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八百三十二章 《游春图》到手 (第1/2页)
古代一丈差不多是后世的3.33米,三丈也就是十米。 十米最多三层而已,就算崔家有了玻璃,盖出来的楼,也要矮上水晶楼一头。 李世民暗骂林轩腹黑,不过他也不是什么好人,自然不会放着这个办法不用。 不过李世民还有一层顾虑,说道:“如果崔家另辟蹊径,盖出来的楼虽然没有你那个水晶楼高,却独具特色,也能达到他们的目的。” “陛下,水晶楼之所以这么稀罕,就是因为用了大量的琉璃,而这种大块的琉璃,有钱都买不到,如果这种琉璃可以买到,水晶楼也就没有那么稀罕了。”林轩笑道。 水晶楼之所以那么吸引人,是因为普通百姓还没见到过这种用玻璃来装窗户的。 现在用玻璃装窗户的也就皇宫的太极殿,和林轩家里面。 古代窗户上都是湖的窗户纸,透光性很差,没风的时候还好,一但起风,关上窗户,非常昏暗。 电视剧里经常看到,就算是白天,那些豪门大族,屋内都点了很多蜡烛,就是因为这个原因。 李世民一直想将整个皇宫的窗户都换上玻璃,而程咬金他们那些和林轩关系好的,都找过他,想将家里的窗户也换上玻璃。 不过林轩一直没有答应,一旦大量拿玻璃来装窗户,那些世家都知道玻璃不值钱了,谁还买啊。 “你得意思是大批量出售这种大块琉璃?可是这样一来,琉璃就不值钱了。”李世民眉头微皱。 自从他当上皇帝后,国库一直缺钱,琉璃阁可是为他赚取了大量的钱财,让他再也没有因为钱的事情发过愁了。 “陛下,琉璃阁开始每个月有几百万贯的利润,但是现在每个月只有几十万贯的利润了,可见已经饱和了,既然如此,要想赚钱,只能靠量了。现在放出大块琉璃,虽然利润比之前少,但是整个天下有多少豪门世家?如果琉璃价格降下去,他们都会买来装窗户,赚的可能比最开始还要多。”林轩说道。 其实这个道理很简单,最开始物以稀为贵,赚那些有钱人的钱。 现在有钱人的钱赚的差不多了,就要用量来赚钱。 反正玻璃都是用沙子烧出来的,成本不高,多开一些火窑就是了。 李世民对商业方面不是很懂,但是林轩这么一说,他心里算了算,说道:“就按你说的办。” 两人正商议细节,李木的声音在殿外响起。 “启禀陛下,太子殿下求见。” 事情已经商议的差不多了,李世民闻言说道:“让他进来吧。” 没多久,李承乾走了进来,见到林轩在也没惊讶,对着林轩微微点头,然后躬身行礼道:“儿臣参见父皇。” 李世民摆了摆手,说道:“高明前来,有什么事啊?” “启禀父皇,这几日关中大雪,因为之前儿臣让地方官府派人到村子里检查那些危房,协助百姓改造,加上关中今年种植了许多棉花,百姓有了棉衣,大雪造成的影响并不大,儿臣觉得棉花尤为重要,明年应该加大种植。”李承乾说道。 李世民听到前面的话,还以为李承乾是来表功的,有些不喜,听到后面的话,脸色才缓和下来,心中也有些欣慰。 “你觉得应该怎么做?”李世民问道。 “儿臣以为可以令关中百姓少种一点粮食,腾出一部分土地种植棉花,同时推广到其他地方。”李承乾说道。 林轩暗自摇头,李世民明显是想考验李承乾,然而李承乾的想法有些太天真了。 历史上棉花早就传人了中原,不过被当成了观赏植物,不受重视。 宋朝时期,发现了棉花填充衣物中,可以用来御寒。 但是百姓种植的非常少,明初的时候,朱元章非常重视,严令百姓每家必须种植一定数量的棉花,就这也引起了百姓的一片谩骂。 到了明朝中期,许多高产种子传人中原,棉花才被大规模种植。 百姓不知道棉花可以御寒么? 他们知道,但是民以食为天。 百姓手上的田地不多,用一部分田地种植棉花,也就意味着种的粮食少了,一家人有了挨饿的风险。 相比较受冻,百姓更怕挨饿。 之前林轩让周庄的百姓种植棉花,他们都不乐意,直到林轩说会出钱收购,他们才愿意种。 李承乾现在提出让百姓少种一些粮食,来种植棉花,把问题想的太简单了。 在重视百姓上,历史上没有人能比的过朱元章,即便是朱元章这么做,都受百姓谩骂,更何况是李世民了。 果然,李世民听到李承乾的话,脸色有些不愉,说道:“你让百姓少种粮食,挪出一些田地种植棉花,这样一来,百姓收获的粮食就少了,你可曾想过百姓是否愿意?” “这…” 李承乾哪里想过这个问题,他觉得官府让百姓种植什么,百姓不就会种植什么么? “父皇,百姓种植棉花也可以拿出来出售啊,尽管收成的粮食少了,棉花卖的钱可以用来买粮食啊,对百姓来说都是一样的。”李承乾说道。 李世民叹了一口气,看向林轩说道:“你给他解释解释。” 林轩一愣,怎么还牵扯到我了。 他有心拒绝,但是看到李世民充满威胁的眼神,只能说道:“殿下,可知历朝历代,为何要重农抑商?” 李承乾不知道林轩问这个问题的用意,想了想说道:“农是国之根本,商人不事生产,囤积居奇,赚取了大量财富,自然要打压。不然人人都去经商,田地何人来种?” 林轩点了点头,说道:“殿下说的非常透彻,那么殿下有没有想过,现在棉花没有大规模推广开,需求量大,百姓少种一些田地,种植棉花,确实比全种粮食划算,但是一旦传扬出去,来年就会有大量百姓不种植粮食,而种植棉花,到时候粮食减产,该如何是好?” 这个问题其实后世经常发生,后世经常会出现某样农产品今年价格非常贵,来年价格非常便宜,甚至卖不掉的情况。 根本原因就是,很多农民缺乏见识,一听到别人种什么赚钱了,第二年也种,结果很多人都种了,产量大增,价格却上不去了。 古代种植技术落后,粮食产量低,一旦粮食种植减少,会引发一系列问题。 李承乾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