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第51章 乖崽儿 (第1/1页)
“你们考虑好了?” “有啥好考虑的,”狗蛋摊手,浑然不在意,“反正也没得选,倒不如试试,最坏也不会比现在更差。” 说到这,四个人都沉重起来。 良久,荀逸低语,“遇到解决不了的,记得托人带个口信!” 与三人交好,荀逸目的不纯,不惜耗费“巨大”代价拉拢,为的就是能多些人扶持。 只是人都是感性的,相处久了,总有一些感情。 因此,他极为难得的说出一个承诺。 “放心吧逸哥,我们不会跟你客气。” “嗯。” 狗蛋三人走了,走之前每人带了两斤老太太硬塞的rou。 看的人嫉妒的不行。 尤其是徐氏。 没错,在儿子拉偏架,媳妇又泼辣的情况下,柳冬还是败了。 本来就没好的脸,又肿一圈,嘴角流血不说,头都秃了一块。 好不可怜! “大时,你去你奶那转一圈,看看能不能要点rou回来。” 虽然知道婆婆不会给,徐氏还是忍不住诱惑。 反正也不是自己去,要来就能吃,要不来也没啥损失。 抱着这个想法,徐氏理直气壮吩咐儿子。 “不去,我还要下地。” “娘说的话都不听?” 老娘把孩子爹都压的死死的,还压不住孩子? 刚打胜仗的徐氏,彻底飘了。 言语间,都有几分小人得志的猖狂。 “娘,不说了,我去干活。” 柳时很头疼,也不想吵什么,直接随便敷衍着找一个借口离开。 “兔崽子,”徐氏愤愤不平,“亲娘也嫌弃,真是白养你十六年。” 说完,恨恨地看一圈,把视线落在儿媳孙氏身上,“老大媳妇,你怀着身子正需要好东西养,你奶又一惯爱护小辈,要不……” “娘,”孙氏欲哭无泪,“你是不是忘了因为我才分家的?整个老柳家没有谁比我更不受奶待见。” 不知道是不是错觉,每次跟老太太打照面,就觉得阴森森的。 她这些日子低眉顺眼夹着尾巴做人,就是怕被老太太收拾。 这…… 徐氏烦躁了,“没一个中用的,算了,我自己去。” 最终,徐氏还是决定去试试。 或许,是家暴丈夫给的勇气~ 看大儿媳如刚下蛋的老母鸡似的迈着六亲不认的步伐过来,老太太顿时眯起眼。 “娘,小鱼儿昨天带了狍子回来?” “跟你有什么关系?” “你还给昨天来家里的三个崽子带了回去?” “所以呢?”老太太神色不动,“我说老大媳妇,你能不能出息点,都分家了,过好自己日子不行?怎么就盯着我们?” 有病么? 明知道比不过,还自己找虐! “分家了也是亲儿子吧,骨血怎么也改不掉,总不能处的还不如外人吧?” “我乐意,你管的着?” 徐氏:…… 说一句怼一句,完全不给活路。 咬咬牙,她干脆直接开口,“娘,小鱼儿弄回来这么多rou,怎么不给我们送一点?你重孙丁点大,正需要好东西养呢。” “他爹娘爷奶都不急,我一个做太奶奶急什么。” 老太太依旧不动如山。 完全油盐不进! 徐氏气得半死,又没什么办法,眼睛都快红了。 “我说大嫂,”小周氏完全不怕事大,“你怎么好意思说出来这话的? 前脚刚把娘的亲儿子打的不能动弹,后脚就来要东西,哪来的自信? 还是说,将来你儿媳把儿子打的半死,你还会高高兴兴供着? 那大嫂人真不是一般的好。” 幸灾乐祸说完,捂着嘴咯咯笑不停。 眉飞色舞的,整个人张扬又矫情。 闻言,徐氏整个人都不好了。 她觉得自己真蠢,无药可救的那种。 “娘,rou我不要,先,先回去了。” 还没说完,人就一溜烟似的跑走。 “你呀,能不能少添点乱。” 老周氏很无语。 记仇这方面,自己这小儿媳还真是无师自通。 尤其是对着两个妯娌。 “她蠢还不让人说?”小周氏撇撇嘴,“我都怀疑大嫂脑门被门夹了,原先心眼多至少对大哥好,现在……” 抓住机会,小周氏毫不客气地给徐氏上眼药。 “行了,这些我有数,你别念叨。” 对于两个儿子,老太太虽然生气,却也没想过完全不认。 然而,一个扶不起来,一个完全不需要担心,她也没啥好办法。 虽然这样开解自己,她终究把小儿媳的话放在心上,一边觉得大儿子咎由自取,一边又觉得大儿媳嚣张跋扈。 见状,小周氏立刻知道自己告的黑状有了效果。 对着探出头的徐氏比个中指,笑嘻嘻开口,“娘,小鱼儿已经出去好久,我去看看哈。” “去吧,别烦我!” “娘,”荀逸适时出声,“我帮你拿水?” “不愧我女婿,就是贴心,”小周氏很高兴,甚至难得一见的摸荀逸头,“我宣布,从现在起,你就是只比小鱼儿差一点的乖崽儿!” 角落里,柳冬下蹲抱头,默默地看着这一幕,一言不发。 深邃浑浊的眼眸不知在想什么,看起来格外迷离。 路上。 县太爷和高师爷坐着驴车往三家口赶。 虽然是驴车,车厢却用了上好的梨花木,还有精致华丽的雕刻。 除了驴子这点,没什么掉分的。 “师爷,还有多久到三家村?” 吴县令后悔了,他不该为了低调做什么驴车。 软轿不好么? 舒舒服服地让人想睡觉。 哪里会像现在这样,颠的人能把隔夜饭吐出来。 “快了,没多久。” “这话你已经说过二十三遍,能不能给个准数?” “也不能怪我吧,”高师爷尴尬地摸摸鼻子,“大人您隔一个呼吸问一次,老夫只能这样回答!” “究竟还要多久?” “不多,两刻钟就好。” “这么久?”吴县令后悔了,“师爷,本官也就是上任时遭过这么大的罪。” 山路阻且艰,坎坷不平,一点比不上官道的平坦宽阔。 “大人,等到了地方你就会知道,所有的苦都是值得的。” 高师爷也觉得颠簸,但他毕竟不是吴县令这种多年养尊处优的,尚且在忍受范围,甚至还能分出心思安抚县令。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