆子总有出路,犯不着来寻他一个小小自媒体的事情,况且前有他打下的江山在,哪怕世相头条就是动了心思,也不好cao作。

    他脑海里无时无刻不在转着的,是洪小元。

    靠他一纸单薄的新闻稿,到底能不能将真相有效地传递到民众眼中,又会不会被曲解成其他故事,肖跃不知道。

    好在各方面的反馈从第二天就给他带来了好消息。

    从肖跃发布这条——纪实:探访九二六交通肇事案背后的故事——之后,一夜之间这条再度扭转了事实的新闻便成为网友们微博上、朋友圈里的常客。

    就连许久都没有动静的检察院官方也再度闻风而动,针对九二六交通肇事案又发布了一条消息——‘客观冷静,不忘初心’。

    虽然照常没有点名,但网友们却早就从这条内容中解读出了不少意蕴来。

    有说检察院这是默认了肖跃的考证有理有据,专门发博鼓励的,也有世相头条的粉丝说这是检察院专门发博告诫自媒体不要想当然的。

    小吴看着来气跳脚,肖跃却淡淡一笑,心思好像还不安稳。

    “肖哥,新闻点击量很高,而且越来越多的人相信咱们的说法,你怎么看着还不高兴呢。”

    肖跃沉沉点头:“咱们的说法也只不过是基于实地考察得出来的可能性,具体结果还是要以检察院那边调查为主。”

    “……哪有那么多可能性,我看就是板上钉钉的事儿!肖哥你话也说得太谨慎了点儿。”小吴的积极性被泼了冷水,撇撇嘴说。

    “这不是谨慎,是公正。”肖跃从椅子里抬眼看小吴,严肃的目光让小吴有些不好意思,“我们不是公检法机构,事情全貌是什么样是要看证据的,如果带着偏见去做事情,那你也只能得到你想要的结果。”

    “给洪庆国洗脱污名也算偏见啊?”

    “不论你目的如何,你在有倾向性的时候,就已经带上偏见了。我们的目标一直都是尽可能接近真相,而不是要为了谁去犯案。你啊你,把这点牢牢记住!”

    小吴尴尬地挠挠头:“喔,嘿嘿……不过肖哥,现在能让洪庆国从被世相头条的胡说八道里跳出来,也算是好事一桩,你这么心事重重的是怎么回事儿?是因为那孩子吗?”

    肖跃愣了愣,半晌才缓缓点头:“是,也不知道这个新闻出来之后,能不能给他带来一些帮助。”

    “嗐,那有什么难的,咱们跟刘老师那边问问不就得了?”小吴一脸轻松,“实在不行,再去一趟拜县就是了!”

    肖跃沉吟着,片刻才说:“再等等吧,看看这两天的情况。”

    肖跃口中的‘看看情况’,指的是目前新闻的发酵程度以及网友们对此的舆论倾向。

    平常他一般很少去在乎这些事,但现在多了一个悬系在心里的承诺,这种看似稀松平常可以置之不理的事儿就变成了重头戏。

    一连又过去几天,网友们对洪庆国的八卦讨论渐渐地越来越少,有关白头村的那个眷侣传说也渐渐地失去了讨论度,逐渐被行车安全和车队规范化管理占据了热度,甚至连带着职工心理健康测评等都冒出了头。

    没人去关注的事情趁着肖跃的新闻小小地出了一把圈,他这才冲小吴安排。

    “成了,去拜县吧。”

    “还真去啊?”小吴惊讶,“前几天不是说再等等嘛,我看这两天也没人讨论洪庆国。”

    肖跃却坦然一笑:“都已经开始关注职工心理问题了,这就说明,洪庆国这件事情,我们的报道起作用了。”

    赶在立冬之前得到这样的结果,肖跃一路上心情都很愉快。

    他还记得上一次带着洪小元买书包的事情,孩子一身都被水泼得湿漉漉,如果放在冬日干冷时,怕又要惹起不小的病灶。

    车开到拜县一中的时候,还是在那家轧面面馆,肖跃拨通刘老师的电话。

    没上面的功夫刘老师带着洪小元急忙忙赶过来,来不及坐下就先劈头盖脸地问:“记者同志,是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